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2000)’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2000年6月13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屠岸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借于钱学森图书馆。( I 561.2.15 (88))
2000年6月13日读毕。

由朗唐诗读至宋词,由宋词至元曲,由元曲到新诗,我更喜欢那种体裁上更显自由的诗集(当然总有一种限度)如元曲是所喜欢的一种。十四行诗Sonnet(商 体)似是一种诗体,并且有种写诗的规则,甚至读时能见出起承转合来。虽由于翻译破坏原先的诗句结构,却仍能读出一些来。重点当然在于读诗的内容。

是歌颂爱情、友情的诗。但诗意的理解似乎有些困难,这一点要写几句,便是读完后你能去想(猜想)到他所想写的东西,但并不确切,并且有时会有几种说法。因而并不是读的困难,而是语句有些难以解释。也能够读到一些清晰的语句而其余的诗则.....难道是含意深刻?

 几乎全部都是直抒胸 的诗并不很喜欢。总觉得能让你体会到些什么的诗,总比让你直接知道些什么的诗更耐读一些。宁愿去读一些不经意中受到感动的诗。当然这样的写法也有其优势,就看诗人写诗时的选择以及读者的选择了。

 所有集中的诗都围绕着不多的几个主题在写。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或由不同的方式去写。读来也不觉乏味,也可知求新的另一种方法。 另外对诗中所写的那个“爱友”,总觉是种象征,或想象的人物,而并不是真实地去写的。又由于读并不多,也并不想再去细究,只是作为一种猜想(读时的感受)了。

《希腊漫话》
罗念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K 545  1 )
2000年6月18日读毕。
因为它的主题而去读的,后发现是罗念生所著。很浅显的介绍文字,行文很轻松。涉及面并不是很宽。写所见所闻而已。只作小品初读。所知的也不过是表面的东西,但附加的收获是它的文字 的感受。(特别是前半部分)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2000年6月3日- -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
林和生 著   四川人民出版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K 835. 21  5 )
2000年6月3日读毕。时坐于教一楼阳台上,沐于雨后的清风之中,捧书或读或思。始读几章时,时断时读,后跳时一些章节而读,却读之入味,至毕方罢。

作者安排的章节中,有关卡夫卡童年的部分所 比重较多或许因为童年在一生中所起的作用的缘故。然而还有一点便是有关童年的资料往往是间接的(回忆与别人回忆性地转述)和不充分的。而成年部分的资料则相对显出完全来。书中又强调童年的部分,便只能借助于分析。因为书中选用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生存论)去分析。但又要对这一处理提出疑问了。首先是该理论的完备性与科学性;其次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文中的分析部分读来有些乏味,并且目的性有些模糊。似乎是在分析的结论旨的一个作者所设想(假设)的结论,似乎又不是。因此在读文时此部分较略。

相对而言。成年部分资料的完备取代了不少分析的地位,此处的分析反显出优越性。故读来更能吸引人,并且在平静的叙述中有种震动人心的力量。定的一个必然的目的,但仍在争取一种方式。书名之为“向死而生”。似乎显出人的悲壮来。

开始喜欢卡夫卡是因为知道他的写作方式,他要求他的朋友毀去他的未来发表的手稿。写作是他的生命,却又要在生命终结时带走所有的手稿。是一种悖论:带走,便意味着存在所有价值的消逝;留下,却不意味着价值的延续,因为又有誰能真正了解他,了解他的价值呢?他又是为什么而写作的呢?我很想知道这个答案,却是一个除了卡夫卡自己无人能回答的问题。

卡夫卡那并不漫长的一生,是悲哀与不幸,对一种存在的无奈。因为他是说德语的犹太人,又因为童年时父母的因素使他成为了一个无根的漂泊者。在心与现实强烈的冲突中存在着、写作着。

这样的卡夫卡。      (克尔恺郭尔)
.......我认为,只应该去读那些咬人和刺人的书。如果我们所读的一本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使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或者像你信中所说的,读了能使我们愉快?上帝,没有书,我们也未必不愉快,而那种使我们愉快的书必要时我们自己都能写出来。我们需要的是那种寻我们产生的效果有如遭到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在能使我们非常痛苦,就像一个我们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人死之一样,就像我们被躯赶到了大森林里,远离所有的人一样,就像一种自杀一样,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
——“一次,在一口气读完近1800页的黑贝尔日记后,他的朋友写信谈了自己所受的强烈震动。”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中国雕塑史》2000年5月28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中国雕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于淑所借书中取阅。 (J 309 3 )
2000年5月28日读毕。

一直很想去买这本书以及梁的另一著《中国建筑史》只是在书店时,随便翻阅只觉得是资料的罗例,便只作罢。然而今天一读便难以收了,很简单的文字,又写出了“历史”又顾及了批判。作者在资料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去写雕塑史,当然需要更深的理解。于是将这训理解写入书中,便是自己的观点了。对雕塑的发展过程,用自己的视角去衡量它的价值,这是我所欣赏的一种方式。至于这自己的视角却又有些话可说,它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刻意地去标新立异的显“特殊”,自己的视角是一种完善的过程,在“同”中求“不同”,在“不同”中又显出“同”来。能说不,但也不是全部。读它所写出的文字 ,不光有赞同与欣赏。也有相反的东西。

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装帧,之所以经常地要写装帧的问题,便是现在书籍的装帧做得总是不是那么理想。封面是黑色的主体,显出肃穆与宁静,标题为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却体味出清静来。上有一小段梁文中的节录,写雕塑的起源时间,很小,根本就不起眼,但在那样的环境下读了这几句已经进入了书的氛围。封面同时配一黑色为主体含于封面主色调中的雕塑的照片,似乎是从历史浮出来的图像。翻开书是两页深红的衬页,显出一种凝重。而后是书的正题,于是迫不及待地捧起书来读,书中随文字附有百余幅图片。的确是必要的东西。然而有一点便是图片的安排,需读文 时来回地翻看。却并不影响整体书的“美”。书页的眉与白也做得不错。

至于雕塑应是艺术的一枝吧,读文时观图片见许多雕塑带有较强的装饰性,雕塑本身的花纹(青铜器)也具有装饰性,带上了明显的技术的痕迹。应该如何去理解艺术与技术呢?许多雕塑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神韵,语言很难去细述,而其外形却不及西方的雕塑(不是全部),是否是东西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呢?
曾听过许多国外侵略者抢夺中国文物的故事,当时 便觉热血的激跃。然而现在又在想一些问题,如果那些文物留在中国,到现在能够像在国外博物馆那样地保存吗?见到一些被人为毁坏的雕塑以及见到雕塑照片下注明国外某博物馆的名字时,心里总有些不平静,这不平静的原因也许是相同的,也许不是。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情爱论》2000年6月2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情爱论》
[保加利亚]瓦西列夫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10月17日购于文艺南路旧书市。旧书市现在已不似以前了,“规范化”的管理使书摊进入了简易篷内,不像以前在文艺路南头的街边了。似乎是规范了,却不及以前的繁荣了。摊位少了许多,顾客也并不多。真想以前的那个去处,你跨越于书与人之间,或行或蹲,发现好书时的兴奋。每一次都能满载而归的。
2000年6月2日读完。

谈论爱情的书,面展得很广,而且多似文学作品去看爱情的问题。许多观点很深刻(即并不完美)。论述的方式并不是很喜欢,有时展开去写时,往往找不到要写的重点。读后脑中印象并不清晰。或许作者追求的是一种轻松的方式,但读来即不象。或许作者是时分追求全面了。即由许多方面去说爱情,由于涉及过多的领域,计起来便寻不及“要点”了。

不过文字中的例子很生动,论述时多用事例(如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读来却不乏味。另一个想谈的是作者那明确的个人(?)观点。过分强调 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观点,反显出一些不自然来。或许另存为作者所处的环境的缘故吧。或许别人能从中寻出些什么意味,但我却不愿(或不能?)去做,并且认为从书中寻出乐趣来远胜于在一本书里寻些可用的教意。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在读,再没有别的什么原因了。有些章节的确写得很不错,能让我为之而想一些问题,至少是对现在的我来说。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读书笔记:《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2000年4月17日-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 -- 俄罗斯白银时代短篇小说选》
吴 笛 编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512.4.358)
 2000年4月17日读毕。

封面是一个与首回眸静思的少女的雕像,本身便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并且有这样的名字____白银时代。近阶段几个出版社纷纷在出版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书籍,偶尔翻一下,这一次读到了小说。

相对于黄金时代而言的白银时代,我总想从中寻出一些区别于前者的普通的风格差异,但在读的同时发现仅这些选出的小说而言便有明显的差异,有些小说的故事很符合古典的章法,面有一些则几乎看不到所谓的“情节”,或只是一种感觉与心里感受的外化。有许多中象征主义的手法,更强调的是一种读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有别于黄金时代呢?白银时代有许多纷杂的影象,或许这种纷杂便是一种风格。而产生纷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普希金他们这一代人将西方文化引进到俄国,为民族文化与异域的嫁接做出了成功的试验,那么,白银时代的一代人则在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的同时,作出了创造性的发挥,让俄罗斯理念以迥异于传统所理解的东西和西方的模式走向了世界。”(《总序》)
似乎是一种汲取与消化的差异。黄金时代的汲取是在做一种两种文化对接的尝试,那么消化之后的过程则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汲取与消化之后的新的俄罗斯是什么样的,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于是产生了纷杂,也就是多元化。换句话说寻找出路,首先出路的可能性不是唯一的,其次便是寻找的我决并不会去走相同的路。于是每个人的解释成为纷杂的一员,于是产生这种风格。由白银时代可以想到类似的近现代中国。

另外,读过的小说集(个人或多人的)从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受到那样的明显风格差异,似乎也不用去寻找一种时代的共同性了。这种共同性便是纷杂。

   库普林  *丘尔科夫       安德列耶夫
  丘尔科夫对象征意象的运用。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