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读书笔记(2000)

读书笔记:《千亿太阳——恒星的诞生、演变和衰亡》

《千亿太阳——恒星的诞生、演变和衰亡》
[德]鲁 夫.基彭哈恩
沈良照  黄润乾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P 152 501 )
这几日图书馆借了不少此类的书籍,它们讲述的是科学,而不仅仅是广义技术,或者说它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自读《进化的阶梯》《莎》(?)《伊甸园之》之后,发觉此类书的乐趣。你无需与这门学科有关,却能感觉到它所带来的思维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由那些终生从事此事是所传达的很真切。
2000年10月13日读完。始读时由于它给人的那份惊喜使我一口气读了半,合上书页时的想法是把这种快乐为下次留上一些。
这本书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之一,其它还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科学大师佳作”等。书界此类的书籍也算翻译了不少,应也有很大的作用。这套书出版时,并不是很喜欢它的装帧,黑色的封面上另附了一条浅红的装帧带,算是一种新物的诞生。然而我不喜欢,情愿去到老图书馆中找到那本破旧的《时间简史》来读。不过渐渐地发现它的内容还是挻不错的,原来书也不可貌相,况且读后对书的感觉还很不错。例如这本书的插图插页,则有很大的作用。
书前面的那几页星空的彩页,让我想起幼年对繁星一种喜爱而且现在,当夜晚看见闪耀的星空时便失却了烦恼。那时时常把这种喜爱藏在心底,胡时候人站在空旷的地方仰头望着望着。或者在家中的阳台上摆弄自己的片凸镜,虽然很小,却深知这种感觉的真切。或许那时以为自己的这种喜好并不是很的(或者真正的喜爱是无法表达的),并不会去告诉别人,其实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至少本书的作者便这样爱着星空。
作者这样去写他所研究事物,像是为它写传记的方式,却又仅仅把它当成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别的什么。他不紧不慢地写过去,一步一步地展开天文学,深入门学科,由研究才讲到方法由轶事讲到恒星的结构,读到最后的感觉是这是一门严谨的合理的却又不强蛮科学,而且也是一项浪漫的充满喜悦的事业。这是一个毕业生从事此项研究科学家的笔下流露出来的。他的喜爱是真切的,足以感动每个人的。
于是想到一些科学的问题。科学重要呢还是技术重要?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这样去提出来。是一种方法重要呢?还是去实现重要。如果地这样的一个社会,它批量地生产“技术动物”,而忽略定与之相适应的多元思想与方法,似乎方法还是更重要一些。想到一些鲁迅的话,地的时代重读,有人觉得他过激了,然而地当时又应是什么情况呢?就象应该在一个空谈的社会里提倡现的重要性一样。
在图书馆里这样的书籍相比而言少之又少了,如果果真需要综合的素质的话掌握多种方法总应比多种技术来得高多。就像“触类旁通”,而不是“事半功倍”。或许也与我的读书习惯有关。
看到床头的几册预留的,很想去再读一些。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为卡尔文疯狂》

《为卡尔文疯狂》
杜丽   百花文艺出版社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 I  267  543  C .1 )
2000年10月1日翻毕。
想借来一看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这本书的装帧,文字间用了不少的插图,看起来十分生动;其次是它的题目。至于第一点,发现那些插图其实只有装帧的作用,与文字竟然没有联系。如果这样的话,有还不如无,免得分散那种阅读时的注意力。而后一点,原先以为是因为进化论(科学、哲学)而有所感想,这样的主题比;比较有意义一些,可读后发现“他”只不过是一本漫画书中的主人公。开始并不清楚,读到一些很让人失望的文字后,想去读那篇与书名一样的文章,后来发现还只有失望。
字里行间缺少的是思想,或许作者想写生活本身,但缺失了思想,不如直接去生活。读时一直有种感觉,这些只应出现在报刊读物上的文字,竟然也有必要结集?这一次是真正在感受到文字(书)的泛滥了。文字里记录的是很表面很感性的东西,它并不能让读者去思考一些东西,更不用说文字本身的思想性了。故然可以去写生活,但至少是有生气的生活。作者似乎是年轻一代的科班出生的写作者,然而比较而言却不如只是因为喜欢思考而写作的王小波。或许她有她自己的市场(用这样的词)但我不会喜欢这样的文字(而不能称为书),因为总觉得文字下面的是一种惨白与无力。
还能读出一些很矛盾的东西。作者对大众文化表示出一种喜好,却没有表明对经典的一种把握,同时却又不喜欢新的现代生活。其结果并不能表明她是一个批判现实、怀疑现实的知识分子。而只是生活在现实之中,对现时既喜爱又厌弃的矛盾冲突存在于思考写作过程之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
但至少她还有写作阅读思考的习惯,只不过应该考虑如何将思想性结合地文字之中。文字写得“白”当然有它的用处,可边思想也“白”起来,估计不会有好的影响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我知道什么呢?-------蒙田随笔集》

《我知道什么呢?-------蒙田随笔集》
辛 见  沉 晖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1月25日购于苏州古旧书店。
2000年10月7日读毕。
并不是经常能读到这样的文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论文,作者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一些自己的事情,于是少了论文的那种说服别人的目的性。作者的意思似乎把观点放出来,同时证明它的合理性。很可能不少文章是写给他的朋友、甚至于是自己的。
正因为少了那种意图说服别人的气息(辩论),而能感受到的是看见作者思考的东西。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也可以迷乱所想表达的东西。蒙田似乎也是喜欢文字底下的思想的,因此他明确地表示并不喜欢一些雄辩家(也是到他们的价值,很理智)。于是自己也想到了一些事情,为什么有时读到听到一些表述,虽然它们华美,却仍然不喜欢去听呢?应是由于那些美丽的外壳下面是无法掩饰的空虚,那种内容(真理,信念.....)的缺乏,就象现在类属于“快餐文化”中的辩论赛,只是为了辩论,为了比赛,为了胜利地辩论。难道是地寻找真理,而不是谁对谁错?相比较而言更喜欢苏格拉底,或者去读蒙田的散文。
书的题名“我知道什么呢?”中蒙田的座右铭,他在不断地思考着,对世界后一切,确定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充实”,就是自我感觉到的充实。想来一个人会有自己的选择,但往往第二种人会嘲笑第一种人。这种现象其实很好解释的,就像有人不停地问自己“我知道什么呢?”而有些人则心来不问,或者“知道”答案了。
三联文库 世界经典随笔系列.3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伊甸园之河》

《伊甸园之河》
理查德.道金斯
王直华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借阅于钱学森图书馆。 ( N 49  532 )
2000年9月28日读毕。
作者是牛津大学的教授,写的却是一本科普作品,因为你读后很难把它归入某种科学的范围之内。这样的逻辑似乎有些奇怪,即教授写科普作品便是一种例外,这一现象至少在中国是存在的。教授笔下更多的是章节分明,逻辑严谨(?)的教科书,而且往往都较专业,让旁人不敢入手。
此书主要讲的是生物学,但包含的范围很少,如信息、人类、宇宙等。读的感觉到的是一种科学的无所不在。或者说读完之后最深的印象是“科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法。这种科普的最终目的,应该比让人掌握一种具体技术的目的来得高得多,也应该是科普的真正目的所在。书中论述的是遗传学,这门学科本身是很专业的东西,然而作者的笔能把它写得让人感兴趣,并且还有一些本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与逻辑。而其它方面知识的穿插让文章丰富多彩,并且可达到旁征博引的作用。
有所遗憾的是此书的翻译,译者应也下了不少功夫,并且还有专业人员的校对。然而就算如此译文中仍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如在相邻的两页中出现的人名竟有两种不同的译法,这种细节似乎也不该放过的。
但是毕竟有了,而且也有不少,定会对现时的人们有所影响与冲击的。
科学大师佳作系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约翰.巴罗《宇宙的起源》
保尔.戴维斯《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彼德.阿特金斯《周期三国》
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
威廉.卡尔文《大脑如何思维》
伊恩.斯图尔特《自然之数》
理查德.道金斯《伊甸园之河》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全集》
索天章  孙法理  译     译林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561 1-1 C 3 P 1 )
 2000年9月21日读毕。
 收录索天章译《亨利六世 上篇》《中篇》《下篇》;孙法理译《理查三世》《约翰二世》。虽为写并不熟悉的英国历史的史剧,但更为突出的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众多人物。首先是见到了莎写人叙事的笔力,然后见到的是他的看待历史的观点。这一观点在西方或者说在中国都并不显出特殊,然而能见到的又有多少呢?司马迁由他独特的性情写了以人物传记为主体的《史记》后之史家纷纷采用此种方式,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把人物当成人物去写呢?有的读者的感觉是,人只不过是历史所操纵的木偶。纵然也是一种罗观,我也没有多大兴趣去论对与错,只不过我不喜欢看。
 莎士比亚是个人主义者,这一点从他的作品中能够读出的,他无需有什么宣言去表示他的作品表现了出来。毕竟还是由人创造的历史,而不是一种无法描述的力量,当然这种创造过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不可知,只不过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而此时无法解决。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的一个特点是多面性在同一个体上的统一,没有完人(但有理想人物这两者有很大区别),也没有抽象的那种意人。由于这一点,人物显出一种鲜活来,不是几百年前的所写,也不是更早的历史中的发生,而是存在的。而且他也会使观众与读者收情感上的变化而对一个人物有态度的变化。(如《理查二世》中的情况) 。
 当然还有透过文化背景层的影响,对一些东西可以做自己的理解。
 
其他:
 
画说鲁迅
杨振伟  编画   四川文艺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J 22 8 . 23 )
 2000年9月27日读毕。
 是对鲁迅片语的漫画理解。如果将一些漫画置入书籍之中,读来倒更有兴趣,比这样结集出版来说,对于一般读者更有吸引力。当然如果新出版的书籍还仅仅是纯文字的话,倒也不是很好的现象,可以采取其它一些方式来实现。很想去重读一些鲁迅的文字,因为就仅这些文字的片断就能引起一些想法,或者因为是“精髓”?不过总认为的一定语境中展现会有更有意义。
HTML语言与Web站开发技术    清华大学
CGI程序设计自学通             机械工业
Dreamweaver 3.0 培训教程    清华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