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澳洲’

小留学生

2017年3月23日 没有评论

今天去中国超市,旁听到几个妈妈聚在一起对话。

去年七月,澳大利亚开放了小留学生签证(Simplified student visa framework, SSVF),本地媒体上就开始讨论。说来本地读书的小留学生会激增,租房会紧张。但是,个人的感觉是变化不会这么大。但今天遇到的几个妈妈,就是拿着短期签证(三个月临时居住)来陪读的,明显都是小学生家长。一个说到自己呆了几个月,实在想家,想回中国。另外的想长呆,却不可能,只能让小孩寄宿。

中国的教育和环境问题,估计是这些父母所担心的。于是出此一策,夫妻两地,一个在国内打拼赚钱供读书,一个在外陪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没有太多的享受可言。小学生出来留学,是不是太早?另外,澳洲的公立小学和中学,原则上是免费的。但是如果是临时居住的居民,则收费几乎达到私立学校的水平。来读个书,也是压力不小的。

分类: 澳洲生活 标签: ,

今日突发,悉大百年考试树倒塌“内幕”

2016年10月29日 没有评论

今日突发,悉大百年考试树倒塌“内幕”。

附图是昨天我拍到的照片,悉尼大学考试树下,聚集悉大校长(白衣男:Vice Chancellor, Michael Spence),副校长(西装男,DVCR, Duncan Ivison),和校监(条纹衫女,Chancellor,Belinda Hutchinson)。

三位悉大重量级人物在此谈笑风生,造成地面沉降,终于百年老树轰然倒下。

mmexport1477703681366-01

mmexport1477702808143

澳洲的授课型工学硕士和研究型硕士

2016年10月22日 没有评论

最近碰到好几个案例,都是国内工程系本科毕业,到澳洲读硕士研究生。但是来了以后,才发现自己选的学位是授课型硕士(Master by course),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 (Master by research)。

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学位,在澳洲叫 Higer Degree by Research (HDR),授予学位 Master of Philosophy (两年), Doctor of Philosophy(三年半)。申请起来难度相对高,需要先找导师(supervisor),选好课题,然后一般对成绩要求也高。

相比而言,澳洲现在流行的授课型工学硕士学位,一般有两种,各个学校的命名不同。在悉尼大学,一种叫 Master of Engineering (ME,两年左右),还有一种 Master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 (MPE,三年左右)。尤其后者,名称比较好听,毕业后可以申请澳洲工程师协会会员,也有一定的优势,吸引很多海外的学生。

业内人士都是清楚的,研究型硕士的含金量比授课型的高很多。授课型的课程选择不多,部分课程都是和本地的本科生一起上大课,而不是更进阶的内容。很多新生刚到就发现这个特点,着急转程序。可是两者之间没有一个直接的通道,主要是两个程序之间的要求不同。一般要求先退学再申请,然后学生签证类型也有一定差别。

所以来之前,先自己查好资料,勤用Google(哦,好像国内用不了),而不是百度。后者给你的搜索信息都是中介信息。把自己的未来选择交给百度和中介,这个也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吧。

悉尼大学研究型硕士网页:
http://sydney.edu.au/study/find-a-course/postgraduate-research.html
http://sydney.edu.au/research_support/students/index.shtml

青年研究基金

2013年7月2日 没有评论

昨天组里的两个博后提交了澳洲青年研究基金(DECRA)的评审回复(rejoinder)。

在项目书的准备过程,E同志写得中规中矩,我们聊起来说这个项目基本申请属于没有太多创新,“抄冷饭”的类型。D同志写得天马行空,确实是个新课题。结果评审意见也可以看出,对于E同志的支持(因为看得懂),对于D同志的忽略(因为看不懂)。E获得三个评审意见,都是正面为主。D只有两个评审,其中一个非常不负责,评审内容不超过一句话。

这个很可能澳洲研究基金的体系有关。评审人们(包括我自己)一般都是拖拉到最后一天,才看手里的七八份项目书,根本没有时间去细嚼慢咽。所以写项目书的基本要素就是,说自己很“创新”,但是写过程的时候,一定要拉底自己的“水平”。写到让“外行”们都可以读懂,但是“内行”们又挑不出什么错误。

在澳洲科研评审过程中,还有就是明显和普遍的“数数游戏”:多少文章,多少引用,影响因子如何。和国内的评审非常类似。这些数字,在德国人的评审体系里根本看不到,原因可能是,数字可能是个客观的参考,但是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没有必要去提及,而需要直接就事论事。“数数游戏”简单可行,又貌似“客观”,不用太费脑细胞。当然坏处和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注:澳洲青年研究基金(DECRA)资助三年的研究工作,10%左右的成功率。资助包括项目负责人的工资。所谓“青年”,澳洲的定义不是年龄,而是博士毕业五年以内。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澳洲ARC Discovery Project统计数据

2011年11月2日 1 条评论

简单罗列几个来自澳洲科研资助的历史数据。简单结论就是澳洲研发投入的明显下降。但还是为了要面子上好看,做做数字游戏。这个数字游戏就是大概20%项目申请成功率。而实际的资助项目资金总额,已经从去年的3.18亿澳元,下降到今年的2.37亿澳元(-25%的降幅,跟商家打折一样)。

年份 项目申请成功率 实际项目资助比率
2008     21.4%     56.5%
2009     20.4%     54.0%
2010     22.7%     56.3%
2011     22.0%     55.3%
2012 21.95%  50.83%

数据来自ARC网站

对于澳洲来说,卖卖矿产,吃吃老本就够了,搞什么研发。而对于教育系统的大学来说,学生交高昂的学费,老师讲课就完了。大学和超市一样,学生一手付钱,大学一手交货就好了。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