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笔记书评’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王军《城记》-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图)西安城墙:东门 by ganyx

(图)西安城墙东门城楼 (by ganyx)

[2004-10-13]
    读完王军《城记》三联书店。购于Joyo。

    看完之后最深的印象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一个人是梁思成,那座城市就是北京旧城,这个故事都已经是熟知的,不过作为记者的王军却有自己的叙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更多的是陈述史实,而减少价值评论,因此读者可以掌握的是一些原来不知道的或者忽略的历史。关于主题,作者集中写了北京城在建国到文革期间的变迁,更侧重城墙的拆除的那段历史。以梁思成等少数人的努力始终没有保住北京的城墙,可以相见梁眼见北京城墙消失时的心境。

    对于北京的城墙最明显的影像实例是小时候看见的“前门”香烟盒子,后来去北京却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是记得有一次坐车经过正阳门。进故宫的时候,感觉从天安门下面看城楼,感觉十分宏伟,不像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远眺。这本书中,梁思成在没有建广场时就已经预料,建筑的宏伟效果会因为广场而减弱,可惜专家的意见总是......

    这样的一段历史,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有的。小学的时候,家就在苏州的护城河边,喜欢一个人骑车上城墙的旧址,仅仅余下了土堆和长出的树林。偶然的一次机会看见建国前苏州古城远眺的照片(葑门外拍摄),这样完整的城墙一直存在到20世纪50年代末。反观现在的一些政策,花了几十个亿建立苏州的环城公园,却总有缺失城墙的遗憾,胥门的古城墙由于在百姓家中得以保存,现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景点。我总是试图想象完整城墙存在的环城公园,不过历史没有假设。我另外的一个生活的城市是西安,西安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是明代城墙,号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不过从西安火车站出来的那个地方的城墙显然是由于交通的问题而拆除了几百米,环城骑车的话,就那一段过不去。最近又在重建,不过竟然采用了钢筋水泥的框架结构,弄得不伦不类的,以后出了西安火车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假文物。有时候弥补历史,想亡羊补牢并不一定是件明智的事情。不过这个“号称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也是有它的道理的,现在西安的环城公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散步活动的场所。我自己有时候心情不好,看见西安的城墙就会忘却一些烦恼,我很喜欢看暮色中的西安城墙,与白天的城市完全地不同。

(图)西安城墙夜景

    在这本书中,北京城墙的拆除作为一个特例,体现了不少中国存在的问题。以前读到一篇文章中写西方的文物保护,如果道路建设遇到古建筑,结果是绕到修建,而相比较,在中国拆除城墙的理由之一就是交通问题;德国士兵的守则中也有关于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一条(总共10条)。更让人痛心的事情在于,以前看《老照片》关于圆明园的一篇文章,竟然展示了毁灭圆明园的竟然是国人自己。八国联军掠夺以后大体的圆明园建筑依然存在,现在仅残余数砖片瓦,期间的历史是国人回避的,那种抢夺是如此明目张胆、如此触目惊心。心想保护的专家也只能搬运些有价值的东西免除劫掠,由此可见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历来如此。对于这样的差异可以有下面几种解释:1)中国拥有过于长的历史,古物的相对价值下降;2)保护的意识,旧价值体系崩溃以后没有立即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建国以后的多场运动又冲击了脆弱的体系;3)保护的法律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存在,例如在书352页中的建筑规划高度与实际建设的对比;4)权力的无限制,官员无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无法追究这样的责任,有若干城市的实例。

    在城市建设的问题上,有三类人存在:民众-专家-官员。民众考虑得更多的是一些眼前实际的利益问题,专家却可以提出更长远的看法,具体的实施在官员。在城墙保护的问题上,民众更关注的应该是生活的实际改善,专家倾向保持古建筑及其文化,而官方的城市建设计划无疑是破坏性的。由于权力的无限制,专家是弱势的一方,无法争取民众的支持,却以数人之力对抗绝对的权利,结果可想而知。梁思成应该也是明白其中的不可为,却为之;眼见心爱之物的破灭,亦可从中验证“悲剧”的定义。

    在今年9月的《读书》上,有关于《城记》的讨论,提到北京城的变迁有三个时期:清末-解放;解放-文革;文革以后。本书写了中间的那个时期,实际是在记录北京城墙的衰亡史。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武德运《鲁迅生平及其著作》-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鲁迅生平及其著作》

                        武德运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自钱学森图书馆借阅。
1999年3月26日读完。

图书馆中鲁迅研究方面的书很少,无需选择,仅此几册。仅从中抄录一些鲁迅著作方面的资料,对于书中的论述的文字并不很喜欢,便只作粗略地阅读。

书中曾引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话:"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这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这句话本身便有片面性。而书中的论述则大都有此类情况。也许正因作者自己的喜欢鲁迅而站在了现在的研究的立场上。或者还有别的原因,是否只是走原先的"官方视角"?为什么不去真正地去分析,或者把作为一个人去研究,而不仅是个战士或作家?

更有可能的是,那样去写,需要更多的"条件"。也许这本书所面对的读者的问题,至少并不适合我。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陈从周《说园》-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说园》

                              陈从周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自钱学森图书馆借得。
1999年3月22日读完。

此书以前在书店见过数次,终于没能去买下来。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用毛笔书写的全文,而且字体本身也很有观赏价值。整册书对于视觉来说已经是一种享受。书中有古代的造园图,并有全文的英译。这样的书见之不多。

再来讲内容,是五篇论及造园艺术的论文。虽"论文"一词易联想到板着面孔的一些所谓"学术"论文,但此文中的文字则流畅且带有诗意的美,其中的知识含量却也不少。论及造园艺术或称造园科学时,则不立人为的标准,仅用"韵"字来概括,细思之,果然只需一字,功夫却不可少的。可有一点,便是读时有种厚古薄今的感觉,不知是否作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倾向?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百年老照片》第三册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百年老照片》第三册

                             王芳 等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

于西安交大图书馆借得。原先准备在回家的火车上看看的,但后因重而未带。(后来带上的准备看的书也没能去动,也许旅途中应该读一些别的类型的"小文字"的。)回家后发现书架上也有此书。

  1999年3月5日读完,也只不过主要看一下照片及附近的注释的文字,而对比较关心的话题也会去读一下文章。其实并不喜欢书中的文字,嫌它过于平淡,只是为了讲清"事情"的发展过程,而没有"思考"的文字(也许是编者有意为之,使历史有中立的再现),因而读来有些乏味(也许更能体现照片的价值)。这本书读时并不仔细,却也写下了这么多话语,而且还要再写一些,也许有别的什么缘故。

  一个比较关心的话题是"文革中文人的命运";另一个是人们的"群体心态"。"文革"其实应该写成"革文"。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有不少文人因为"非自然"的原因而离去或隐去,那些平淡的文字读来竟不免有些心痛。

有些照片显示了彼时人们的一些奇怪的"心理"。例如,有一张照片上是一些人手举"红宝书"在看外国运来的一个芒果;有些照片上是黑压压的人群,没有人的清晰的面孔;有面孔的照片上,觉得"他们"("它们")很相象......那些照片看来甚至会觉得可笑,可是笑的背后有种另外的隐隐作痛的感觉。我想知道那个时代的一些原因,人们变化(歧化)的原因,但是我还不能去理解,也还不能想出结果。读的时候我在想:"理性"!但又在想老庄的思想,也许它的产生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下,并且一直存在,也有它必然的原因。怎样去理解?忽然想到一个雕塑:在一群人中,许多人都只有相同的脸,只有一个人有特别的表情,同时所有人都做着相同的动作。也许那个人就是作者自己,这是他理解的"人群"。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每个人都是"那个人",而这是他们理解中的"人群"。后者其实是乐观的假设,因为这等于在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的"脸",虽然他们在做相同的动作,虽然他们还没有去了解"别人"。另外,我忘了说了,这个雕塑叫"中国"。

许多文字其实都与这本书没有本质的联系,但都是自己由此去思考的。还有许多没有变成文字,还有许多只不过是瞬时的感受。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世界文学金库 4 -诗歌 卷》《公案小说漫话》(1999年)-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世界文学金库  4 -诗歌 卷》 

                茨尔非玉、江水   编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3 月21日购于石路威尼斯商城书市。原先书市占有几乎两个层面,在商场书市中的规模很大,书藉的选题我也比较喜欢,会经常去的,不过,现在的变化反正也可以想象的。

1999年2月17日读完。
相信诗不会消隐。仅这一点就足够。

* 《公案小说漫话》

                         张国风 著         江苏古籍、中华书局 “小说轩”

1998年8月18日偶得于苏州金三元书局。
1999年3月1日利用下午时间读完。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书的"形式",小巧又不失美观,读时的心情也会十分舒服。此书为短文集,涉及话本小说中的公案小说,但讲得更多的是去再现那时的社会和去分析一些现象,读来却不失轻松。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