首页 > 读书笔记(1999) > 读书笔记:《钱钟书论学文选》-

读书笔记:《钱钟书论学文选》-

2005年7月31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 《钱钟书论学文选》第六卷   第五篇   文论选

                            舒展 选编                        花城出版社

于钱学森图书馆借得. 此套"文选"共六卷, 图书馆中有三套以上, 但极新. 这句话应该是认为"新"是奇特之事, 意即认为本应该"旧"的, 却又不是希望它是"旧"的. 这种心理很奇怪. 再换一种说法, 也就是对于我个人来说希望是"新"的, 因为便于阅读; 但果是"新"的时, 就因书无人问津而失落. (此书是1991年出版.) 这种现状又有什么原因?

1999年4月26日读完.

原因为是学术论文, 因为早知钱文中引文极多, 而且多引古文, 便以为需要正襟而"啃"的, 竟借来多日而未"敢"翻一页. 可翻开后, 便又以极快的速度读完. 仿佛是尝到了美味的东西而开口大食, 也许连真味都未能品出, 但果有所获, 是本很有分量的书.

论文内引用了大量的引文, 以至于文中最多的标点是引号(或许只是印象). 这也是一种论文的风格, 用事实说话. 在引文间寻找, 甚至可以见到作者的一条思路. 《围城》是三、四年前读的, 如果不知道作者, 我可不会把它与"文选"的作者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严谨的风格. 也许如此文章的可读性便会减少, 但"可用性" "可信性"便会提高. 各有各的取舍, 其原因在乎风格, 在于作者本身. 可读性果真减少了吗? 翻开后稍读几页便被吸引, 亦或文字的力量, 亦或是思维? 这本书, 我没能获得多少东西, 因为原本能汲取更多.

我可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再去读这种文字.

另:

* 《钱钟书论文选》第三卷 第三编 创作论(上)              花城出版社
   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借得。5月7日 选三两篇读。或由于心燥未毕即还。仅是只言片语。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