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那么一个阶段
总是有那么一个阶段,工作要么没有效率,要么就不知所措。不过之后,往往有那么另一段时间,有非常多的想法,实现都来不及。如果不能清楚地分辨这样的差异,人就会无比郁闷,似乎在这个阶段什么都在与自己过不去。而之后的回首,却又显出另外的景象。
其实现在想想,还是更适合德国(欧洲)的研究环境,有一定宽松的体制保障,有时间去思考、寻找和实现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体制的另一方面,就是一定要有很好的自我激励,否则确实容易懒惰。办公室德国同事们“漫长”的咖啡和聊天时间就可见一斑,在这样的环境真能够出一流的研究,也是难以想象的。
倘使当初去了美国,压力之下并不一定有很好的创造力。像我就完全不可能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的,也许可以有更好的论文数,和学术经历,不过丧失的可能是生活本身的动力。
就像Forest的一首关于树林的诗,分开的小路,每次只能选择一次,而且没有回头再寻的可能,因为前面还有更多的选择。就看一个人怎么看待面前的风景了,如果一直想到另一条小路,而不是去欣赏现在眼前的景物,那么错过的不仅是失去的那一个选择。
powered by performancing firefox
(没有名字) wrote: Said,
21 9 月, 2006 @ 22:53
Chen ZHOU Said,
23 9 月, 2006 @ 22:53
aloe Said,
23 9 月, 2006 @ 22:53
aloe Said,
23 9 月, 2006 @ 22:53
Yang Yu Said,
23 9 月, 2006 @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