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冯·洪堡的“五原则”
此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是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哥哥。后者的名气远比威廉·冯·洪堡大,例如,洪堡基金会就是以弟弟的名字建立的;例如,他的头像曾经出现在德国5马克纸币上。
在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里看到下面一段话,关于威廉·冯·洪堡的"五原则"。后来搜索一下这个"五原则",想找一下原文,发现这种说法并不是那么普遍。估计是某人的"断章取义",但里面关于科学和教育的论述却很有意义。很多是我们熟知的观点,却在现实中遥不可及。想来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教育改革,也深深受到威廉·冯·洪堡的影响。但彼时蔡先生的主张,在现在的北大还能留存多少?
威廉·冯·洪堡的"五原则":
一)科学是某种还没有完全得出结论的东西,还没有被完全发现,没有被完全找到的东西,它取决于真理和知识的永无休止地探索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上的不断反思。
二)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行为准则的反思。惟有通过研究,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区分开。
三)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表现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也仅仅是第二位的。当然,对于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索,恰恰能导致可能式最重要的实用知识,并服务于社会。
四)科学式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惟有通过学术研究交流以及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惟有这样,才能形成他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他的个性,然后,他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和力量的境界。
五)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和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
(no name) wrote: Said,
14 7 月, 2008 @ 11:39
吾诗已成:我的读书生活 » nanowerk上对于KIT的报道,《德国山寨版麻省理工成立》 Said,
6 5 月, 2009 @ 23:08
[...] 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和麻省理工比较?尺寸差太远,麻省理工只有1000名老师,1万多本科生研究生。德国不少大学拉出来,就有5万左右学生。德国开始搞精英大学(Elite),估计受到政治家们的影响。但这种教育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当年的办学思想。固然洪堡的原则,应该、也可能随时间改变,但想到当年哈佛大学的改革,还是明显受到洪堡原则的启发,有些精华也不是随意可以丢弃的。由于受到种种束缚,德国精英大学的改革,到最后很可能也是不伦不类。毕竟,这需要政府有倾向性地调整资源,但在民主国家,尤其是普遍接受大众高等教育理念的德国,这样的政策推行起来,可能会有不小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