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2001)’ 分类的存档

徐城北《书前书后》

2005年8月21日 没有评论

《书前书后》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54购于苏州古旧书店。

2001611读毕。

 

书的副题是“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属于“书梦重温丛书”。文章所谈及的书往往会有相关的图片附于文章之一则,多是书的封面的照片。对于曾见过的是一种老友的重逢,而未读过的则似一种有神交却未谋面的朋友。

作者是北京人,戏剧(京剧)的爱好者(从业者),同时又由于其父母的原因与不少作者相识。所记录的书多是赠书,并杂有许多专业相关的书籍。且所述书及事多有些偏,而不是关于书本身的人与事。故也理解其书名的含义。但同时也可知些逸事趣事。

作者之不能深入论及本身,其原因亦可理解,由于作者时候是作为一个参观者来观察,并不经常表露自己的观点仅作为一种记录而已。

 

另,由自己的感受,如果仅仅是大量的赠书,而没有自己去寻找的话,似乎缺少读书的一种乐趣。

当时购回此书时,觉得文章体例与的读书笔记有些相象。而且还想继续些这样书,读后之后的感觉时,仅仅是一些,而不必去寻找相似的。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相对论和英雄崇拜

2005年8月21日 没有评论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美] 罗伯特.克威利克

     商务印书馆

2001311购于西安东六路天德书店。

200167读毕。

爱因斯坦的“传记”,多记录一些生活的细节,而不是从总体上一种作者的叙述。反有不少读时的乐趣。同时也有一些细节则是作者的想象,去增加一种连读性。

去体会一种生活而已。

 

 

《英雄与英雄崇拜》

——卡莱尔讲演集

张峰  占霞     上海三联书店

2000422购于交大中区书摊。

200167读毕。

不知这样的讲演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推测则是在学校,并没有直接的现实的作用,只是对各类英雄与英雄崇拜的。由宗教、先知、教士诗人、文人、君主来分类英雄。阅读时只是一种读。总觉得叙述方式有些杂乱,或许需要考虑是一份讲演。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The Story of Manrind

2005年8月21日 没有评论

The Story of Manrind

van Lo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8购于苏州外文书店。来回在几家书市里奔走,最后还是不忍离去,至外文书店抱回。后此类书籍渐多,如房龙的几部作品。

200161读毕,过程持续几个月是在不断续地阅读。

 

书中作者自绘的笨拙的插图为书增色不少,一种阅读时的休憩。由于水平的缘故,不敢对文字有什么评价,但在阅读过程中乐趣不少。渐增对读原文的兴趣,在书店时也留意不多的几册书籍,也购回不少的作以后的阅读。

 

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叙述与传统的(经典的、教科书式的)相差较大,且一些观点也与我现在所处的意识环境有差异,可见到一种多样性,而并非只有单一性。另外作者由西方人的观点叙述“人类的故事”,其视角随历史的发展而渐展,却始终没能讲叙西方之外的人类。其原因大致在于面向读者材料的缺少,以及作者自身的局限性或偏好等。其形式倒是与西方历史方面的教科书相似而无法站在局外去整体地讲叙,如此又涉及读者的阅读乐趣的问题了。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爱与美的礼赞:雪莱散文集》

2005年8月21日 没有评论

《爱与美的礼赞:雪莱散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购于苏州临顿路古香阁书店。(2000.7.31 古旧书店)

2001531读毕。

 

一种来自激情的撞击。

充满热情的文字。叙述时有一种内在的连贯性,似乎是由文气而写成。读时是对心灵的一种冲击,一种惊异。同时也正由于这种热情,往往把事物的一面发挥到极致,反过来说是另一面的忽略。读来十分顺畅,却会发现结果是一个不可理解的中断,后来知道是几篇未完成的却十分精彩的篇章。读散文时甚至可以想象到记忆中雪莱的诗歌。

谈论最多的主题是“爱”,一种广泛的“爱”。抽象的永恒的。“除了火热的爱以外,任何东西都不是永恒的”。雪莱的写散文 笔也正是充满着“爱”来写的。

另外,其中论及他的“唯心论”,亦可知“唯物”与“唯心”并不是那样简单区分的。有时甚至殊途同归或者是一种“名”的问题对“名”的过分强求,倒是偏执了对思想本身是一种残害或者自虐。对异己的宽容是对自己的更好的理解。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

《孟子导读》

2005年8月21日 没有评论

《孟子导读》

杨伯峻     巴蜀书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B 222 . 5  10 (96) )

原倒是想借那本64开的“四书”来看,是旧版的印制,字看来很舒服。却苦于无法躺在宿舍里读,便只借来这本选本。

2001531读毕。

 

前面读《老子》时便奇怪它有些论题是政治方面的,似乎是在为为政者出谋划策。而在《孟子》里尤甚。可以想见彼时知识分子的一种现实中的处境。由现在的了解,希腊时代的那些哲学家反显自由,或许是因为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中国的这些哲人需以一定的“职业”以谋生,或为老师。或为门客,或为…..当然是由于政治社会制度的原因了。而且这些游说于各国以宣扬其精神的哲人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悲剧色彩,是由于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而造成的。

 

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否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自由性)呢?似乎永远是一种依附,虽在精神上独立。倘使一个社会去赞赏精神(的所称是一种哭叫口号,而真实所为在其文化的扩张中便可否定其自身。理想的不可及的社会)的独立,而不是名之以异端,它将成为何种模样呢反倒更难说出来了。应该说是一种(没有“异端”)如果是全社会的接受不可取(不可能)怪异社会,其中倒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了。(很自虐,矛盾的说法)因为没有“新”的冲击,只是一种接受,到底是“多元”还是“混沌”也没法说清楚。社会之发展不可能没有阻力,正是在众多可能性中的唯一一种成为现实。而需要在这些可能性中的抽取(必然?偶然?),所花费出来的就是这种阻力的效果之一。

 

再来说说《孟子》,里面有不少熟悉的段落,喜欢读的是那些对话。与《老子》的语言相比较,后者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却尚未能体会出其中的“气盛”的特色。辩论的章节倒是不少,却也能看出不少逻辑上的谬误。且只是粗粗地读过,总觉得例如在君主更替等问题上存在有前后的不一致,然后看一下注释。其解释的方法是把一些概念扩展来讲,结果通顺之后是一种孟子的牵强,一种照顾逻辑而轻视了明显的事实。当然其中也有其原因。其中一些行为言谈倒可以接受,他的自信(“自负”)反倒显得可爱。

分类: 读书笔记(200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