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1999)’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古兰经韵译》(1999年12月12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古兰经韵译》 (上)
林松 译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9年9月7日购于东之路书市。
11月30日读毕。

读得并不是很细致,只不过做粗略的了解。

里面有许多故事与圣经中的很相象,是不是同一文化源中共同的传说与早期想象?强调一神教,却又反对具体的偶象。至于后者,则是很欣赏的,原来的理解并不相同,便无需在具体上有所统一。这样的“神”便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是一种价值标准或象征。

这本书开始的部分极象伦理学,却又规定到了某些实处,并且用某种无需解释的力量规范,这首先便不能用理性去分析的,或许是在理性未醒之时的一种心理力量的外化,而造出了“神”。用它去解释无法说明的东西,去规范一些行为。这后面一定有某种文化的力量。怎样去追寻与解释?

《古兰经韵译》 ( 下卷 )
林松 译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9年9月7日购于东五路书市。
1999年12月12日翻毕。

全书共两卷。书之后左右页分别为中译本与阿拉伯文原文对照,按左行版排。精装。书页及书眉处理较佳。

古兰经又名“准则”应该能说明一些东西。多数是一种伦理的规范。并杂有不少传说与故事。但就整体来说,排列较散乱,很难去整体地阅读。其各章章名也大都只是此章中的一部分或仅一个出现的词语,与每章内容也很难去总结。

这一次只不过是通过读去了解一些结构及常识,以后也只可能“随便翻翻”了。
另:书中夹有一勘误表。现在却并不常见,因为现在质量的提高?抑或别的原因?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莱蒙托夫诗选》(1999年12月11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莱蒙托夫诗选》
余振 译   时代出版社

1998年11月14日购于文艺南路旧书市。
1999年12月11日读完。

二十五开的书页,已经发黄的纸张,不过诗篇应该是永恒的。从《当代英雄》到他的诗歌。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那种真诚。

他很年青便已逝去,与普希金很相似,因而他永远是年青的,含着那种一丝迷茫的热情。彼时,他在为什么而歌唱?

还记起一件事,这本书是我去了两次旧书市才最终买下来的。在买下之前,有一位老先生也在看这本书,因为价钱的问题而没有说定,慢慢地离去。也许那女铺主看准了这本书在他心中的价值。我走过去买了回来。临走时,我见那慢慢起开的老先生转过身来又来觅这本书,只不过......我很珍惜这本很破旧的书。

《现代室内装饰》
王其钧 谢燕  编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 TU 767 2 )
1999年11月30日读毕。
主要讲的是内墙的设计,却也是一门学问。书中具体处理谈及并不多,而作一些理念的论述。文字较美。另书中有大量插图,虽为笔绘,却增不少趣味,与文字相映成趣。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欧洲文学史》(1999年11月-12月)-

2005年7月31日 1 条评论

《欧洲文学史》 (上、下册)  杨周翰 吴达元 赵萝蕤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洲文学史》 (上册)
杨周翰 吴达元 赵萝蕤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1月1日购于文艺南路旧书市。全书共两卷,或许是某文料学生的课本。
1999年11月19日读毕。

由古希腊文学至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史,其地域面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等。按时间、地域为顺序及划分。并按作家的"地位"写节、段、行。其含作家,作品面极广,但同时便无法把每个都 写具体了。

读此书的主要目的,是把曾熟悉知道的作家作品放入时代,了解地位以及发展。而不在于多记些名字,至于读后新增的"知识",只在于把它们放入关注范围或读书计划。始终认为,了解一位作家,必需从他的原著开始读,而不仅是读文学史以及介绍 之类的文字,因为如此便不是你在真正地思考。当然也不是说这些文字没有用处了。真正的价值在于你独立地思考之中,而不是借用别人的价值体系,混尧自己的,还满以为是自己的。这样做到,当然也只有在人独立之后了。

这本文学史文字很精练,多写具体的事件而少加评论(这一点下文说)。读来比前些日子读后《中国现代文学史》好得多。前面已经提过它含盖作家、作品面较广,对于增长了解面很有春秋战帮助,便至于加深了解程度则远不够。而且这部文学史是许多人共同编写成的,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此事彼事不同的观点。而许多人的共同编写呢?有两种选择,都 表态或不表态,如果前者,都 写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本书将是大杂烩,也许别人会喜欢的,但我不会。每个人写出的文字有限,展现自己观点的程度也有限,况且是那么多人的混合。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区分的。但如果是后者呢?那么也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没有态度去写;二、采取共同的态度,前者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而后一种则需要有一个所谓的主编(思想上的),且不论能否南下地统一。如果统一之后呢?第一,每一个编写的人的优点几乎在于他的独创性,而现在则要相反,是削足适履?第二,这种统一的观点往往是"大众化"的,既然失去了新意,何必再写出来呢?

有很多的理由,个人的精力不够,文学史范围、工作量太大等待。还有一个不愿说出来,不愿听一个人的想法。

一个人写文学史,当然有这种可能性:用他的意识去统一别人的看法。但是世界的本原是参差多态。回复本原之后呢?可以写国别体的,时间顺序的,派别的,甚至自我感觉的文学史。精力足够的可以写通史,别的写一国,一时期,甚至自己能写出的文学史,它不可能去作为"教材"。但是它的存在完全必要的,展现一个多彩的精神的世界。我也在寻觅这样的优秀的作品,但至今尚未能找到。也许就将找到,也许还未出现,也许不可能存在。(?)至于最后一种可能性,是客观的原因,还是主观的?不过我并不想追问,因为现在我相信的第一种可能。

《欧洲文学史》  (下册)
杨周翰  吴达元  赵萝蕤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1月1日购于文艺南路旧书市。
1999年12月10日读毕。

是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文学史。与上册结构,文风之类较相似。在读的时候想了些问题。

书中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常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话语,他们都是在社会学方面极优秀的人物,但在文艺及文艺理论方面呢?况且他们的分析,很可能会引到社会功用方面去,而导致功利主义的读书方式(读书时只寻现成利益),或者在文学中寻求"阶级斗争"四字。为什么不引用文艺理论家,或者作家的话语,甚至于自己作为文学史学家的观点而去评论?可以试图解释一下这种观点。后者的评论角度往往是个人化的,与所面临此书的读者群有些不符合,而且现成的马列的观点呢?则是一种最坏的选择。(只是解释,我并不如此认为。当然也不会这么选择。)

谈到了"阶级斗争",也许由于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上册相比,这种阶级观点的分析更多了。最不可理解的是,竟然列出了一些并不出色的作家,只因为他们的阶级性。(!)利用阶级观点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在更强的可操作性,然而那就是优秀的吗?阶级的定义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可理解为对人有划分,有一些并不科学的地方。阶级完全可作为一种概念存在,但不易于实际的操作。如果机械地去用,当然又易于操作了。用这种观点去解释文学作品,当然有一些可取之处,但还可能引起另一种情况。有些易于操作分析的作品,虽本身并不优秀,去仍能成为文学史的分析对象。而且还可能引起功利主义。当然不是说这种可操作性与功用(往往是大而无当的)。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文学,特别是小说书写的是"个人的追求"。这是一种很一般的写法。"个人"指的是人物,任何文学作品都有人的形象(或者是化身),可以这样说,文学作品中最燿眼的是"人",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作者通过他创造的"人"去让人笑,让人哭,让人恨,让人爱.......至于"美"则是个人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的目标,它有一种广义的理解。"追求"则是一种过程,是人向美迈进的行为或仅仅是愿望,它不在乎最终的结果。无论是完成,破灭,或者其它的可能性。它似乎已经能概括我所读过的作品了。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追求的过程与外界发生联系,外界对他(她)的追求有很强的作用,由于许多原因。阶级观点论者则是选取这样的角度去解释作品的,它由矛盾切入,与我的很不相同,当然有不同的解释。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很不错的文学史。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999年11月29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K248.3.8)
1999年11月29日读毕。

英文版为"1578: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是黄仁宇( Ray Hueng )1976年写完初稿的。
 
书的结构为:
            一. 万年皇帝;
            二. 首辅甲时行;
            三. 世间已无张居正;
            四. 活着的祖宗;
            五. 海瑞——古怪模范官僚;
            六.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七.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按这样的结构,几乎是没有任何总结的章节的,但在第七章的最后,即全书的最后有这样两段短的尾巴: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璚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国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厉丁亥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另外黄仁宇又在书后《"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用图解说明他对历史发展的观点,即历史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两方面作用下发展,而这两方面的力量又往往不同(矛盾或冲突),于是有历史。

终于应该谈谈我与这本书了。今天几乎整个晚上在读这本书,最后几乎放下来了。由于这种新的历史的写法,我是被吸引了。以往读到的历史(也许也有限),往往便自己不敢再去读另外一本历史书。因为被那种强迫性思维(不仅是课业上的需要背诵,而是读起来无需自己去思考)所压抑,不喜欢那种感觉。

作者以1587年,历史上的万历十五年为点,向两边扩展,辅陈当时的历史状态,或者说把那一年作为历史的断面,去切入历史。并且偏重对前因的书写,对以后的发展作简述。在分析这层历史时,写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多方面。几乎是一种对历史的重构。仅这一写史的出发点已是特殊的。

当然还有他对事件的观点,他写出后,读来很明显的他的观点,而不是"你应该接受"的观点。他利用自己的分析去写出他的看法(没有强制的感觉),读后你能看出一种观点,根本不是前面所提的两种观点,而是"你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历史书的作用。至少我这么认为。

另外还有他的视角,他本身已是美国公民,并且已经离开中国许多年了,在另外一种文化中生活。(地域性)其次,他作为现代人,去看待历史,当然利用了更新的观念及方法。(时间性)前者,能更好地去了解历史。至于后者,以前曾一直认为不应该去强求古人,但现在看到的是,利用这种视角,并不在意味着那种结果。完全可以去用更新的东西分析,去判断,然后是现在的发展。

还有一点,是自己认为其重要的,便是语言。这本书的语言在"历史性"与"文学性"之间,似乎更近于文学性的语言。他用这种语言写了几个具体的人物:如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及李贽。当然这些人都是某类人(某方面)的代表。人物以外,在分析中,语言也很重要,首选是需要表达上的清晰,其次便需能吸引人了。当然真正地做起来,便需更多的方法了。

再说人物。每个人物都是某方面的象征,却又是有自己的个性,这样竟似符合别林斯基对文学人物的要求了。对人物的评价,当然也不是单方面的,写提较丰厚,有存在的感觉,而不仅是"象征"。在李贽那一章,几乎被感动至流泪。人物那么鲜活地出现在眼前。这是"历史书"吗?也许正是。

开始喜欢黄仁宇了,但在图书馆又难觅见。幸好前几日在夜市的旧书摊上拾及一本《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摊主见其厚且新(他的价值标准?),开价也算高。当时竟然怕他反悔,交钱抱书即归。喜数日。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

读书笔记:卢梭《新爱洛漪丝》(1999年11月月8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新爱洛漪丝》 (第三、四卷)
[法]卢梭
伊信 译   商务印书馆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1999年11月月8日略读毕。

彷徨于书架间时,偶而取下此书,翻开读了几句,竟饱含激情,便借而读。也不论是从头而读了。

是感情与理性(道德)之间的斗争。道德战胜了爱情,却毁灭不了爱情的存在,爱仍然存在,并且在流动,奔突。在这两卷中气氛有些受压抑,便也并不细读。

是书信的小说。书信体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利于直接描写感情,心理;可利用多视角(内)观察事物,事件。至于小说情节,则可潜藏于信之间。这种体裁不易把握分寸,或散乱,或人物同一化。此书在这几方面 应该是很不错的,当然也有一些问题。

主要的几个人物中,男性与女性口吻有很大差异。几个人物可作为某种象征,当然也可具体化看待。圣.普栾的信多不是直接表达内心的,但仅有的几封以及侧面的描写,使他成为了一个积极追求却是悲剧性的人物形象,于丽对"理性"的几次屈服,似乎有些不太合情理。但或许这正是作者所要说的东西。来信与复信,往往可理解为在同一问题上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于是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分类: 读书笔记(199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