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读书笔记《桃之夭夭》-

2005年7月31日 1 条评论

l         《桃之夭夭》

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327购于西安解放路行知书屋。

2004612读毕。

 

装帧很不错的一本书,行距很大,阅读起来是舒适的。也许更重要的是内容,不过内容的载体,在现在可以有许多,而作为纸制的书来说,阅读的舒适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性。

 

书的名字是《诗经》上的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与归,宜其室家”。)小说中的章节也是以古典诗词中的句子作为标题,大都是描述花的生长的,同时借以说明章节中的内容。小说的主题、结构、描述的方式都留有作者王安忆的明显的痕迹。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旧时演员的女儿的成长的故事,女演员虽然结婚,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这个有些像《长恨歌》中的王琦瑶,这本书中对于母亲的着笔不多,但王琦瑶的痕迹是清晰的。这是一种想象中的旧时生活在弄堂里的上海女性,生活孤独却内心独立,自己的原则与外界的冲突,于是有这样的命运,看这女儿的成长以及自己的老去,无可奈何。女儿的名字是郁晓秋,由于家庭的原因,她的生活注定了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其实这种不同也与她的个性有关,毕竟从幼年的时候开始,她便显示出一种特别,她的青春时期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后,这样的年代同时也影响了她的生活与爱情。她最后的婚姻是与丧妻的姐夫结合,是一种对于平凡的回归,逐渐走入平常的生活。

 

从小说本身来看,王安忆的叙述仍然是琐细的,明显的是南方女作家的色彩。但在这本书中,主角郁晓秋,从个人的阅读过程来看,感觉是空乏无力的。对于她,作者花费的笔墨并不是集中的(原因或许是作者对于“琐细”的偏爱),这样的效果就很容易以读者个人的经历去“改写”人物实际的形象。幼年的郁晓秋是特别的,有许多的细节去支持,但到她在文化大革命下乡之后,就失去了一种连续性,似乎只是一群人中的一个,无法说明她们之间的区别。这样的女性同样需要溶入日常的生活,于是在小说结尾,她的外甥(儿子)以及母性改变了她,这也是合乎情理的。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但是无法接受这开头与结局之间的衔接,中间的部分如此普通,以至于感觉只是一种刻意的拼凑和连接。对于这样的处理,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读不出来。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不夜之侯》《筑草为城》-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l         《不夜之侯》《筑草为城》

王旭烽                    浙江文艺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247.57/551《不夜之侯》; I247.57/570《筑草为城》]

200467读毕。“茶人三部曲”的后两部,描写杭家在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家族历史。阅读的过程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连书中的人物的记忆都是混乱的,现在也只有模糊的印象。幼年的时候总是弄不清楚辈分的问题,经常需要母亲在一边提醒,应该是这样的习惯影响的吧。

 

《不夜之侯》或许是由于自己对于背景历史的熟悉,感觉比《筑草为城》精彩,另一个原因便是后者和茶的关联是三部中最弱的。写文化大革命的小说,我感兴趣的部分是,在这种群众性癫狂中个人的存在,留有较深刻印象的小说是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而《筑草为城》的描写不是独创的,有很多其他作品的痕迹无法磨灭,而与茶历史的脱离,也是这最后一部作品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作者在小说中,处理了不少悲剧的气氛,而希望也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中蕴涵着,这在这几部小说的结尾特别明显。

 

    有一点是最近体会到的,与这两部小说倒是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在读《南方有嘉木》的时候,感觉杭家几代人命运的重复,是作者刻意的改变;但实际的生活中,在我的身边却确实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毕竟人的个性的“遗传”是存在的。在孩子的幼年的教育中,这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小辈的眼中,他们理所当然地模仿长辈的作为。于是生活在循环……而杭家的传人,血液中是一种隐忍却坚强的性格;而这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遗传”。《筑草为城》之后的杭家,如何保有这样的个性?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世界人体摄影史》-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l         《世界人体摄影史》

顾铮                      上海文艺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J409 1]

2004524读毕。分三部分,摄影历史的简单回顾;11位人体摄影家;人体摄影的几种方式。书籍出版得非常出色,附图的安排分量适合,文字与图片配合得当。人体摄影的作品涉及到社会的禁忌问题,许多有成就的作品往往是对于传统观念的一种反叛,因此就在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平衡。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刨析》-

2005年7月31日 1 条评论

 

l         《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刨析》

王水雄                   华夏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D668 22]

2004511简略读毕。

 

将网络若干实际事件(例如,YTHT上的站长选举等等)作为社会学研究,这一工作应是作者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很羡慕文科的论文可以这样出版,而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专业化始终决定了不同的道路。书的主题很有新意,关于网络的存在是一个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它确实会带来社会结构的明显变化。显然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采用的新理论与结论之间并无太大的关系,实际的分析手段仍是传统意义上的。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 《西方艺术中的性》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l         《西方艺术中的性》

姚宏翔 蔡强 王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J05 12]

2004511读毕。

 

书名的提法让我想起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试图在日常行为的背后寻找唯一的驱动力。而这里分析的对象是西方艺术,而不仅仅是性的主题。而性作为艺术创作的元动力,又不可避免地在艺术作品中体现。

 

如果回顾原始艺术作品的主题,许多是直接的生殖崇拜的表现,对于最初的生产力量的崇拜,而这些在以后的艺术中逐渐消失了。其原因无非是对于性的主题的禁忌,而导致一下两种变化:一)由于主题的禁忌而寻找替代的表现,利用象征和变形的方式,例如在古典作品中刃的象征意义;二)转化的表现,将具体的主题物化,而这样的转变又容易导致拜物、恋物的倾向,而这在现代艺术中是经常可以找到的东西。以上的两种变化,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中已经有过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同时可以见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

 

现代艺术利用象征、变形、抽象到极端,便成为只有部分人能够理解的作品,而这种理解是需要背景的;而在古典艺术中的背景知识,例如宗教故事,对于作品的欣赏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背景知识的缺乏并未使作品的欣赏性减弱。如果说现代艺术是走向大众,其实只是表明从事艺术活动的大众化,欣赏价值观的大众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表明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而不是作品欣赏本身的大众化,在这一点上传统的艺术作品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注意到书中的论述,采用了明显的男性化的视角,其原因应不仅仅是作者的选择,而是在艺术史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一种倾向。以前读到一篇文章表述如下的观点,在古典的绘画作品中的预设是存在一个观察者,而画中的人物则并不注意观察者,由此完成一个偷窥的环境。同样也是满足这种欲望,而显然这个观察者往往是男性。这本书的完成是由多个作者的合作,因此还是存在体系上的问题,但是这样主题的书籍确实能够改变一些对于艺术的看法,尤其是现代艺术。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