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笔记(2003) > 《巴黎烧了吗?》《中国抗日时期的战争》《中国知青梦终结》

《巴黎烧了吗?》《中国抗日时期的战争》《中国知青梦终结》

2006年2月21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 《巴黎烧了吗?》
  [美]科林斯,[法]拉皮埃尔
  董乐山 译                         译林出版社

  Larry Collins and Dominique Lapierre (1965) Is Paris Buring?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I565.4 344)
  
  《中国抗日时期的战争》蔡仁照 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1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K265/21)
  
  《中国知青梦终结》 邓贤 著
  刊载《当代》2003
  
  2003年10月读毕。
  以上的三本书,如果分类,应该属于“报告文学”;此外它们之间还有不少的共同点,例如主题都是在写战争, 《巴黎烧了吗?》是在写二战时期解放巴黎的战斗;第二本则是在写中国战场上的几个重要的战役;邓贤在先前也写过不少关于中国知青在异国闹革命的史实。但这三本书读来却有那么多的差异,由我现在的想法,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以下的几个方面:作者对作品的期望,在他(他们)的创作观中,作品写出来是什么样的;由前一点而对材料进行的选取;然后就是具体素材的安排和写法了。
  科林斯和拉皮埃尔的身份是记者(分别是《新闻周刊》和《巴黎竞赛》的记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搜寻各种资料,为读者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他们很注意在宏观叙述同时的细节性描写,编织出的是战争中的多个方面,战争在不同人物眼中的体现,从国家元首到历史中的“小人物们”,甚至体现了历史人物本身的多面性。书中的历史人物是从记载下来的文献和采访中走出来的,却如此的鲜活;书中也展现了巴黎的毁灭与保存、戴高乐与法国共产党之间的矛盾的产生、发展与高潮,辅之以精彩的细节描写,感觉是在读一本小说。这样的文字在阅读中也是赏心悦目的,也许这也正是记者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营造现场的感觉。尽管中文版的序言中强调本书文字的历史真实性,但我想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此,应该在于如何写的生动,而不是漫卷的历史教科书的气味。
  比较而言, 《中国抗日时期的战争》一书使用了另一种视角,历史的宏观叙述,作者蔡仁照的身份不是很清楚,但应该是一名军人,在前言中作者也提到军人脑海中留存几场经典战役的必要性。由此,作者更关注的是陈述历史事件本身,使用的材料也是些“官方”的材料,本书的细节描写没有太大的说服力。由我阅读的感受来说,平铺直叙比较难以让人在阅读中集中精力,因此读这本书的时候也采用了略读和跳读的方法。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以前普遍忽略的国民党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作为,历史不仅仅是遗忘。
  《中国知青梦终结》中所写的那段历史是鲜为人知的,参加异国战斗的知青们到现在仍然找不到他们在历史上存在的足迹。作者邓贤就是在力图强调这种存在,也许是时代的、政治的因素的影响,这样的强调有些类似于得不到回应的呼号。作者使用了太多的情绪化的文字,当然这种情绪体现在书中人物的回忆中,而不是直接体现在作者的称述中,但也不难看出作者的取舍。对于阅读的过程来说,文字和事件都是吸引人的,作者利用小说的手法在文中设立悬念,增加了更多的可读性。但读完这样的文字,却感觉到那段历史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其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对假想读者群体的理解,以及对素材的处理。作者是在尽力对我们说:“你们要记住这样的历史!”但更多的感觉是作者的无奈,也是历史本身的无奈。
  三本书的阅读都不是十分仔细,也不是特意要去读这样的几本类似的书,而是闲读以后的巧合。“报告文学”的定义比较模糊,界于历史性和文学性之间,同时也给这样领域中的作者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有时也并非如此)。从上面的三本不经意组合的书籍来看,就已经可以见到各自之间的巨大差别。记得几年以前,曾经很喜欢看《当代》上的第一篇文字,也就是“报告文学”(这本杂志竟然坚持了这么多年一贯的选题),但现在也记不起来是什么使我“瞬间”转变了自己的看法,以至当中有将近十年没有去碰类似的文字。由现在的猜测应该是那种偶然在某些作品中出现的飘忽在两者之间的“暧昧”,这种暧昧可以理解为自由,但同时也是束缚。

分类: 读书笔记(2003)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