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笔记(2003) > 金庸《倚天屠龙记》

金庸《倚天屠龙记》

2005年11月30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l         《倚天屠龙记》(1-4卷)

金庸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及弟松处借阅。

2003125读毕。

 

以起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这样的故事借助想象的空间来展开,背景是元末明朝的建立,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后续,却仅仅是几个人物之间的关联而已。

张无忌的人物形象比较抽象,似乎是一种概念的堆积。心理学上,应该是其父辈观念的反映,其所为也多是形势所迫,较少了个人的决断能力,或者是作者的刻意为之,使之成为一种“人物典型”。至于模糊,则是个性鲜明的反面。相比较反显出赵敏来,个性毕现,自己的想法很多,敢爱敢恨。故事情节的安排应是作者的一种绝技,趣味横生,跌宕起伏,阅读中心情也为之所系。但如若回首细想却也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

 

显然武侠小说的“故事”味很浓,却是情节的“巧”而又生新的故事,读来却总觉不满,类似于《鹿鼎记》应是这种特性的一个代表。幻想小说如仅仅存现于头脑之中,又难真正成为“小说”,也不可能有《格列弗游记》等的流传。同时在读契诃夫的小说,虽其“趣味”不能与其相比,但小说的深度却远胜于金庸的小说,而不论其篇幅,几笔便显出笔下的功力强弱,类似于比武。因此,趣味以外应该还有别的东西,武侠之外也有别样的文字。这部小说的结尾略显草率,似是硬凑出的好结局。显然是作者的斧痕鲜明。周芷若之为恶为善的转变也不能因殷离的复生而简单地判别,其中有道德的问题。这反又反映出张无忌的无决断来,其实也很不现实。结尾,作者似乎仍想让张无忌在灵蛇岛舟上的幻想成真。

分类: 读书笔记(2003)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