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2000)’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笑林广记二种》2000年8月8日

2005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笑林广记二种》
清.游戏主人  程世爵   齐鲁书社
1998年8月12日购于新苏州书城。
2000年8月8日读毕。
是两部同名的古代笑话集。笑话在彼时似乎有其特殊的定义,其范畴略小于现在的定义。彼时笑话的主角往往是某一类人,而并不是特指的某一个,这区别于一些现代幽默故事中的名人秩事之类。始读此书时,以为会有此类的故事,并打算读完后开始读《世说新语》之类的历史秩事。读后发现是两种不同的体裁。
两位作者似乎是一种收集的工作,前者心讽刺对象为分类。读后发现有许多同母题的作品的分别出现。或者是经过改编与平合的篇目,既然作者主要完成的是一种收集的工作,他们在整理的过程中似乎也经过个人的选择或者说是改写。能读出的是后书作者的“干涉”似乎更明显一些。因而少了不少市井茶肆中笑谈的原味了。而那种原味是否可取又是一个个人的问题了。
于是有所谓“雅”与“俗”的区别。笑话中的那种“俗”的题材,“俗的语言似乎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因而这“俗”“雅”之标准也不是一个放之四海面皆准的衡量,而应对不同的语境去具体地作判断的。
书中的笑话里还能读出时代性,时代性似乎应是具有两种特性:时代与时代的区别;代 与时代的承继。有许多彼时的篇目,似只能在原先生存的环境中才能达到的效果。如那所占比重较多的士子的篇目,讽官的篇目等等,现在读来不仅于文字上不甚畅通,而且很难读到它的文字下面的目的。而对于后一种特性,在读时能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与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发挥。由这一点想到,是否也可以去从尘封的传统中寻找现代的新的继承点呢?当然这是一种需要眼光的选择,正如所谓的“拿来主义”的原则。因为继承点深藏于历史之中,发现的同时也会遇上不少陷阱的,这种走火入魔的例子似乎也不少见。因而巡于传统之中需要眼光,谨慎,胆量以及发挥的能力,但却又是很难兼备的。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万寿寺》2000年8月6日

2005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万寿寺》
王小波  著   花城出版社《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于钱学森图书馆借阅。( I 247 . 5  1485 )
包括《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
此篇于2000年8月6日读毕。
书的结构大致是这样:作为工作于万寿寺中的写历史小说的“我”,在失去记忆之后,重续自己以前所写的匠心薛嵩与红线的故事,并且在现实寻找一些过去记忆的线索。后来又去重写薛嵩的故事,逐渐回复记忆,返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写下这样的提要似乎又没有什么意义,作者似乎想通过写这样的故事去说一些事情,就像小说中“我",这样做目的和方式又不是很明显。因而整本书显得有些庞杂。就像我现在想写的东西一样。
首先想说是性的总是。失去的记忆的逐渐恢复,就像历史的史实。材料的不完备决定了方式工可能性的复杂化,如写薛嵩故事的时候,多种叙述方式及可能性。换句话说,即两个现实(相对的)存在之间有多种可能性。如果它们是延续的,那么由此及彼的可能性有很多,正如书中的那个故事的多种叙述。
当然现实存在的只有一种,区别于虚幻中的多样性,作者称之为“庸俗”。
现实存在的人有所谓的“社会角色”。而在虚幻(如小说)之中,则可以成为任何人。“我”恢复记忆的过程,相当于一个原先角色的赋与。
但人又不可能完全处在虚幻世界之中,因为无论他作为任何角色总有现实的影响,即总能体会到那种确定性,而不仅是可能性。
开始的那个有多种可能性,甚至有些荒诞的故事里的人物在现实中有他们的影子,这在后面的故事里,随着那记忆的归来而逐渐明显起来。在小说(虚幻)的世界里仍然有它无法避免的确定性。
确定与可能的存在似乎无法去用常规的语言去叙述,于是作者借小说这一体裁去写,也许这还不是作者的目的,或者是他没有找到更好的叙述方式吧。
用我自己的话来说,确定性逐渐变为可能性于是有历史,可能性渐成为确定性于是有现实。而两者之间又有交错。
读起来仍然是王小波的那种叙述风格。他之所以如此写这部小说,是否受了较多的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响呢?并且由我个人的角度,认为他小说前半部的处理并不成功,虽然他要展示那种复杂性,但实际采取的方式也应考虑到那种展示的语言环境,读到后面才能逐渐明白他的意思,那是否有必要比较明确地表示呢?或许这是作者个人的处理,而我也只不过是个人化地不赞同。
小说里的世界似乎可以建立这样的一种联系:“我”----薛蒿,并且由开始(失忆后)对薛蒿的反感而渐渐的喜欢,正是“我”逐渐恢复记忆并且融入现实生活的过程。这又说明什么呢?理想对现实的一种冲突,而变为对现实的认同,因为需要现实的生活。这时候的理想呢?被自己忘却了吗?还是改变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当然小说中并不是在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这是一个故事中的故事,似乎还可以找到这样的联系:作者-“我”---薛蒿。这样的联系还能说明不少的东西,但由于材料的残缺,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另,对古典小说的一种改编方式,即利用可能性去重写故事,而不仅是转换叙事的视角。有另一种去发挥的天地。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金瓶风月话》2000年7月3日

2005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金瓶风月话》
牧 惠     江苏古籍.中华书局
2000年2月16日购于苏州古旧书店。
2000年7月3日读毕。
曾读过牧惠的《歪批水浒》,与此书竟是不同的评论风格。谈论《金瓶梅》则稍显拘束,论及水浒则近数家珍。家中的《金瓶梅词话》还未读过,不过感觉到是本删本,因而也没有多少去读的兴趣。倘使不让读者自己去取舍,则不免显出出版社的专横来。删书者偶有金圣叹之才情的,照我来看也是不多的。况且删书之后破碎之感读来极为不佳,最可怕的是删书后还有所“发挥”的,支离之外加此异味。
现在脑中对《金瓶梅》之想法大都是别人的东西因而如写出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复述的过程。本书的作者在谈论《金瓶梅》时常由书中一人一事一物而展开去写当时作者的明朝中后期)社会方方面面而对那种社会的叙述又来自何种源头呢?是其它文献中的文字吧。于是在此种文字与彼种文字之间找出一些联系来,慢慢交织出“历史的”来。作者似乎是乐意如此去做的。即由现代人的角度,通过以前的“历史(文字)。去重构那样的环境,并在读小说的过程中呈现出来。这样一种展示,伴随着人物的登场离场更显出生活的灵动,而不是历史的遥远与陌生,这似乎也成为了小说的一种功用了。
而自己在读这样文字的时候,去并没有能引起很强的阅读兴趣来,或许是由于展现的一种平常(?)的画面而忽略画面背后的一种。更可能的一种是这类小说本身不是很吸引我的。并不是喜欢透过繁琐的人际关系网络去看人与的嘻笑怒骂,宁愿去读一些个人心灵的历史。这种不喜欢的原因也确切,主要问题是并未能去地去过这样的小说。无论如何也是一种个人的阅读选择。这是否理性的解释呢?但没有明确的解释并不意味这种选择中非理性的。
它在它的过程是产生并且生存。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沙叶新谐趣美文》2000年7月29日

2005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沙叶新谐趣美文》

   广东人民出版社

弟ss处借阅。

2000729日读毕。

 

作者似乎是有日常的写作习惯的,往往由一丁点的灵感而去写文章的,而且文字很生活化(这一点或由于他作为一个剧作家的原因)。这样的文章换一种角度去看,很可能便成为了游戏文字了。文字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幽默的风格,而这种却又在本文集中的部分文字(也不少)中沙叶新对这种风格的处理并不佳,至少我认为如此,当然也有好的作品。

 

作者一些看问题的方法及观点,虽并不新异,却能说出一些常人有而没有说出来或没能说出或没敢说出地东西。他不像那种传统意味上的知识分子,而是很贴近大众的生活,这应是由于他早年的经历所引起吧。另一种风味的文字也去读一下,感受也还不错的。不过论到喜爱的,无疑还是那种文字。

 

并不喜欢文集的名字,什么 叫“美文”?现在来看应是散文,或者短小文字的一种别称了,是由于用滥了的缘故罢。

 

而且这本文集所属的系列的“青年精读书系”。首先精读与泛读是胡区别的,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两者都 不可少,而且精读是建立在泛读的基础上,而是由极个人化选择而去精读的。如果真能开份精读的书目,且不论它的可信可用程度,问题在于现在这种书目太多太滥而失去了原先的意义了。我不知道这家出版社的“青年精读书系”有多大的规模。我只记得那次去一家书店的时候,见到一些自己很想去读的书,由人民文学重新出版了,并且冠以“中学语文课本指定课外读物”()的名字。见到的当时心中倒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联想到语文的教学改革。但不一会儿便觉不是滋味,因为由我身边望去这套书的规模确实不小,当然也是一种选择的机会,但问题是书虽然出版了,又有几个人能触摸?于是几我个人的观点,书出版后不要去从人为地制造导向性,如放入“XX精读”之类的名目里,而放开让读者去选择,然后做好书的推介工作。后来又想,这种名目也是一种商业的手段,如果能借助这种手段果真能提高人们的阅读量甚至全民的文化素质的话。实是大幸。何乐而不为呢?但愿事实如此吧。

 

另,此文集有散文和小说两种文体的文章,而体裁不同,读来滋味竟有如此之大。虽知是有区别的,却比料想的要大得多。而不似读其它一些作家的文字,便在这种差别之下仍能读出是同一作家的笔下。

 

这一点应是由于作者对文体 处理是的差别引起的吧。因而想到以前课本中对各种文体的定义,其实是最基本的东西,而不是一种精确的定义。这这样的定义是个人化的,并不需要去说服别人。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真假三国纵横谈》2000年7月24日

2005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真假三国纵横谈》
刘逸生 著   江苏古籍、中华书局
2000年2月16日购于苏州古旧书店。
2000年7月24日读毕。
“小说轩”中之一册。作者是由于自身对三国故事的喜爱而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涉猎。写书的时候又心很轻松的态度去写出来,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觉,读来极佳。
同时正如题名的“真假三国”作者在书中不时把三国故事与真的三国历史进行比较。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在显示一种“书卷气”,带一些文人的脾性。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又能看出小说对历史材料的取舍。即能看到小说由于主题的缘故对材料的组合与改造,如何去写小说以至于去写一般的小说。这一点不知是作者有意还是无心所为?无论如何也是成功的一点。
PS. 从一些材料似乎可以重写刘禅,娵他在多重压力下生存,他所选择(或非人为) 的生存方式。父亲遗命中对诸葛亮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与诸葛之关系)蜀后期军事实力之弱,以及吴、魏的威胁;(即使有心兴蜀而不能)生活环境中对他的压力 .........其多重压力交织之下,他选择的那种方式。(合理?)
这样去写似乎有些像《万历十五年》中的万历皇帝的写法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的不充足。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