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笔记(2000) > 读书笔记:《金瓶风月话》2000年7月3日

读书笔记:《金瓶风月话》2000年7月3日

2005年8月1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金瓶风月话》
牧 惠     江苏古籍.中华书局
2000年2月16日购于苏州古旧书店。
2000年7月3日读毕。
曾读过牧惠的《歪批水浒》,与此书竟是不同的评论风格。谈论《金瓶梅》则稍显拘束,论及水浒则近数家珍。家中的《金瓶梅词话》还未读过,不过感觉到是本删本,因而也没有多少去读的兴趣。倘使不让读者自己去取舍,则不免显出出版社的专横来。删书者偶有金圣叹之才情的,照我来看也是不多的。况且删书之后破碎之感读来极为不佳,最可怕的是删书后还有所“发挥”的,支离之外加此异味。
现在脑中对《金瓶梅》之想法大都是别人的东西因而如写出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复述的过程。本书的作者在谈论《金瓶梅》时常由书中一人一事一物而展开去写当时作者的明朝中后期)社会方方面面而对那种社会的叙述又来自何种源头呢?是其它文献中的文字吧。于是在此种文字与彼种文字之间找出一些联系来,慢慢交织出“历史的”来。作者似乎是乐意如此去做的。即由现代人的角度,通过以前的“历史(文字)。去重构那样的环境,并在读小说的过程中呈现出来。这样一种展示,伴随着人物的登场离场更显出生活的灵动,而不是历史的遥远与陌生,这似乎也成为了小说的一种功用了。
而自己在读这样文字的时候,去并没有能引起很强的阅读兴趣来,或许是由于展现的一种平常(?)的画面而忽略画面背后的一种。更可能的一种是这类小说本身不是很吸引我的。并不是喜欢透过繁琐的人际关系网络去看人与的嘻笑怒骂,宁愿去读一些个人心灵的历史。这种不喜欢的原因也确切,主要问题是并未能去地去过这样的小说。无论如何也是一种个人的阅读选择。这是否理性的解释呢?但没有明确的解释并不意味这种选择中非理性的。
它在它的过程是产生并且生存。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