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2001)’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老子白话今译》

2005年8月14日 没有评论

《老子白话今译》

  译注    中国书店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B 223 . 1  9 )

2001411读毕。

 

全书仅五千言,似乎是一口气便读完了。起先是由于怕文字上的障碍,借来本文白对照的读本,开始读时也参照着来读。渐渐只稍看注释便可通读了。

 

文字本身带有诗味道,用文字的体裁来写哲学。书中的哲学体系并不是作者叙述中重点,只是在文字里透出的哲理,意即这本哲学书的所叙倒像是由自身的体系的应用,并且(不自觉地)在应用中去体现自身。因而也带来了解读的难度来,另一种说法是提高了理解的自由程度,似乎也能更广泛地适应了。

 

原先倒是想重读一篇之后再来写的,但既然只是写读书笔记,只读一篇之后的所想倒也是重要的。

 

书中不少篇章像是在“王”“君子”提些有关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式,建议的,也很难推出是种避世的哲学,虽也提到返朴归真的社会假想,但就連这样的文字,也是在论述(对象?)“王”?社会改革之类话题时提出的。我所理解的“出世”当然与此有很大的出入。也由这一点想到一些问题来,为什么改革的对象是客体(社会环境),而不是作为主体的人呢?两种可能性:对“人”时代所限思考不足;对“人”理解的偏差。在这一点上老子的理解倒是相信社会对人作用的第一性,即社会“返朴”之后人方能“归真”。(唯物?)

 

在许多逻辑判断时,老子经常使用的是:如果由a能得出b,则是有相似逻辑关系的A.B也存在由A得出B的关系。这两组判断中前者是前提,如果能找到两组判断间的本质联系,推断方能成立。否则,当然有成为诡辩的可能在书中有时会惊异得出结论的简单与突然,前者当然必须思考的前提,而后者则有可能是逻辑上的不相容。(读者__作者,作者__现实)

 

似乎也不能写很多了,或许下次读完之后看到现在的所写,有许多新的发现的。(2001.4.27)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读书笔记:《希腊的诞生》

2005年8月14日 没有评论

《希腊的诞生:灿烂的古典文明》

王鹏  陈祚明 

200148读毕。

 

在书籍的外观上下了不少功夫,与其同一系列的书放在书架上很是吸引人。但是只是机械地把原书中的文字翻译,然后出版的也未可知。书中内容主要是陈述,甚至缺少生动的描述。读时的注意力往往是在旁边的精美插图之上。是读图的时代的一种产物,而由我的看法,插图往往是一种必要的辅助,而不应该去喧宾夺主的。这本书的安排则是文字散乱,而正文多用彩色的插图,而且有不少打断正文阅读的插页。读来断断续续,渐不知作者所云。同时有些与正文关联不强,也不知是在读书或是读图了,这类的插图以前也曾遇到。解决方法也应不难,或者舍而不录,或者放在正文的间隙之处,使阅读自然地停顿,而不是被打断。

 

由是可以反推出一些插录用与布置的原则。()选用与正文相关的图片(而不是与主题相关)()文字与图片能有比较清晰的界线,彩图应较黑白插图更远离文字;()插图、插页不能打断连续的阅读。

 

好的例子也有不少。发房龙著作中作者目绘的线条粗拙的插图,是作者写至此处“信手”而画;如以前见的几册美术史和几册国外的历史教材,将插图放在关联正文边,为插图预留的空间里,由文字而阅读,由阅读而寻及文字都很方便;又如三联书店近年将“三联文库”重新出版,在章节之间专辟一页,放入与正文无关的图片,类似两幕之间的闲暇……..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读书笔记:《战争与回忆》

2005年8月14日 没有评论

《战争与回忆》     (1----4 )

[美]赫尔曼.沃克     人民出版社

199999西安城南旧书市。

200144读毕。译者有多位,分别完成翻译的一部分。

 

小说叙述的背景是由珍珠港之后到广岛的原子弹爆炸之间的世界。作者使用多个角度的交叉叙述去展现人、事物的变化,那多条线索又能由主线来统一。那多个角度中包括:亨利家族、及其相关的几条主线,从客观角度对战争的叙述,以及参与者的评论和受害者们的回忆。

 

对于主人公维克多.亨利与故事背景事件的处理有些类似在《鹿鼎记》中对韦小宝的处理,即使主人公始终直接参与到背景事件中,以从“第一人称”(间接的)去“观察”历史事件。例如一开始主人公便在被袭击珍珠港,而后便是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甚至包括列宁格勒之围,原子弹的制造等看似牵强的事件之中。当然是小说的一种处理手段,否则可能增添更多的无关联的人物以减弱主人公的形象。也是去适应传统阅读习惯的一种书写手段。我对于这种写法的看法,已经在读《鹿》之后便已写出___并不很喜欢,读时感到十分生硬。而至于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则是一直没能想到的,维克多.亨利两个儿子与他自己成为了一种隐喻,他们分别航空兵潜艇艇长和战列舰指挥官。二战后海战是飞机与潜艇实力的较重,而战列舰则已作为一种历史性的舰艇,逐渐离开了历史舞台。然而这个隐喻最后也没有完成。

 

而与维克多亨利有关的几个女性人物,则体现了一些美国国内的生活。作者通过她们以及周围的事物去叙述。这方面由我个人的感觉,并不是很有力,其实倒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开始读时,倒是想去仔细阅读的,因为打算读完之后再去读一本历史性的叙述的书籍,去了解战争中的民众心理。

 

客观角度对战争的叙述则是作者通过历史事实对故事背景的叙述,作者在《后记》中对这一真实性作了强调。这种角度是从战争之后站在一种宏观角度的对历史的俯视,类似于中国传统活本中的习惯。这种叙述散布故事的发展之中,去有意无意地体现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者又在故事中穿插了一个虚幻的德国将军的回忆,这一部分起了两种作用:一是对战争的一种主观评述;另一种则是在故事之外的背景叙述。(与故事无关联)而正是这一叙述,模糊了小说历史(虽仍是虚构)。安排应不算很好,然其目的也尚清晰。

 

西方国家中二战受伤最深的人应是犹太人。第一部中已经在寻找娜塔沙,直到最后一部才真正找到。娜塔沙则是亨利家族中的犹太人,她与亨利家联系与犹太民族的联系一样是若即若离的。既是与主线相关的人物又是犹太世界的观察者。而另一个人物埃伦则是通过他的手稿向读者展现犹太人的,这个角度是从第一人称有观察也参与,更能够去深深体验那种伤害。而且直接叙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似乎也能说明一种小说的安排。

这小说的叙述方式是力图去展现战争中的世界各个层面的,应属于一种史诗的写法。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未能读完,也不知道是否是这种写法的问题,使小说的叙述带有刻意安排的伤痕。但最终来看仍是不错。

 

作者的意图似乎是在说,但愿战争只成为一种回忆。

另,此书是《战争风云》的读篇,因而一开篇。主人公给人的感觉便是一种熟悉的身影。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读书笔记:《故事里的逻辑》

2005年8月14日 没有评论

《故事里的逻辑》

   宁夏人民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B 812  9 )

 2001330读毕。

 

 写书的时间大概在“文革”结束之后不久,因为能见到不少此方面的内容,并且由现在看来也显得有些不自然了。读时主要看书中所选的故事,并且体会故事叙述下的逻辑问题,倒也有不少的乐趣。在并不了解一门学科具体内容的时候,你所知道的东西不是显得简单便是极为困难,而当你步入其中时也许估发现它并不像你所想的模样。而在读此书(第一关于逻辑问题的书籍)之前,曾看到一个故事,说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迷上了逻辑(金岳霖?)。当时我的了解是这门学科,第一,十分简单;第二,比较枯燥。现在似乎能理解有人迷上逻辑了,因为你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寻找到他,于是也会很有兴趣去了解它。当然这是在入门的阶段,而以后的路则是需要去努力的。

 

这似乎是为自己寻找理由。现在的情况是兴趣很广,但并无精通,大都停留一种浅的层次上。而且还十分喜欢这样的新的趣味。趣味之外是否还应有所追求并不会因为以前的而责问自己,因为还是这样的新奇与变化,并且也将持续下去。只是应该寻找一下自己的所爱,并为之而去奋斗。

 

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各项均有所良,但似乎只是“理想的”而已。所能达到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有宽的其它方面的基础,然后有自己的塔尖。基座以外,似乎应去寻找什么了。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读书笔记:《榆下说书》

2005年8月14日 没有评论

《榆下说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267 519 (98) )

2001327读毕。

 

 对于黄裳最初的认识是一个藏书家,也不知道这一印象的来源。看到的时候以为是在谈论人与书的乐趣然而真实地读到的在说“书”,由于最初读书目的的选择,无法谈论“版本”“善本”的字里行间寻找那种真趣。当然作为一个爱书者来说,这种乐趣也会自然流露出一些来。而在书的后半部中浸染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文革”的阴影,似乎是作者无法也摆脱的。 

 

还有一点对书籍本身的不满。在作者插页的时候,原本可将这些页面置于集中文字的附近的,可免去现在读及文字处的前后翻看的麻烦。而且原先的次序打乱,增加了查找的困难。这样做似乎是节省一页半页的版页,但作为出版者是否应如此这般呢?是否有些得不偿失?而同时书后所,所见的不少三联的书籍则有不少精心设计,让人爱不释手。并且其它出版社也在花样翻新,原因大概是能见到国外的装帧的发展和国内自身的,似乎可以从中见到读书者地位的逐渐改变无论如何,是书者们的快乐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