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1999)’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百年老照片》第三册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百年老照片》第三册

                             王芳 等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

于西安交大图书馆借得。原先准备在回家的火车上看看的,但后因重而未带。(后来带上的准备看的书也没能去动,也许旅途中应该读一些别的类型的"小文字"的。)回家后发现书架上也有此书。

  1999年3月5日读完,也只不过主要看一下照片及附近的注释的文字,而对比较关心的话题也会去读一下文章。其实并不喜欢书中的文字,嫌它过于平淡,只是为了讲清"事情"的发展过程,而没有"思考"的文字(也许是编者有意为之,使历史有中立的再现),因而读来有些乏味(也许更能体现照片的价值)。这本书读时并不仔细,却也写下了这么多话语,而且还要再写一些,也许有别的什么缘故。

  一个比较关心的话题是"文革中文人的命运";另一个是人们的"群体心态"。"文革"其实应该写成"革文"。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有不少文人因为"非自然"的原因而离去或隐去,那些平淡的文字读来竟不免有些心痛。

有些照片显示了彼时人们的一些奇怪的"心理"。例如,有一张照片上是一些人手举"红宝书"在看外国运来的一个芒果;有些照片上是黑压压的人群,没有人的清晰的面孔;有面孔的照片上,觉得"他们"("它们")很相象......那些照片看来甚至会觉得可笑,可是笑的背后有种另外的隐隐作痛的感觉。我想知道那个时代的一些原因,人们变化(歧化)的原因,但是我还不能去理解,也还不能想出结果。读的时候我在想:"理性"!但又在想老庄的思想,也许它的产生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下,并且一直存在,也有它必然的原因。怎样去理解?忽然想到一个雕塑:在一群人中,许多人都只有相同的脸,只有一个人有特别的表情,同时所有人都做着相同的动作。也许那个人就是作者自己,这是他理解的"人群"。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每个人都是"那个人",而这是他们理解中的"人群"。后者其实是乐观的假设,因为这等于在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的"脸",虽然他们在做相同的动作,虽然他们还没有去了解"别人"。另外,我忘了说了,这个雕塑叫"中国"。

许多文字其实都与这本书没有本质的联系,但都是自己由此去思考的。还有许多没有变成文字,还有许多只不过是瞬时的感受。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世界文学金库 4 -诗歌 卷》《公案小说漫话》(1999年)-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世界文学金库  4 -诗歌 卷》 

                茨尔非玉、江水   编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3 月21日购于石路威尼斯商城书市。原先书市占有几乎两个层面,在商场书市中的规模很大,书藉的选题我也比较喜欢,会经常去的,不过,现在的变化反正也可以想象的。

1999年2月17日读完。
相信诗不会消隐。仅这一点就足够。

* 《公案小说漫话》

                         张国风 著         江苏古籍、中华书局 “小说轩”

1998年8月18日偶得于苏州金三元书局。
1999年3月1日利用下午时间读完。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书的"形式",小巧又不失美观,读时的心情也会十分舒服。此书为短文集,涉及话本小说中的公案小说,但讲得更多的是去再现那时的社会和去分析一些现象,读来却不失轻松。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毛姆《月亮和六便士》(1999年2月12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月亮和六便士》

[英]萨-毛姆 著

傅惟慈 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12日于苏州文化市场一旧书铺觅得。
1999年2月12日读完。

也许在初中时,在图书馆中便见过这本书,因为书名让我想起是一本类似于童话或传奇之类的书(原因也忘却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借来一读。

初读这本书时,是在去上海的火车上,而在上车前读的是一本美术史,里面写到了"印象派",写到了高更。主人公的名字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得"。小说里由"我"的视角去重组他的生活。小说的布局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有许多成块的"表述"。如果在两三年前去读的话,也许我会把它们略过,而去追求情节的连续,。不过现在把这些片段细读则更有意味。这种片段的"表述",有论及作者的创作论的,有论及当时时事的,有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及行为的,......这些都带有作者明显的特征,倘若略过则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此"小说"便成了"故事"。

结局里写思特里克兰得的死及他最后和最完美的作品(壁画)的被毁(他自己的意志),虽带有一丝悲剧的意味,但给人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心安后的长叹,甚至有些幸福。他最终完成了他的理想,以前为了这个理想他甚至可以放弃一切,而现在完成了,对于他来说,他应该是满足的,在这种感觉中而归于虚无。

有可以谈许多关于"理想"的话题。思特里克兰得幼年便有这种理想,四十岁后又为理想而放弃了许多的东西,这一切看来多么不合理,但却又是可以理解的。也为理想而迷茫,现在也不想再写些什么了。

很久没有读过小说了。

直到现在还是没有理解书名的涵义。THE MOON AND SIXPENCE。(注,现在的理解是月亮和六便士都是类似的形状,却是穷人和富人不同的追求。)

又:思特里克兰得在谈及自己四十岁的转变是,说不清原因,也许并没有"原因"。为了心里某个并不明确的目标而努力。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都不同,因而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人的伦理价值观也不同,由此产生人与人的差异。

真正价值不被理解的感受。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迟轲《西方美术史话》(1999年2月12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西方美术史话》

                                 迟轲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2月6日购于新苏州书城。

去西安前读及一半。1999年2月12日读完。

介绍西方的美术,是读及美术史中的第一本。通俗易懂,但未能更深地去讨论。选题及布局方面常有明显的时代限制与作者个人的喜好,后一方面在个人写的美术史中当有所体现。
对于现代艺术介绍较少,但亦有些文字涉及。介绍的文字中,用类似于"艺术"、"画家"、"理论"等带符号的名词,不知是表示否定?怀疑?不理解?

书页中配有黑白插图,前面有些彩页。但由于印刷及纸张的原因,精细及色彩皆不能很好地体现。若要有完美的印刷便要有能力去承受的。文字间的插图在阅读中为书籍增色不少。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 林新居《一味禅:月之卷:禅的公案》(1999年2月6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 《一味禅:月之卷:禅的公案》

林新居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4月6日购于苏州金三元书局。

1999年2月6日读完。

为有关禅的小故事集。前曾读过林的《满溪流水香》则言生活(身边)的禅理、禅趣。读此集,虽有许多感语言的艰涩,而无刻意去体味,只求读时的乐趣。读时有种特殊的感觉便是人的心能很平静,甚至很"空"。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书籍的装帧。用浅黄色纸为书页,眼睛的感受很不错。用简体字排为竖版,字间行间留空,读来心里很轻松而无字密而引起的压抑。书页上下左右留白,四周印框架以拟古版,空页或未满页配以清雅的图案占据一角,与书中内容相合。只观书籍装帧,便也能去体味禅之一趣了。

* 《老照片》(第六辑)                     山东日报出版社

1999年2月8日读完。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