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上的胡言乱语(七)

胡言乱语摘录(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
2011.03

  • 一直在做具体的技术问题,现在需要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找应用,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应用不仅仅是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尤其在澳洲这样的国家。反过来看这几天,往复修改项目申请的第一页,也是很有帮助的。1 Mar
  • 跟着Ubuntu的版本升级,可以认识不少动物的英文名,还有相应的形容词。8 Mar
  • 认识到什么是忙忙碌碌,但没有产出的状态。对于这个状态比较好的形容词是,疲于奔命。8 Mar
  • 还有一周项目申请就要截稿,今天才开始在ARC的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里登记信息。所谓临阵磨枪,也不过如此。11 Mar
  • 两个老板,截然相反的管理方式。以前的那个hands
    off,我自己做得差不多了,感觉技术方面没有太多支持。换到另外一个,完全hands on,发现几乎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结果就是,和hands
    off的那个,一年三篇文章是没有问题的,现在hands on的,一年都没有产出。11 Mar
  • 今天写项目申请的时候,写到项目的两个应用,一个是地震,一个是海啸。刚才一看Twitter,竟然满屏都是日本地震,和之后引发的海啸。11 Mar
  • 忘了说了,项目申请里面提到地震海啸以外第三个应用是,水坝。11 Mar
  • 听说日本可以在30秒左右前发出地震警报。其实是观测站测到传播速度比较快的压力波,然后发出警报,而之后到达的剪切波则是对于建筑物破坏力最大的。12 Mar
  • 这两个波的差别在于,压力波过来把建筑物先上下晃动,建筑物不倒塌,但结构已经破坏;而剪切波到了以后,左右晃,建筑物就承受不住了。类似于两个人打架,一个人站稳马步,对手过来从下而上当档一脚(压力波),然后一个扫堂腿(剪切波)。除非练了少林铁蛋功,谁都站不住了。12 Mar
  • 福岛电站不知道是几代核电站的设计,如果是三代的话,问题不是太大。就怕还是一个老电站。12 Mar
  • 三代和二代核电站的区别之一,是引入不少被动安全(passive safety)的设计理念。就是说,就算反应堆里没有电力支持,发生融堆等,安全关闭系统依然可以实现,例如借用重力等。而不是之前的主动安全,需要一定条件来支持。12 Mar
  • 我在想,关于被动安全,三代反应堆设计的概念,难道是道家老子的?12 Mar
  •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放射性核废料的问题。据说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但是不是很清楚具体的方案。RT 所以不必以不安全为由拒斥核电。RT 12 Mar
  • 今天把尚未完成的项目申请给一个科研管理机构看,帮看的人叫安德鲁,据传说是哈佛毕业,本科的时候就写过两篇Nature。本科毕业以后,他觉得自己不适合搞科学研究,所以改行做科研管理了。按照他的适合做科研的标准,估计满足的人不多了。15 Mar
  • just submited the proposal, and feel relieved. 18 Mar
  • 有时候,仅仅从统计数字上来看研究人员的贡献,也不一定是坏的。例如文章数量,h因子等等,虽然很片面,而且对于年轻研究人员不利。现在感觉有个类似的数字,还是很重要的,就是合作者的数量。想要提高这个数字,就只有走出自己的研究室,和别人合作讨论,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21 Mar
  • 经历了一次从头到尾写项目申请的过程,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花点时间写,免得下次写的时候就忘记了。21 Mar
  • 准备申请一个专利,关于算法的。某种程度上,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是矛盾的。22 Mar
  • 昨天从美国订购的汽车部件到了,今天早晨准备自己动手修车,发现工具少了一件。做个机械师,工具是少不了的。23 Mar
  • 最近给国内打Skype老断,断掉以后国内方会立刻接到一个电信局的电话,提醒不要受骗之类。难道是这个原因? 23 Mar
  • 在Linux下用QtiPlot,几乎满足所有的数据处理要求。今天同事问Excel的问题,推荐给她这个QtiPlot,去网站一看,Windows和Mac版本的竟然不是免费的。看来和这两个系统沾边的东西,都是需要花钱去解决的。24 Mar
  • 昨天改一个程序到很晚,就是没有满意的结果。今天上午一来,半个小时搞定。“执着”不一定是好的,有时候反而很没有效率。解决问题,需要退一步,然后考虑采用的方法。24 Mar
  • 关于核电的安全性,还是看看这篇文章的数字比较。 煤电死亡人数多了去了,没有人报道,煤电的空气污染导致健康问题,没有人关心。到了核电,只要谁弄伤手指了,媒体政客就拼命指责。24 Mar
  • 接着上面一条。由于核电事故,东京自来水超出婴儿标准,婴儿尚可以喝瓶装水,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后果。相比较而言,由于各种因素,北京的空气粉尘指标早已经超标,难道给婴儿带氧气罩不成?24 Mar
  • 原先拿着一个想法,是想去找工业界搞横向课题的。结果今天得知结果是,开始专利申请。问题来了,最近计划的论文,Seminar等都只能推迟。否则属于违法专利申请的前提了。Patent和Publication,看来是两极。25 Mar
  • 周末自己动手换掉机油冷却器(oil cooler),现在观察中,但愿可以解决问题。否则就是非常头痛的事情了。 29 Mar
  • 秘书竟然忘记了试用期结束的事情,就这样过了3个月以后,填了一张表格。29 Mar
  • 今年的布克奖,在悉尼大学颁奖。王安忆、苏童在13人名单里。作品需要英译,中文作家没有任何优势。 31 Mar
  • 从这个布克奖,看见原新州女州长Kristina Keneally的叔叔Thomas Keneally,是1982年的该奖获奖者,这部作品后来被改编成《辛德勒的名单》。31 Mar
  • 一篇文章,拖拉着一直不动手,以为难度太大。今天动手写写,其实也可以乐在其中的。31 Mar

2011.04

  • 四季颠倒,悉尼属于是四月桂花香。1 Apr
  • 短文比长文难写,断断续续写的过程中,不断梳理之前的想法。把想法写下来不难,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取舍和安排。1 Apr
  • 愚人节,汽车发动不了了。据说是车子不认识钥匙的问题,解决起来还非常麻烦。3 Apr
  • NRMA来了三波,终于把车子拖到大门口,距离20米。等待下面一辆大车,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4 Apr
  • 抓人抓个害怕被抓的还有用,抓个不怕的就有反作用了。看看国民党当时也只不过犯了这样的错误,被赶到台湾。到台湾以后还犯,现在认识到了不再如此错误了,反倒好起来了。5 Apr
  • 贱卖了旧车,看新车过程中。犹豫不绝得考虑是大车还是小车,原则上还是喜欢欧洲车,可惜在澳洲的维修保养费用太高太高。6 Apr
  • 澳洲的ebay上骗子真多,难怪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最近连续两次遇到骗子,一买一卖。卖家收到钱后不发货,买家拍下以后不付钱。唉~想想在德国时候的便利啊。6 Apr
  • 艾未未进了渣滓洞,虽然不爱艾未未,但是痛恨渣滓洞。 8 Apr
  • 帮着开拖车的司机,原来已经七十岁了,出生在德国,四十几年前到了澳洲,再也没有回去。据他说,退休前是生意人,开拖车只是为了使自己的大脑活跃。家里两辆车,都是BMW,一辆X3,一辆X5... 8 Apr
  • 如果不是老艾被抓,还不会一集一集在Youtube上看他们做的纪录片,昨天看关于杨佳的《一个孤僻的人》。中国的法制民主,让百姓安居乐业,看来都是口号而已,叫得越多实际上就越缺失。12 Apr
  • 杨佳的两个上海律师,实在是中国法制的精髓,应该让他们去政法大学当特聘教授,教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法制的螺丝钉。12 Apr
  • 在想若干年以后的清算,中国人是否可以有德国人二战以后那样的认真?全球讨伐有罪的官员,还是得过且过,拿出所谓宽容那套。估计最多的还是这样饶恕的态度,也是现在的官员们有恃无恐的依据,大不了移民嘛。12 Apr
  • 试用了一下CUDA,GPU计算。程序不是那么难写,优化起来就费时间了。12 Apr
  • 发现 Mathematica 8里面已经整合了CUDA。版本8里面的改进还是很多的,例如用模糊语言进行计算,Wolfram Alpha里面的东西。 12 Apr
  • 四页的短文(letter),写了半年还没有写完。今天强迫自己写完,至少在篇幅上完成了,质量上估计尚需努力。14 Apr

  • 欧冠都快结束了,竟然一场都没有看。还自称球迷呢。14 Apr
  • 小看澳洲的IT了,有一个自己开发的基于Ubuntu的笔记本, 14 Apr
  • 连续几周了,工作日天天晴天,一到周末就开始下雨。15 Apr

  • amazon Kindle 今天打折,DX便宜了80刀(299刀),Kindle3 WIFi版本 114刀。很诱人的价格,难道Amazon准备出四代了? 15 Apr
  • 看见澳洲本土的价格,Kindle3 WiFi,245澳元。怎么算汇率都算不到两倍多的价格啊。 15 Apr
  • 刚帮邻居打了一个急救电话,报上手机号以后,竟然已经有地址显示在他们的系统里了。只是改了Unit号码,就可以了。问了很多问题,例如症状和表现,还有建议里一些相应的处理方法。救护车十分钟到。17 Apr
  • 遇到几次类似情况了,在澳洲叫人办点事情,承诺的截止日期,一般到时候去问都是做不完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停打电话去询问,才能有所进展。难道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懒散以外,还有就是没有诚信。 18 Apr

  • 悉尼早报,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Will Hutton警告,中国必乱,只是时间问题。 19 Apr
  • 对比阅读《中国现代小说史》耶鲁英文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版,和大陆复旦大学阉割版。最后一个非常敏感,凡是提到“反共”,都做文字上的替换;凡是提到“八九年”,都用“九十年代”替换。19 Apr
  • 研究生阶段有个同学叫范建,点名的时候很多人都忍着不笑,知道第一次见面这样很不礼貌。今天看见一篇英文文献,作者是Jianren Fan,让我想起那个同学了。后来想到出国以后,其实这个作者更郁闷,老外叫起小名来,直接就是Jianren。 19 Apr
  • 在车行等提车 20 Apr
  • 什么人民币升值都是糊弄人的说法,其实就是人民币贬值,只不过没有美元贬值快而已。21 Apr
  • 这个才叫会用 Photoshop,这个才叫为人民服务。 21 Apr
  • 看到最近强劲的澳元,想到国内实际状况不佳。国内制造业,用澳元购入资源,进行生产然后出口换取美元。如此的美元贬值,澳元升值,搞得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卖价下降,哪里还有利润?克扣工人工资?29 Apr
  • 林昭的祭日,在wiki上看她的生平。如果这样的人生,在美国一定可以拍成一部很好的电影。29 Apr
  • 想到几天前去悉尼Royal Eastor Show时,去看羊驼馆,发现给羊驼拍照的华人游客真的很多。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自拍”?29 Apr
  • 这次王子结婚,最好马上生个儿子。如此一家三代都是王子,也是一绝啊。29 Apr

2011.05

  • dell的机器内存出问题,进入dell的在线技术支持,半个小时,还在验证机器的信息。难道所谓的技术支持,都只是教教用户如何打开关闭电脑?问题是我已经找到问题了,只需要有人来换两条内存就好。2 May
  • Obama 和 Osama 之间的区别就是 SB 写法的不同。2 May
  • 昨天联系dell的技术支持,发现机器已经出了硬件质保期,其实恰好一年刚过。于是上午自己动手测试硬件,排除了一条有问题的内存,费时三十分钟,内存从6G降到4G。比等dell技术支持的回复时间还短。这样的客服,以后买电脑还不如自己组装。3 May
  • 我一个同事买了Dell商务笔记本,半年内已经换了两次主板,两次CPU,一次硬盘。就是没有给他之间换台机器。3 May
  • 巧了,我们属于异床同梦。3 May
  • 今天在办公室折腾硬件的时候,看得旁边的加拿大同事直眼了,说她自己不能做这样的工作。我说,当年在国内的实验室,一个月得折腾好几次,软件硬件都得会。3 May
  • 听到同事激烈讨论左派右派的问题,真的感觉他们可以很享受选举权和言论自由。我和越南同事就很郁闷,只能说说有人失踪,有法律上的不公。而民主国家的人,又很难理解这样现状的困苦。3 May
  • 又错过一场UEFA Champ的半决赛,我这是怎么了?4 May
  • 看明天的不,好歹Schalke 04进去了。不容易啊。4 May
  • 凤凰网调查里,那60%觉得拉登是反美斗士的网民,一定觉得另外一个人也是标准的反美斗士,那人名字叫老毛。4 May

  • 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一定要给这个起个好名字。4 May 

     

  • 一早起床,今年看的第一场冠军杯,已经是决赛前最后一场了。5 May
  • Neuer年级都不小了,想到当年2008年冠军杯1/8决赛一场比赛扑出3个点球中的2个。5 May
  • 英文中的长音短音还是很重要的,午饭时间听到一个刚来的华人聊澳洲的海滩,说 In Australia, you have a lot of bitches, beautiful bitches. 听众们都石化了。 9 May
  • 申请买镜头经费失败,只能卖老镜头,攒钱买新的。10 May
  • 看日程才想起来,到悉尼已经整整一年了。11 May
  • 想到三年前,还在德国公司食堂门口散发捐款传单,动员德国同事给红十字捐款。三年后想想,那些钱如果最后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腰包,怎么花的都还不知道呢。在不知不觉中当了一回“欺骗”同事的角色。12 May
  • 交了一个文稿,虽然仍然需要修改,好歹也算告一个段落。自己拿着看来看去,实在不想再读一遍了。16 May
  • 计划了下一步的工作,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题目,只不过之前被乏味的文稿修改过程推迟了。搞得工作动力不足,有点浪费时间的意思。16 May
  • 在读马建的《非法流浪》。幸运地来到悉尼大学,图书馆东亚馆里面有大量中文书籍。相比国内的图书馆,这里可以自由接触到的港台版本,让人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中文文学、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的)。不再是国内的查封审查、阉割改写。16 May
  • 一个职业小提琴家,在华盛顿地铁站演奏,一个小时拿到32美元。匆忙过往的两千多行人都错过了,这个小提琴家在波士顿独奏会的平均票价是100美元。如果我们如此匆忙,人生中还会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会被“错过”? 18 May
  • 一篇研究刮黄油的科研论文,PRL上关于断裂力学的文章。 24 May
  • Google Reader 按照阅读习惯推荐文章,还是很有趣的。经常在休息的时候看点乱七八糟的网络文章。更新里忽然夹杂几篇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论文,于是又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了。24 May
  • 下个 Ubuntu 11.04,装在U盘上。也可以到处用U盘启动机器了。25 May
  • Ubuntu 11.11版本叫Oneiric Ocelo,字母序列已经到O了。下一个版本,按照惯例,应该用P字母开头的形容词加P字母开头的动物,难道是 Panic Panda ? 25 May
  • 到悉尼以后,踢球的组织是找到了,每周一次很规律。看球的组织还没有,周日只能一早一个人看球了。27 May
  • 用了几乎一个上午,更新 Mendeley 的数据库。这个文献管理软件还不错,直接导入PDF文件,抓取文献信息,然后联网同步和更新。内置PDF的浏览和注释,在 Linux 下面还真找不到特别合适的加注工具。30 May
  • Mendeley 还有一个Watch Folder的功能,只需要复制文献到这个目录,软件可以自动更新参考文献目录。还没有使用Mendeley的社区功能,估计以后可以在同事之间贡献和讨论文献,例如Journal Club的形式。30 May
  • 装了几乎一天的实验仪器,其实就是看公司来的人安装。也算是有一台价值20万AUD的仪器了。31 May
  • 半年前说好要装修的实验室,到今天没有动工,就算动工也需要半年时间完工。今天,安装仪器的时候,被北京来的技术支持同情了一把。说在这样一个没有效率的地方工作,简直就是难为我了。31 May
  • 在这个大学里,配把钥匙,需要七天时间;定制一个轴承需要两个月;安装一个中央空调,花了一年多时间;装修一个实验室,半年了还没有动工。 31 May

2011.06

  •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使用手机和脑癌联系起来了。 以后大家打电话的要用耳机了。 from SMH 1 Jun
  • 看到国内网站头版头条报道的德国毒黄瓜事件,知道至少有一点,德国人在超市里买的蔬菜水果,不洗直接吃的。见到很多人刚出结帐的地方,就开始吃起买来的瓜果蔬菜了。国内这样试试,不知道是什么后果。2 Jun
  • ABAQUS 6.11 增加了GPU加速和CFD模块。以前的CFD只有接口,看来软件被大公司收购以后,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例如和该公司其他软件的兼容性。不知道电磁场这块有没有更新。3 Jun
  • 测试了一下,Bitcoin 的并行效率以及GPU计算的实现真不错。不知道在大规模工程计算软件方面是不是可以有所借鉴。3 Jun
  • 之前,看大家都在讨论 Bitcoin 挖矿的时候,购入了一批BTC。现在一周不到,已经净增值30%了。看来当初大家买高端显卡的钱,用来购入BTC才是最好的方式。3 Jun
  • 澳洲那个可笑的A/B/C科学期刊分类,终于要被取消了,不知道从出现到消灭总共花了几年,估计和澳洲其他政策一样,不定和多变。3 Jun
  • 取消这个分类系统的主要原因有:这个期刊分类过于简化和不精确,二这个分类被过分误用,例如设立发表文章的数量标准。和同事讨论了一下,大部分都是比较痛恨这个体系。除了一个人,他所有文章都发表在所谓A*的期刊上。 3 Jun
  • 这个体系根本就没有必要,我觉得:第一已经有足够多现成的
    标准,如 Impact Factor, Eigenfactor,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等等;第二,合格的研究者,有能力分辨好杂志和坏杂志的区别。澳洲现有期刊分类,实在是多此一举的行为。3 Jun
  • 之前发表文章,一般都是找可以有最多读者的期刊发表。后来发现澳洲的体系竟然是A/B/C,简单粗暴。戏称所谓A/B/C的分类,其实就是Average/Bad/Crap 的区别。3 Jun
  • 国内有媒体提到六四的吗,还是集体噤声?看来记者这个职业,是最不需要道德感的。4 Jun
  • 在看 回忆二十二年前的现场。4 Jun
  • 地质学专业名词,还是中文术语比较有意义。Biotite 黑云母;Plagioclase 斜长石;K-feldspar 正长石...看中文的基本不用看字典就可以了解一定的岩石特征,而看到英文名词,则一定要借助wiki。6 Jun
  • 看到一篇地质学文章,非常出色的结果,很好的杂志。可惜评审时间两年,难道地质学家们不需要申请科研经费的?还是申请经费不看文章数量的。后者也太幸福了。6 Jun
  • 发现办公室里三个同事,都是用LaTeX写的博士论文。在澳洲这样M$主导的地方,算是不容易的。6 Jun
  • BMW i3 MCV 电动车将于2013年上市,35k美刀。已经不是概念车,而是市场化了。德国人在发动机技术以后,已经开始投资研发新型电池技术了。 7 Jun
  • 开始读韩文甫《六四民运史》当代历史研究所,借阅于悉大图书馆。8 Jun
  • 很多人比较Win7的几个版本价格是若干个OSX Lion的价格。怎么没有人比较免费的Ubuntu呢?因为是个被零除,得到无穷大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免费软件也是有价格上的弱点的。8 Jun
  • 刚才有人说奔驰车的部件间隙大,感觉原因如下。和塑料不同,钢材无法一体成型。而部件之间要考虑热胀冷缩的效应,设计使用的温度差异越大(例如-20~40 摄氏度),加入的间隙越多。9 Jun
  • 美国参议员关于禁止bitcoin交易的提议,提到毒品交易的原因。逻辑很有趣,用美元现金的毒品交易也无法追踪,难道也提议把美元禁止了?9 Jun
  • Funny logic behind the
    proposal by Senators about crackdown bitcoin, US dollars are used to buy
    drug anonymously, so pls crackdown USD 9 Jun
  • 早起真好,工作效率很高。完成一个项目申请的启动,修改了一篇文章... 从7点到11点,已经完成几乎所有的任务,下午早回家和女儿玩。9 Jun
  • Ubuntu 对于代理的设置还是有不少问题的。今天帮同事设置,可以ping,可以上网,但是就是不能apt-get。最后,发现原来是还需要设置 /etc/apt/apt.conf 文件里的代理。之前做过后来忘了,现在记录一下。10 Jun
  • 原来intel的C++/Fortran编译器,非商业版本,在Windows下面400AUD,Linux下面免费。在intel网页上不好找到,但是可以搜索non-commercial。10 Jun
  • planning a trip to central Australia,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14 Jun
  • 周末看了V for Vendetta, 讲独裁下的未来英国。有趣的两点:第一,V刚出场一段对话,独自说了几分钟,竟然用的单词都是V开头的;第二,看了半天独裁的统治手段,例如宣传审查和失踪,竟然有看到现实中国的幻觉了。15 Jun
  • V for Vendetta里面,说建筑是一种符号,最后炸掉了英国国会大厦,然后才是变革。对我们来说,天安门是一个类似的符号。15 Jun
  • 这个天安门符号,史景迁有本《天安门:中国的知识分子与革命》。这不是讲89年的天安门,最近的描写只到1980年。要看的话,只有繁体版本,不过至少不会有所删除。15 Jun
  • 订了一年的The Economist,纸版订阅包括了电子版和有声读物版。大学倒是有免费的电子文档,个人觉得杂志还是拿着看比较好。15 Jun
  • 和国家地理比较,The Economist只需要2周就开始邮寄第一期杂志,而国家地理花了几乎3个月时间,昨天才收到第一期。15 Jun
  • 给商用软件写子程序,由于软件本身自动实行并行,在子程序里写文件就会遇到多个处理器写同一输出文件的问题。可以用一个DenyWrite的模式打开文件,迫使同时只有一个处理器获得读写权限。类似手动实现MPI里面的atomic功能。15 Jun
  • 这个叫加权平均,得不了菲尔兹奖了。 RT 这算法是要获得诺贝尔数学奖吧?RT : 豆瓣《建党伟业》86%的人打一颗星,最后结果是5.6分,这你妈是什么算法啊 15 Jun
  • 《建党大业》原来是讲述一个农民上访的故事,看题目就知道了“见党大爷”。16 Jun
  • 午饭的时候讨论战争问题,发现参加讨论的人有来自伊拉克/伊朗/以色列/法国/喀麦隆/越南/中国的。细数了一下,都曾经是某场战争中的敌人,现在都跑到澳大利亚来了。16 Jun
  • 昨天上午和一群同事去饮茶,一行大大小小二十一人。逼迫三个法国同事吃了鸡爪,奇怪欧洲人的鸡爪难道都出口到东南亚去了?20 Jun
  • 原来这批澳洲科研项目评审人大都是在最后几天,加班加点提交项目评审报告的。一个项目申请往往需要申请人花几个月时间来完成和完善,结果落到评审人手里,只草草花几个小时时间,就下定论了。20 Jun
  • 不过在科研评审过程中,除了peer-review还有什么更好的替代方式?毕竟只有很少人可以有这样的资历去理解。而越新的想法,写到项目申请里,冒的风险就越大。尤其对于年轻人,而正是年轻的时候才可以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20 Jun
  • 悉尼大学的教职,有如下的任务分配:40%教学,40%科研,20%管理。实际情况是,拿到终身教职的人,有仅仅依靠教学的,有仅仅依靠管理的,却没有见到一个仅仅依靠做研究的。这个体系很搞笑,与澳洲的大学收取学生高学费有一定的关系:学生付钱,老师讲课,句号。20 Jun
  • 中间有几个人负责评审项目的,都是周日吃完饭,直接去办公室工作去了。20 Jun
  • 我没有申请这个,据说今年第一年,成功率可能会略高于10%,比普通的项目还难。提交都很晚,估计知道结果的时候不会太早。20 Jun
  • 《见党大爷》的韩黄两位导演,难道认为可以学习Leni Riefenstahl?后者拍了纳粹电影《意志的胜利》,电影史上还算留下一笔,固然有电影技巧,但始终不能排除宣传片的特色。20 Jun
  • 在英国Amazon上订购了一批书,25英镑以上运到澳洲免费,还可以减去英国的消费税,大概书价的10%左右。地理位置差别很远,但网上购书还是很方便。相比而言,澳洲相继倒闭的实体书店,还是缺乏相应的策略。21 Jun
  • 包括一套四本的Moleskine Petit Prince笔记本,是关于《小王子》的特别版本。还有一本英译的《小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读法文原版的。21 Jun
  • 哪里有这么多空园子?就算有,也没有什么研究经费支持。现在人多的地方,都是资金充足的领域。现在就算是纯理论物理,也需要大量经费的。21 Jun
  • 昨天发现一个澳洲牛人,对他在主页上列出的数据做简单统计:平均每年获得的澳州研究委员会ARC研究项目数量,远高于他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后来上ARC网站一看,发现原来他是Panel Member!难道就没有任何限制?21 Jun
  • 才知道艾神终于回家了。昨天还在图书馆看书,看到一本中国现代艺术的书里有他几件作品,那件瓷器的分类在performane art里面。23 Jun
  • 感叹于澳洲的科研评价体系。一个朋友在这里没找到合适职位,主要原因有二,没有教学经验,三年博后仅发三篇论文。于是,他只能回老家挪威了。忘记说那三篇文章,两篇PRL,一篇Nature。23 Jun
  • 3D printer using granular materials and solar energy. 29 Jun
  • Mendeley 这个文献系统,越用越顺手。LaTeX /Word /OpenOffice 都没有问题,还用网络同步和社区功能。同步还可以和Dropbox衔接。还有多种文献导入方式和文件夹监测更新。 29 Jun
  • 原来这是真事,不是笑话。澳洲决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方案是屠杀野生骆驼。届时杀骆驼者可以获得政府现金奖赏。理由是一头骆驼一年排放大约1吨温室气体,其实更有效的方法是杀人,每个澳洲人每天平均排放约18吨温室气体! 29 Jun
  •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第一页。The Economist 25th June 2011. 有无熟悉的人?
  • 在回复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的项目评审意见。30 Jun
  • ifttt的about简介页面链接竟然是 ,what the fxxx的缩写. 30 Jun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