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科学’

改论文投论文

2019年12月12日 没有评论

又到了年底,学期结束,教学任务完成。于是有时间一篇一篇改学生们的论文。这一周只经过一半,但已经修改完四篇文稿,投出去两篇,收到另外两篇论文的修改意见。

推特上有人说,由于接近圣诞假期,最近找审稿人都不容易,呼吁大家不要在节前投稿,到明年一月再说吧。这样更容易得到相对合理和公正的评审意见。

另外,手里有两篇难产的论文,都是在一个审稿人的不断坚持下修改了三轮,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不过回来想想,写这两篇论文的博士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固执。都是态度原因,让大改动,都是找理由变成小改;其它的内容能不动就不动。碰到一个同样“固执”和坚持意见的审稿人,不就死杠上了。博士生们个性不一,能力和情商的均衡发展真的很难找到。

2019年快结束了,从改论文投论文开始,到改论文投论文结束。科研应该还有些别的更有趣的内容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关于评审人制度

2011年10月19日 没有评论

昨天午饭讨论的话题是评审人制度,包括论文投递和科研基金申请中的评审过程。评审人制度(peer review)是一个经常为人诟病的体系,但是鉴于没有什么更好的替代,只能找这样一个不算是最差的方式。评审人制度有不少问题,例如经常有些意见完全相背的评审意见,例如拖拉的评审过程,例如最后只有三行的Review Report。同事Rachel的一个经验是,经过六个月的等待期,得到的两个评审意见,每个三四行。难道真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写如此长度的报告?相比而言,我上次的一篇论文,长度只有四页,结果得到的评审意见竟然有八页,而且只花了两周时间。虽然最后是拒稿,但不得不赞叹那两个评审人的专业精神。

很多时候,编辑邀请评审人(Reviewer)看文稿的时候,评审人大都处于礼节而接受,将截止日期放到日程上,就此了结。直到截止日期,期刊发出提醒(Reminder),评审人才草草了事。我觉得现在既然都是电子投递,一些大的出版社其实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电子系统。在截止日期以外,借鉴一些Social Network方面的东西。一个类似“通缉令”的形式,还是不错的。例如,将需要评审的论文放到网络系统里,给相关的评审人发出邀请,先来先得,满足一定数量的评审报告,就“结案”。这样也给评审人提供一定的竞争机制。而作者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逐个回复评审人意见,而不必等待半年的时间。

午饭讨论以后,一个同事就寄过来几个链接,是几个成名科学家总结自己的经历。有些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1)评审过程
http://www.uky.edu/~cfox/PeerReview/Index.htm
http://faculty.virginia.edu/brodie/ghosts.html

2)一些科学论文用语的实际含意
http://www.devpsy.org/humor/academic_phrases.html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 ,

做了一个 Survey

2011年9月16日 没有评论

上午到办公室,就看见 @xiaoweih 发的一个链接,关于澳洲政府寻求研究人员反馈的新闻()。

这个主题正是我们几个一起吃午饭的博后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其他的话题包括,带孩子,民主,和美食等等)。澳洲由于工业界相对薄弱(相对欧美),科研管理机构经费相对贫乏(相对中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学费高昂,搞得大学很大部分的经费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于是这个大学体系都是有明显偏向于教学,而逐渐忽略研究的比重。在管理层面上,则体现在对于研究支持的不足。而相比较,研究经费的申请,则过度偏向track record,或者说论文数量。后者的原因,主要在于经费总额低(政府没钱),来自工业界的关注少(工业薄弱)。

这些都是对于年轻科研人员(early career researcher)的挑战。对于这个人群,大致有两个选择。

一)如果需要职业的稳定性,最好就直接在大学谋求一个教职(Lecture)。那么繁重的教学任务,就使得分配在科研上的时间骤减。另外,一个好的研究者,可能不一定是一个天生的好老师。这样的讲师职位,往往并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我见到不少天生的教师,也有不少优秀的研究人员,但同事做好两者,似乎有些困难。

二)第二条道路,就是博士毕业以后做博后,或者拿各种fellowship(例如澳洲之前的APD和现在的DECRA)。这样可以有一个相对长期和稳定的研究阶段(三年到五年),来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也可以适时地建立研究关系网。但是由于这个阶段里,很多人都专注于研究,而没有教学,到最后就又面临来自教学的压力。我们组里有个牛津毕业的博士,三年拿了总额一百万澳元的科研项目,但最后去申请一个讲师职位的时候,被婉拒。这个就是澳洲的现状。

从这个Survey里,也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已经被认识到,例如选项里提到多次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我写了几个意见,就是对于年轻研究人员,应该提供更多资助的机会,不仅仅是来自政府机构(例如ARC),经费还应该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对于讲师职位,应该逐步增加教学负担(例如在五年的时间段里,逐步增加)。

不过澳洲对于研究人员,也是有不少相对的优势。例如相对高的博后工资,与欧洲类似,但远好于美国;例如有相对稳定的职位,有两年三年的博后位置,而不像美国往往只有一年时间。另外,相对欧洲,博后完成以后,换成教职的可能性比较高。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

两种科研模式

2011年5月4日 1 条评论

所谓科研模式,大致有两种。

模式一,扎实做学问型:
1. 系统性调研;
2. new idea?有则继续,无则回到步骤1;
3. 初步验证,如果可行继续,如果不行回到步骤1;
4. 发表结果,回到步骤1。

模式二,灵光乍现型:
1. new idea;
2. 初步验证,如果可行继续,如果不行回到步骤1;
3. 系统性调研,如果别人已经有相关研究,回到步骤1,否则继续;
4. 发表结果,回到步骤1。

四个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次序不一。第一种研究者,经常把这样的研究模式作为一种成规,有可能最后丧失了做研究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循环的开始都是看文献做调研,看的都是别人的现成工作,不时会感叹领域里的新东西都被别人做完了。而第二种研究者,可能比较享受第一步(寻找新想法)的快乐。但是可能在经历太多原地转圈以后,怀疑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混合两种模式是最好的情况,可以保证有一定的科研产出(模式一),又可以不时有新的发现(模式二)。

大部分时候,做研究都在原地转圈。

PS,曾经听说,做科研凡是你发现新的东西,绝大部分时候属于两种情况,一个是你错了,另外一个是别人已经做过了,你没有发现。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从会议说开去

2010年7月23日 4 条评论

这周参加了一个在悉尼开的国际会议。知道消息有点晚了,结果文章都没有投,直接交了注册费去当听众了。举办地在市中心的Darling harbour(达令港、情人港)。

各地来的同行不少,于是期间一起吃饭喝咖啡的机会就多了。关于国际会议,大部分与会者都会出于礼节地说信息量大,主办得好。不过几杯啤酒下去就开始有人说有意见了。例如,这次的会议就收费过高,但又没有太多的社会活动,题目范围过广,除了分会以外,就不再有太多的关联性。交完注册费,唯一从会议组织方得到的就是一个双肩包,绿色的,背着很像一只只乌龟。网站上的会议日程,让人摸不着头脑,寻找一个相关的报告不容易。一个来自CalTech的教授就明说,他飞这么老远来不是来听会议报告的,而是和同行在喝咖啡的时候讨论科学,哪怕只有间或那么几分钟的讨论,就足够了。这回倒是有了一次类似的经历,和一个来自希腊的博士后,在喝咖啡的时候,边讨论边写公式,整整四页纸。明确了各自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具体怎么合作了。

会议期间,出去吃饭聊天的时候,和组里的几个博士生闲聊。上次说过组里有个职业游泳运动员出生,最后决定开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这次又有两个博士生,曾经或者正在做些“出格”的事情。

来自以色列的O同学在服完义务兵役以后,觉得人生特别无聊,于是在海滩上自己搭了一个帐篷,一住就是三个月。直到有一天警察从海滩上把他赶走,于是他就搬到悉尼,寻了一个博士位置开始做研究。不到四年时间,已经发表了3篇顶级期刊论文,包括一篇PRL。现在虽然还没有写完博士论文,但已经拿到了澳洲的最佳博士论文奖。据说有教授来邀请他去作博士后,他回答说打算拿到学位以后放自己半年假,继续在海滩上生活。那天看到他开的是一辆面包车,车后面改装成房车,原来人家就住在里面,整天背着房子家具跑。

另外一个博士生,B同学最近刚从银行贷款30年买了一艘30英尺的帆船,开始用自己的博士生奖学金还贷款。还要每年支付数目不菲的停船费、维修费。他现在每个周末都特别关心天气风向和风速,以计划周末的航行。从大学毕业到博士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有了一个稳定但不高的收入,于是B就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就是买一艘自己的帆船......

从国内看到的30年贷款,绝大部分应该都是买房,然后用几十年的拼命工作来还贷款。这样的“理想主义”不是没有,而是过于凤毛麟角,属于异类。可能还要经受来自家人朋友们的压力和规劝。在崇尚“个人主义”的地方,没有个性反倒成了问题。很多事情,人年轻的时候不去做,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国人常说的就是适应社会,消磨个性,比较好的方式最多是内方外圆,处世圆滑没有棱角。而另外一个更合理的说法就是,这个世界是靠有棱有角的年轻人推动的。其实两者都是对进化论“适者生存”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喜欢以成败论英雄,见到太多有棱有角的人失败了,觉得变得平庸才是唯一的选择,于是一代又一代地平庸下去。眼前只有“生存”,忘却了“生活”.......

离题千里,就此打住。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