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处
昨天去悉尼中国大使馆教育处,门口有30人不到的队伍,排队将近两个小时,进去办事5分钟解决,有两个办事人员。门口过往的路人都很好奇,估计是以为有新年打折的。
其实是帮别人来取份《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则上,这个表上的信息都是办理者提供的,很多地方(至少我知道在德国和美国)都是可以在网上输入信息,然后电邮扫描的文档,最后教育处寄回这个《证明》。悉尼则不是,只有局域网,需要到教育处里的四台计算机上输入信息。难怪有这么长的队伍。
再说说这个悉尼中国大使馆教育处。位于一个丁字路口,四层楼房,门口三个监控,进门上楼,竟然有个面对路口的圆形照妖镜。难道风水先生看过的?所谓人到照人(监控),妖来照妖。
门口有个小年轻把门,进门有个大妈,脚蹬人字拖,到处找说话的人,然后说:“不要说话,这个是办公区。要说门外去。”还提到里面的办事人员,说他们两个办了一个下午了,头都痛了。其实这个教育处,每周只开两天,每次只开2点到5点。
里面的办事人员倒还不错,其实就是话少些。看来在中国还是一个规律,话少的人有可靠的感觉,可以坐坐办公室之类。而话多的大妈,就只能蹬着人字拖,到处让其他人不说话。
站我前面有对03年移民过来的夫妇,帮别人办事。说这是自到澳洲以后,排的最久的一次队。其实现在国内的机构都没有这么没有效率的。
不过后来想,这也是对于“留学回国人员”的基本适应过程。别以为回国以后,都是照章办事。有时候这个“章”都是含混不清的。反正要回国的人,提前先适应吧。
最后拿到的就一张薄薄的纸,上面的信息少得可怜。怎么感觉整个过程,比我办个工作签证还麻烦呢?
PS,以上是twitter上写的一段一段,现在排列组合拼在一起而已。
孙尉翔 Said,
1 2 月, 2011 @ 02:42
请问你是哪位?看blog名字好熟但好像从来没来过。是被其他人share得多导致眼熟的吗?你还有我博客的老链接。现在链接换成http://www.andrewsun.net/panta_rhei,你要是care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