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Twitter上的胡言乱语(九)

2012年1月3日 没有评论

胡言乱语摘录(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 阅读全文...

澳洲ARC Discovery Project统计数据

2011年11月2日 1 条评论

简单罗列几个来自澳洲科研资助的历史数据。简单结论就是澳洲研发投入的明显下降。但还是为了要面子上好看,做做数字游戏。这个数字游戏就是大概20%项目申请成功率。而实际的资助项目资金总额,已经从去年的3.18亿澳元,下降到今年的2.37亿澳元(-25%的降幅,跟商家打折一样)。

年份 项目申请成功率 实际项目资助比率
2008     21.4%     56.5%
2009     20.4%     54.0%
2010     22.7%     56.3%
2011     22.0%     55.3%
2012 21.95%  50.83%

数据来自ARC网站

对于澳洲来说,卖卖矿产,吃吃老本就够了,搞什么研发。而对于教育系统的大学来说,学生交高昂的学费,老师讲课就完了。大学和超市一样,学生一手付钱,大学一手交货就好了。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

LaTeX论文合作修改的简单解决方案

2011年10月20日 没有评论

LaTeX文档,还没有像Office类软件一样的修改功能,可以自动跟踪不同作者所做的修改。在有多个作者共同修改和合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障碍的。最近需要和以前的同事合作修改文章,由于都不在一个地点,只能互相电邮来修改文稿。于是搞出了一个“土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利用两个包裹,color和ulem。在文档前做如下定义(用户定义的命令 \newcommand):

\usepackage[usenames,dvipsnames]{color}
\usepackage{ulem}

%This is the line added by Marc for his comments
%Additions made by YG
\newcommand{\YG}[1]{{\bf{\color{blue}{#1}}}}
%Cancellations made by YG
\newcommand{\YGc}[1]{{\bf{\color{blue}{\sout{#1}}}}}
%Comments made by YG
\newcommand{\YGCom}[1]{{\texttt{\itshape \color{blue}{(Comment: #1)}}}}

不同作者,可以定义不同的文字样式。在修改时,可以使用

加入文字:\YG{text}
删除文字:\YGc{text}
加入评论:\YGCom{text}

实际效果如下图:

虽然尚没有Office的功能,可以用鼠标做简单的动作,例如接受所有的修改之类。但是这个方案基本解决了现有的需求,所谓够用就行。

----------------------

分类: LaTeX/论文 标签: , ,

关于评审人制度

2011年10月19日 没有评论

昨天午饭讨论的话题是评审人制度,包括论文投递和科研基金申请中的评审过程。评审人制度(peer review)是一个经常为人诟病的体系,但是鉴于没有什么更好的替代,只能找这样一个不算是最差的方式。评审人制度有不少问题,例如经常有些意见完全相背的评审意见,例如拖拉的评审过程,例如最后只有三行的Review Report。同事Rachel的一个经验是,经过六个月的等待期,得到的两个评审意见,每个三四行。难道真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写如此长度的报告?相比而言,我上次的一篇论文,长度只有四页,结果得到的评审意见竟然有八页,而且只花了两周时间。虽然最后是拒稿,但不得不赞叹那两个评审人的专业精神。

很多时候,编辑邀请评审人(Reviewer)看文稿的时候,评审人大都处于礼节而接受,将截止日期放到日程上,就此了结。直到截止日期,期刊发出提醒(Reminder),评审人才草草了事。我觉得现在既然都是电子投递,一些大的出版社其实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电子系统。在截止日期以外,借鉴一些Social Network方面的东西。一个类似“通缉令”的形式,还是不错的。例如,将需要评审的论文放到网络系统里,给相关的评审人发出邀请,先来先得,满足一定数量的评审报告,就“结案”。这样也给评审人提供一定的竞争机制。而作者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逐个回复评审人意见,而不必等待半年的时间。

午饭讨论以后,一个同事就寄过来几个链接,是几个成名科学家总结自己的经历。有些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1)评审过程
http://www.uky.edu/~cfox/PeerReview/Index.htm
http://faculty.virginia.edu/brodie/ghosts.html

2)一些科学论文用语的实际含意
http://www.devpsy.org/humor/academic_phrases.html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 ,

Twitter上关于羊羊的条目(五)

2011年10月18日 没有评论

关于羊羊的条目(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

  • 一般用中文讲故事,都是从“一天...”开始的。偶然和小羊用英文讲故事,她老大意见地叫“一天,一天...”。语气从恳求渐变成不忿,最后可能会把书拿走自己看去。  5 Jul
  • 让小羊造句,说一句完整的话。她想了想说,“爸爸,妈妈欺负羊羊。”  6 Jul
  • 从英国运来的《小王子》到家了。由于有不少插图,羊羊看到以后就要求给她讲故事。篇幅不短,只能以后等她长大了慢慢讲了。如果她喜欢,就可以鼓励她学法语,看原版的。  7 Jul
  • 昨天在农场,后面有个人连环打喷嚏,羊羊听见以后说“小狗。”她以为是小狗在叫。我连忙纠正说“是叔叔打喷嚏。”后来想想,纠正了也是有问题的。以后她真听见狗叫,会不会说:“叔叔”呢?  11 Jul
  • 悉尼科技大学UTS有幢高楼,杵在悉尼的城市建筑群之前,楼高窗户小线条僵硬,非常工程化非常难看。周末开车带小羊进城,小羊指着这幢楼说:“烟囱。”  14 Jul
  • 有天晚上,和羊羊讲故事,她指着书上的一头猪说“爸爸”。我不假思索就说:“你爸爸才像猪呢。”结果发现,我们两个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11 Aug
  • 在停下的汽车里,让羊羊坐在前排。她干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按那个双跳灯,按亮以后咯咯直笑。  22 Aug
  • 羊羊从Powerhouse Museum参观,那是一个悉尼关于科学和工程的博物馆。我问她,在那里做什么了,她回答说:“搭积木。”原来展示没看多少,倒是在游乐场玩得很高兴。  22 Aug
  • 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和羊羊一起出去倒垃圾,在大门口信箱里取出一颗事先放好的巧克力。然后看着她拿着巧克力一蹦一跳地回家,难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22 Aug
  • 羊羊在痛苦地戒尿布过程中,从周一开始。爷爷到悉尼以后开始戒烟。一老一小。  15 Sep
  • 现在才发现羊羊原来这么会拍马屁。爷爷奶奶周一刚到悉尼,当天就会说:“我最喜欢爷爷了。” 15 Sep
  • 羊羊看巧虎,知道安全精灵说的危险因素,有烫和电两种。昨天坐火车去市区,经过车站Newtown,和她说了站名以后,她伸手说:“烫。” 19 Sep
  • 奶奶一天早上打算带羊羊去图书馆,口误说成“去上学。”羊羊听到以后兴奋异常,去壁橱里取出珍藏的书包背上,自己穿好鞋子,就等上学去了。 28 Sep
  • 羊羊前阶段戒尿布,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原来打算只戒白天的尿布,没想到她每天凌晨都自己要求上厕所。夜用尿布都是干的。小女孩长大了。  28 S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