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随感随想’ 分类的存档

查了一下这个薛涌的背景

2006年4月25日 10 条评论

不能保证是一个人,不过看看他写的文字实际都是差不多的价值观。崇美反传统,似乎不够过分。

sina上的“薛涌简介”:“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主办《北京晚报》专栏“百家言”,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加盟《足球》,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著有《直话直说的政治———薛涌美国政治笔记》一书。”——竟然还是中文系出来的,竟然还举着耶鲁历史系的大旗,后面这个比较搞笑。

比较有特色的薛涌作品: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塑造什么样的人格?
薛涌著: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中国新闻周刊:假如明早英文变成母语

新语丝上的相关评论:(上面批判有些过分,不过至少有不少信息)
方舟子:
请辞“公共知识分子”桂冠
批判专辑:立此存照·薛涌现象

其他文章:
张裕:断粮砸锅, 君子不为----评薛涌先生《从曹长青说起》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看这样的文章,实在很难保持沉默

2006年4月25日 5 条评论

刚才看了薛涌先生的大作《中国新闻周刊:假如明早英文变成母语》,实在难以保持沉默。先生说英语成为母语以后有如下好处:

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首先,中国的GDP增长率会高几个百分点。靠英语的优势,中国会在全球化中最肥的产业——服务业——中迅速崛起。许多美国
人的工作,会“外包”给中国人。从电话服务、产品咨询,到财务管理、医学分析等等,中国人都可以通过现代电讯网络直接打入世界市场。

第二,中国的制造业,由于消除了语言障碍,对自己海外的主要市场会更熟悉,更容易摆脱靠海外厂商的订单过日子的局面,自己直接开发产品、跳出不得不“为世界打工”的境地。
第三,中国人会获得更充分的资讯,在文化上空前繁荣。比如,学术上的粗制滥造和抄袭变得越来越难,因为英文书大家都能读。由于不得不和英文图书
市场在一个平面上竞争,书写得不好无法上市,这就逼着中国的学术文化界提高创造力。许多英文世界的学术文化精英也会把眼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说英
语的人最多的地方。

这一切,难道不比我们现在的日子好吗?


不知道
薛涌先生以什么作为职业?其实对现有中国英语教育的批判,大都是对于一些不切实际、不灵活的方式的批判,例如四级和本科毕业挂钩。也没有谁说学英语没有用,中国英语需要普及的教育,而不是更深入,下面的事情每个人自己看着发展就好了。就举服务业为例子,从业人员学习基础英语是必要的,并没有必要到全民族都去搞服务业的地步。英语作为科学语言,学理工科的学生也是有必要去学习的。不知道作者是否了解原来德语和法语也曾经是通用的科学语言,现在转变的原因还不更多是国家的势力。

作者举了印度的例子,我也举些例子。日本、韩国、越南以前都用中文,因为中国强大,因为中国殖民,就像现在英语国家的地位,但是最后他们还都是在语言上独立,不知道作者分析了这样的原因了没有。印度也是被殖民的国家,人家也不愿意呀,最后发现印度各地方言差得太远,还是需要一种统一的语言,人家又不是中央集权,拿首都语言做普通话,其他地方有意见,于是英语就成为一种官方的语言。现在看见不同地方的印度人凑一起,是讲英文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英语学得好,而是他们没有统一的“中文”。我们有的优势,结果被薛涌先生搞成了劣势。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举法国的例子,前阶段法国总理还对欧盟用英语表示强烈的意见呢,难道法国因为英语就做不了服务业、制造业、搞不了学术了?

语言往往是与文化在一起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一次是新文化革命,一次是文化大革命,都采用了过激的方式,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回头来看,反倒有更多的反思的地方。发挥民族凝聚力,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是不错的工具,至少这个方面英语绝对不是对手。英语始终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工具(好些说是桥梁,坏些说是踏板),而不是目的,不知道薛涌先生是不是念了一肚子英文,不知道自己的肤色了?倘使如此,这文章还是直接用英文写好。

在新东方这种人叫香蕉,黄皮白芯。总而言之,这个就是传说中著名的“狗屁文章”。

ps:实在忍不住,口出**。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聚变,“人造太阳”,科普与“大力丸”

2006年4月8日 6 条评论

近来关于可控聚变研究的新闻,在国内媒体上,例如suhu新闻,已经出现多次。昨天又看见一个报道,如下:
《中国“人造太阳”调试成功 将是无本生意》
看了文章,是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采访等离子体所的万元熙先生,节目名字是“揭密人造太阳”。大致看完后,发现后面相关的回复已经超过1000条,其实是读者对于以前一系列报道的反应。现在,实在忍不住想写些什么。

采访中的万先生,从事可控聚变研究几十年,合肥的等离子体所EAST也最后成功调试。
关于这个报道中的EAST装置,在国外也是小有名气的,给国外同行的试验小组施加了不少压力。问题是如何把这样的科学信息传达给公众。去年我就查了一些过于可控聚变的新闻,用得最多得是,“人造太阳”。固然,聚变的原理是太阳内部产生能量的物理机制,但实现起来确实困难重重。在这篇文章中,不谈具体的物理机理,而想说的是科学、科普和大众。

看完记者的采访,发现央视记者的科学素质本身不高,问的问题不是想把研究介绍给大家,而是希望有些轰动(新闻)效应。实际上报道标题的后半部分“将是无本生意”是记者的话,而不是接受采访者的原文。报道标题的第一部分已经有了很多的误解,例如可以理解为可控聚变不久就可以民用。而后半部分标题又无限夸大了民用以后的经济效益。看后面网友的回复,实际上不应该说大众的普遍科学素养的问题,而更能够看出中国科普的现状。

这里举个“大力丸”的例子,有一个旷世奇才通过思考和基础试验,得到了一个制造包治百病的药方,不过成本高昂,他跑到街上找个药店代卖自己的药方,药店销售的时候,可不会解释药方的原理,就说包治百病,我想稍有常识的人都会以为药店在卖大力丸,而不是什么真正的药方。因此,科普实际上就是在代买科学家的想法,科学家本身没有很好的方法大众化地解释问题,他们更关注研究本身,于是就需要在大众和科学家之间有一个桥梁。媒体是很好的尝试,不过媒体更注重大众的关注,于是他们会无限夸大效果,而忽略成本,就像在这篇报道中看见的。于是这再也不是科普。国外的科学研究,有不少的科学家自觉地担任科普作家地角色,例如近年的很多关于科普的翻译书籍。

本文中《附录》提供了需要可控聚变的必要性。

在我现在所在的FZK材料研究所,有近一半的资金来源于FUSION(聚变研究)项目,另外一个大项目是Micro/Nano(微观/纳观研究)。现在关于可控聚变,非常类似几年前纳米的概念进入中国以后,大众的反应是“大米、小米、纳米”,在一段“科普”以后,就开始到处卖纳米的概念(而不是实际的技术),毕竟已经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但是这两个项目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可控聚变的研究其实在上世纪中期已经开始,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已经无法计量。可控聚变的试验装置,据我的了解,有两种:Tokamak和Stellerator。后者在上世纪70年代被美国证明无法实现设计的稳态,所以现在主要的经历精力在于建立Tokamak。想来,最近国内“热门”的原因应该是ITER(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经过一个漫长的谈判,最终在去年6月28日在莫斯科会议定址法国Cadarache。ITER的建造费用已经远超过100亿欧元,计划于2008年开始,2011年开始组装Tokamak装置,具体启动试验在更后的日期。中国也是ITER七方成员之一。现在欧洲的聚变研究已经到了DEMO阶段,将是第一个可控聚变反应的商用堆。

在欧洲投入聚变研究的经费来自各个国家,而在民主国家,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了解这么多经费的去向,因此科学界也有义务解释研究的意义。也许这也是机制不同而带来的。这个“大力丸”故事就变成了,旷世奇才和药店一起推销产品,奇才解释,药店收钱。

附录:
为什么人类需要聚变?
1)现在地球上提供能源的材料主要有石油、煤矿、铀等等,蕴涵量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将在最近几百年期间完全耗尽。而可控聚变的原料,氘,蕴涵量每6500个氢原子中就有一个氘原子。例如形象比喻是1升海水中的氘,通过聚变得到的能源约等于300升汽油。因此,可控聚变反应是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
2)聚变反应对于环境破坏小。石油和煤矿将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核聚变将会产生长期辐射的核废料。聚变反应也有辐射,不过时间短,不会有类似的核废料。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摄影如此简单,摄影如此复杂 Pentax *ist DS

2006年3月27日 3 条评论

当刚接触DS,发现有如此多的可以手动的细节,照片效果也明显好于消费级别的DC。可以加进很多摄影者的设想。再往下看却是众多的摄影理论,甚至数字图像的理论,RAW的数字处理。

摄影如此简单,摄影如此复杂。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学习型社会”

2006年1月17日 4 条评论
前一个阶段听余世维的讲座,从学习型组织讲到“学习型社会”,说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学习型社会”的简单标准就是,看看一般人空余时做什么,会不会有人拿本书出来看。以前碰到一些人,说原来还看书,后来就没有时间看了。其实想来,这个“时间”就看你怎么定义了。最近看讲个人管理的书“Getting Things Done”,说一件事情一直不做,原因远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定义具体“行动”。举个例子,就是拿本书上厕所,有很小的概率得痔疮,有很大的概率就是在一段时间把一本书看完了。
 
到德国的第一天,一个人从Frankfurt机场到Karlsruhe,ICE上见到一个年轻的德国人,聊天说各自的爱好。我说我喜欢阅读,德国小伙很难理解我可以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爱好,说这是在哪里都可以做的事情。那时确实很难理解他的意思,后来,经常需要乘坐德国的公交系统,在公交车上就可以见到,不少的德国人一坐下就开始拿出本书来读。夏天Schloss后面的草地,也是不少人阅读的去处。阅读也确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恩,要讲的是“学习型社会”。由现在的经历,德国,或者说我眼中的德国,确实可以称为“学习型社会”。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也是在公交车上的。给我的第一次触动是,从研究中心下班出来的火车,满满一车科学家,几乎人手一册书籍,整个车厢异常的安静,有些甚至抱着厚厚的教程,利用这样的时间来接触最新的知识。一次,见到一对父子上车,孩子五、六岁的样子,父亲手中拿着一本类似词典的书籍,当时就纳闷,看小孩还要读书?后来发现原来那本书是给孩子看的,而且他们只坐了不到10分钟就下车了,那孩子一直站着阅读直到车子到站。德国不少的小年轻,穿着打扮比较另类,类似中国的“小流氓”,只不过一般只另类自己的,不影响别人。那天车上见到一个,坐下之后,开始翻包,竟然也找出本厚厚的小说来看,看来做“小流氓”也是要不断学习的。不少德国40、50岁的人,鬓角花白,也和年轻人一样背双肩包,包里一般会有一本书。最近的一次坐ICE,竟然见到一个中年妇女捧着精装书,1000页左右的在阅读,旁边有个小伙用笔记本看电影,她也“坐怀不乱”。最后一个例子,是房东神父同志,一次和他一起坐车进城,不说话的时候,他就拿本小册子出来看,我问了一下,原来在学西班牙语。恩,忘了说了,神父今年65岁,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很难功利地看待这样地“学习”过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现在自己出去坐车,也经常背本书,PDA里有电子书,站着的时候看PDA,包里的书籍就利用别的时间看,零碎的阅读过程也获益匪浅。不过想想国内,倘使坐车阅读,不说是否有座位有空间来阅读,遇到小偷也是很难对付。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