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杂谈’

大学里的文化革命

2008年11月27日 4 条评论

有些震惊地看到下面的故事。

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在Blog里写道:

今天被领导叫去谈话,说有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还谈到"法轮功"、"九评"等内容,上面已立案侦查。真令我啼笑皆非:政法大学的学生居然还和文化大革命时的思路一样,为了告发老师为反革命,可以不择手段。可悲啊!这几个中国的大学生。

记得在上《古代汉语》课时,我当然会批判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传统文化问题上如果与当今有一些关系的话,我也会联系当今和批评政府。但说我谈论"法轮功"、"九评"是不是太离谱了,这有必要吗?何况本人并不懂"法轮功",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法轮功",一句话我还不具备谈论"法轮功"的资格。

记得下课时有二位女同学找我,愤慨地指责我怎么能批评中国文化!批评政府!甚至眼睛里已经含有泪水。这样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政府的同学,我很敬佩,你们有这样的权利!但为什么我就没有批评中国文化和政府的权利呢?所以我告诉她们:我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如果你们不愿意听我的课,以后不要选我的课就是了。不料,她们居然到上面去告我,甚至还添油加醋地给加我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真让我大跌眼镜。

要知道,这种事情如果说它发生在清朝末年,可能还会有人相信;而要说它发生在民国初年的"五·四"时期,就不会有人相信了。你们知道那时候的青年,已经基本接受了"民主"、"自由"、"人权"的理念,所以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怪事了。而如今,却依然还会时常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并且就发生在中国的大学里,这就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想到最近中国的学校中发生的一系列怪事,我只有默默地为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祈祷:什么时候中国社会才能走出愚昧?中国教育才能走上正轨?中国的学生才能比较正常的思维?

文章已经被删除。SOHU的博客,我已经不敢冒了。我更相信,这个删除是所谓SOHU博客管理员的行为,因为以前有这样的例子

上面的事情,难以想象的主要是发生的地点,中国的大学。这些"告密"的大学生们,竟然还是政法大学里的。没有据理力争,阐述观点和辩论,而采取"下三滥"的文革手法。竟然还能"立案侦查"。错误的言论,完全可以通过辩论和驳斥来推翻,而不是借助外界的势力来压制。当然,老师们在讲堂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毕竟属于言论的领域,而不至于需要"立案侦查"。知识分子的基本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批判现实,而现在竟然没有认同,竟然还可以剥夺批判的权利。参与剥夺行为的人,竟然还有那些政法大学的大学生。

上世纪60年代的那次革命,很难完全归结到几个领导人的昏庸,而更像是人性中恶的一面的积累和爆发。难怪4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这样的行为存在,而且存在于一些所谓"精英"们的头脑里。伏尔泰300年前的话语,"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经常,我们选择性地失明、选择性地失聪、选择性的失忆......

昨天上午,一个罪有应得的北京青年和中国的法治一起死亡了。知道的时候,绝对不是惋惜前者,但如此迅速的判决和死刑,想来少不了来自某些人的影响。而更进一步,这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后这些从政法大学出来的学生,将怎样决定中国法治的未来。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

夜读《史记》(2)

2008年11月12日 没有评论

这个题目的前面一篇,竟然是2年多前写的。

《史记》读得断断续续,终于算是到了商务版10卷本的第5卷世家一。不过倒经常半夜读到精彩的段落。靠着枕头,拍大腿向太史公致敬。

读到《晋世家》。很多篇幅描写了公子重耳,他62岁才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晋国。终于成就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写了很多的细节,似乎不是历史书,而是小说。或者说,拿着这么多情节,拍个电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重耳养士,在于精。17岁开始带的五个士,在他一生中的关键时刻,起了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倒是重耳自己有些不思进取,例如,在齐国娶妻之后不思归国,被手下灌醉带离齐国。反过来看,这几个手下(士),倒是不离不弃。在逆境中依然支持,经常以死相鉴。

想说两件事情。

(一)

重耳62岁回晋国,虽九年以后去世,依然可以成就霸业。和前面的吃苦耐劳有关,不过看来年龄真的不是太大的问题。不知道最近增加退休年龄到65岁,是不是都想大家学晋文公啊。

(二)

最近,看了吴宇森的《赤壁》,实在心里难受,拿出家里《三国志·蜀书》来读。张飞长坂坡那声吼,活活被吴导演改编成单排步兵冲锋送死的镜头。小时候听故事,一直幻想那个场景。张益德同学带着二十骑兵断后。《三国志》里这样写:"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多么威武的一个场景......吴宇森的《赤壁》那声吼没有出来,憋得我五脏难受,唉。好莱坞呆久了,更喜欢血腥的场面。

这个第二点,就是关于是否尊重史实的问题。电视剧电影的改编,一点问题没有。只不过如果有这个改编的机会,往好里改总是原则。如果不是,很多时候,直接拿史实,反倒更有戏剧性。

相关文章:
夜读史记(1)

关于《歌唱祖国》

2008年8月12日 2 条评论

张导演拍了一辈子电影,可能已经混淆了表演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如果仅仅从做秀角度来看,似乎说得过去。但是,有三个问题

一)在"真"与"美"之间,选择什么?什么是第一位的?
二)除开场面上的话语,林、杨两位小朋友心里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三)新闻里还提到,最后选择是考虑到中国的国家利益。这反映了中国现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现在,对西方关于中国的评论比较敏感,但很多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关于SOHU上被屏蔽的Blog文章

2008年4月29日 6 条评论

我习惯性地将MSN上的文字在SOHU的Blog上备份。结果刚才发现,这篇关于法国货的文章被sohu屏蔽掉了。我怎么也找不到任何被屏蔽的理由。文字里面根本就没有煽动、破坏国家统一、造谣的东西。SOHU的博客还有管理员,管理员可以不给出任何理由,随意屏蔽你的文章。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这给我的印象是,所有在SOHU写博客的人们,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幼儿园阿姨说,小朋友,你不能干这个、不能搞那个,要听话。

以前在SOHU科普论坛上,发了一篇文字。结果也立马被版主删除了,我进一步询问原因的时候,版主很不耐烦地回答说,"这个以前说过了。"这样的回答,如果算是解释的话,我只能不对这个论坛报有任何希望了。没有想到的是,连个博客都可以搞成这样。MSN也不是没有什么坏的经验,以前在国内发读书笔记,一篇涉及人道主义的文字,就数次提示有"敏感词汇"。把所有的"主义"改成"主-义"以后才通过审查。

我不由地想到,所谓的言论自由,其实是民主制度的根本。在中国却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东西。民主制度的表象是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却不是制度的本质。只有每一个观点得到充分的阐述,参加民主的人们才能够进行他们的选择;而不是屏蔽所有不同的观点,然后搞所谓"民主选举"。我们满嘴"言论自由"、"民主",实际上那个 Big Brother 一直在看你,还可以时不时屏蔽一下子。被"民主"了,被"和谐"了。

在海外,我们以人数优势压倒"藏独",以为就"民主"了?反倒对于西方媒体重视这少数的声音,忿忿不平。我在这里不想讨论这个声音正义与否。就像伏尔泰说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自由平等"的海外,我们依然不给不同意见那么一点机会;在西藏,藏人们又是什么样的生存状况?

关于现在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和政策,我感觉一定要分清主权和人权的区别。我非常赞同他们提到后者,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提。可能很多人现在不关心,但不能忽略存在的问题。如果连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力都没有了,那么以后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没有别人可以为你说话了。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

我抵制“抵制法国货和家乐福”,但我支持“Made in China”

2008年4月16日 4 条评论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呼吁抵制法国货的声音,一些人也开始了个人的抵制"法国货"的行为。很多人计划5月份开始不去家乐福购物。不管最后这个行动能否成功,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有限的。也许我们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但真正能够听到的西方政府、受影响的法国公司会有多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首先,想想我们抵制日货,都快10年了,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吗?我的第一个数码相机,就是避免买日货,而买的柯达。买回来一看背面,"日本设计" (Designed in Japan)。第二台买单反相机,实际上除了日货以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其次,现在的国际化,已经没有什么办法真正区分产品的"国籍"。假如,我们真能够完全抵制松下的产品,那最后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松下公司,而更多的是在国内产生很多相关的失业人口;假如,我们真能够抵制家乐福,最后里面再就业成功的下岗职工们,又由谁来负责?

一些比较理智的人开始说"我不抵制日货,不抵制法国货,我抵制蠢货。"这个,我没有他们理智,可能我也是他们说的"蠢货"之一。但我总觉得,行动总比远远观望、只说说评论的好。

既然现在逐渐可以看到一些"民族主义"的影子,其实对于中国,更确切的是"国家主义"。抵制来、抵制去,可能效果不佳,甚至有很多的副作用。个人认为,这个"抵制"的口号,实际上应该改为"支持国货"。当然这里的"国货"是广义的,例如,我们去买数码相机,基本没有什么非日货的选择。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选择"Made in China"的产品。到商店里,买日本电器、德国车、法国奢侈品,询问导购员以后,加一句,是"Made in China"不?如果不是,请帮我找个同类的"Made in China"的;如果没有,那么麻烦下次一定要进一点"Made in China"的货。中国现在没有太多的国际品牌,但好坏是"世界工厂"。其实,这么做是非常容易的,到欧洲的商店,看同类产品中价格最低的那个,一般都是"Made in China"。这样实行起来简单又经济。

有些人说,日本产、法国产的商品,虽然"Made in China",大部分的利润是被日本人、法国人赚走了。但既然是"Made in China",中国总能够最后得到一点吧,哪怕 0.1%。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例如,到中国的家乐福买东西,总有那么一点钱,付给了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吧。

这样想法的根源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一些西方国家常用的处理方式,所谓"对着干",这样是处理不好任何关系的。例如,巴黎火炬事件以后,法国媒体叫嚣抵制"中国货",我们相应的对策难道仅仅是抵制"法国货"吗?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排除任何一个抵制奥运的国家参加奥运的机会,这样奥运还可以办吗?其实相对来说,支持"中国货"倒是一个更为直接的方式。否则我们抵制了"法国货",就会转向"日本货"、"美国货"、"德国货"。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不买法国的AREVA核电站,我们只能找美国的Westinghouse。倘使我们像韩国人一样以开韩国车为荣,那么我们的汽车工业不强大是不可能的。很多事情,可以依此类推......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