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读书笔记:韩少功《心想》(1999年5月17日)-

2005年7月31日 1 条评论

* 《心想》

韩少功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于钱学森图书馆借阅。
1999年5月17日读完。

又是一本散文集,但与前曾读的陈村的集子有很大的区别。以前较少读散文,而今却有很大的改变,此书中有些篇目以前曾经读过。

整部集子分为两部分(书上目录中亦如此),前四分之三的篇幅是作者的“思考”,余下的是作者的“抒写”。文章的写法似乎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写给自己去读的,因而也没有故意要去说服什么人一般的蛮强,文字本身有一种清新。行文间常能见若干闪光。

“我们全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读文集时曾思:对一个问题会有完全对立的两方面的结论。但并不意味着结论便有对与错之分,虽然它们本身是对立的,就象黑白(中性地)是对立一样。若如此,看待问题则显得简单,虽然如此这种方法很实用,很易于操作。事实却不是如此的。如文中的例子,由“上帝死了”,可以得出对立的结论“人有更多的责任”;“人没有了责任”。能简单地以对错处之吗?

集后有几篇文章谈及美国,而现实中的美国与文中的“美国”是统一或是矛盾的?也许两个“美国”概念本身便不相同。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文化差异,抑或相反,最终导致中西的对立乃致对抗。

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富足的矛盾。“有时幸福愈多,幸福感愈少”。人自存在的悲剧性的矛盾。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 陈村《古典的人》(1999年5月11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古典的人》

   陈村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借阅.(I267 411)
1999年5月11日读完.

为散文集, 此丛书中(人生感悟丛书)曾读过周国平的集子. 文章语言平实, 讲生活之事, 在平淡中有种特殊的风味. 因此也有思考不够深入的遗憾.

有文中言及渔夫与旅行者之间的对话, 让人深思. 以至于那日在草坪读书及此文后竟没有再去读别的文章.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也许万般追寻之后却是原来就在身边的结果. "你为什么离我而去寻找我?"

又于文集中见某些新的文体. 如《给儿子》一文, 虽是写给"你"的, 但却在表述"我"的见闻, 而使观者有临境之感, 不仅是临现实一境, 而是在心灵上的接近. 对于表述本身很有帮助. 这类书, 读来极快, 虽言及收获并不多, 但有的是读书的乐趣. 这些已经足够.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自己的角落:洛扎诺夫文选》(1999年5月6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自己的角落:洛扎诺夫文选》

李 勤 译           “白银时代俄国文丛   学林出版社

于钱学森图书馆借得。
1999年5月6日读完。

语言风格及视点较奇特。但我却并不喜欢这种风格。文中半数以上的文章在谈论教育,并说到教育的三原则,“个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类型统一性原则(?)。也许有许多是在俄罗斯当时情况下的就事论事,但必定有普通的东西。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中国书法史图录简编》《中国书画》-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中国书法史图录简编》吴鸿清 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中国书画》 杨仁恺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借得. 1999年4月29日翻毕.

原有收集碑帖拓片之意,故想编个目录便于收集,动手编录后才发现数量之巨. 应实际去一次碑林,摘录一下.现只建立一个大的框架而已.

前书的插页都在书前,观后面的解析,再翻前面的图版,忙得不亦乐乎.后者书前有一部分铜版纸的插图,书中也有些插图,虽有时也很忙碌,但比较而言则显出优势.如果需要文中插图,而且对图面质量要求又较高,那么则需要更多的技术与资金.两全之事很难.

前面一部分书前插图中竟有多页被切去,说明了什么? 爱书之"切"?

 

* 《图书分类学》
周维长  等编         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
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借得。
1999年4月27日粗略翻阅。只略为了解些分类方面的知识,因为近期在编自己的书目。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钱钟书论学文选》-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钱钟书论学文选》第六卷   第五篇   文论选

                            舒展 选编                        花城出版社

于钱学森图书馆借得. 此套"文选"共六卷, 图书馆中有三套以上, 但极新. 这句话应该是认为"新"是奇特之事, 意即认为本应该"旧"的, 却又不是希望它是"旧"的. 这种心理很奇怪. 再换一种说法, 也就是对于我个人来说希望是"新"的, 因为便于阅读; 但果是"新"的时, 就因书无人问津而失落. (此书是1991年出版.) 这种现状又有什么原因?

1999年4月26日读完.

原因为是学术论文, 因为早知钱文中引文极多, 而且多引古文, 便以为需要正襟而"啃"的, 竟借来多日而未"敢"翻一页. 可翻开后, 便又以极快的速度读完. 仿佛是尝到了美味的东西而开口大食, 也许连真味都未能品出, 但果有所获, 是本很有分量的书.

论文内引用了大量的引文, 以至于文中最多的标点是引号(或许只是印象). 这也是一种论文的风格, 用事实说话. 在引文间寻找, 甚至可以见到作者的一条思路. 《围城》是三、四年前读的, 如果不知道作者, 我可不会把它与"文选"的作者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严谨的风格. 也许如此文章的可读性便会减少, 但"可用性" "可信性"便会提高. 各有各的取舍, 其原因在乎风格, 在于作者本身. 可读性果真减少了吗? 翻开后稍读几页便被吸引, 亦或文字的力量, 亦或是思维? 这本书, 我没能获得多少东西, 因为原本能汲取更多.

我可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再去读这种文字.

另:

* 《钱钟书论文选》第三卷 第三编 创作论(上)              花城出版社
   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借得。5月7日 选三两篇读。或由于心燥未毕即还。仅是只言片语。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