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笔记(2000) > 读书笔记:《古话今说》

读书笔记:《古话今说》

2005年8月7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古话今说》
陈四益     百花文艺出版社
借阅于钱学森图书馆。 ( I 267  540  C . 4 )
2000年10月22日读毕。
似乎是在一本中学生的读物上初见陈四益的名字。与丁聪合作的《新百喻解》。不过却没有去仔细读过,哪怕一篇,或许是由于自己对这种刊物的一种感觉,竟然全部否定了。
后来终于在《读书》上“重 ”识了,而且看《读书》时总会先看这一篇的。不过那些针对现实的文字并没能留下多少印象。这本书是他的一本杂文集,后有他与丁聪合作的文与画读他的杂文比那些在《读书》上的文字更能体会作者的观点与想法,而《读书》上的文字则以一种及时性和它所特有形式别具一格。
此书之后,好象能具体地看到作者其人,其实比亲眼看见还要更深。他应该是一个清醒的人,对一些现实有及时中肯的评论;他应该是一个仍然“读书”的人,他的习惯是“随便翻翻”,喜欢鲁迅,喜欢传统,也喜欢反传统.......也就是阅读视野广泛;他明确却又读不出专横,文字之间的是一种活力,体现出来是轻松、幽默(这个词似乎用滥了),当然是在明晰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读出另一类东西。虽然能对时事作出及时的评论却见不到更深东西,或者仅仅是没能不愿)表示出来。鲁迅那种简短却又切中肯繁的话语在陈文中并不多见。有些甚至只是摆明一个事实并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便已文,而读者或许更期待后面的结果。当然这一点,首先是取决于的取舍喜恶,而且还对应于的背景。而不仅仅是一种结论,如深刻总比深刻好。至少作者并不故意地去掩盖这事实。
这种文字现在并不是很经常见到。有时候看问题的角度态度远出文字本身来得重要我喜爱那种冷静地观察思考,然后倾注入文字里的那种方式。陈四益应该是这样的人,因为他在“阅读”,“阅读”的人们都有些相似,他们无需见面,通过一种超越物质,超越时空的力量可以成为“朋友”,而且仅仅是朋友。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