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随感随想’ 分类的存档

正常人

2008年5月5日 5 条评论

身边 99.99% 的人,都应该属于正常人。我不知道与这个 99.99% 相对应的极少数 0.01% 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太平常,以至于互相见面,打个招呼以后,就再也想不起刚才那位是谁;我们太平常,每一天渡过以后,几乎没有与其它日子的区别;我们太平常,看不到边界,似乎就永远生活在世界的中心,被他人淹没。

不知不觉中,金钱、地位;车子、房子成为了人活着的意义。然而人生真是如此?那 0.01% 的人也许不这样认为,他们或许更喜欢探索能力的极限。往往这是一件过于简单的事情,大部分"正常人"不屑一顾,很多尝试的人又无法坚持。而当苍茫天地之间,这样的几个个人相遇时,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一次相遇,可能意味着太多。

电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小伙子大学毕业以后,消失在熟悉的人们面前,前往梦想中的阿拉斯加,最后死在荒野中。或许这是一个反"美国梦",好莱坞制造、却没有好莱坞俗套结局的电影。小伙子路途上遇见很多人,有两个开着房车周游美国的嬉皮士,与他成为了忘年交。

我不想写影评,因为想写这篇文章,最主要的是存在在现实中那 0.01%的人们。那些极少数人,给我们过于平常的生活,带来一点感动;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几乎绝望的世界里,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而这个希望又那么简单、那么触手可及。

以前介绍过一个德国小伙从北京步行回家的博客,最近他已经到兰州了。荒凉的西北,路途上,他已经遇到了几个人:一个是从浙江跑步到甘肃的小伙子;一个曾经在上海工作,后来离开城市骑车周游中国1年多的小伙。都是最近一个月里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人们其实非常频繁地在路途中相遇,也许是上苍的安排,使他们不那么孤单。他们真正孤独吗,难道身边都是人的时候,我们就不孤独了?相比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他们太幸福了。

其实生活很简单,为了几个单纯的目的,努力然后收获。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迷惑,这些我们为之付出的目的,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目的并没有必要那么功利,过程才更重要。毕竟从北京到德国,飞机最快10几个小时,而步行却需要将近两年时间。

提到了很多的例子,都是年轻人。我不清楚,这是不是只是人年轻时候可以完成的东西,因为年轻似乎不仅仅是一个年龄可以表达的。

......

(PS: 几周前写的东西,没有写完,现在也不想继续写了。)

2008年5月5日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关于SOHU上被屏蔽的Blog文章

2008年4月29日 6 条评论

我习惯性地将MSN上的文字在SOHU的Blog上备份。结果刚才发现,这篇关于法国货的文章被sohu屏蔽掉了。我怎么也找不到任何被屏蔽的理由。文字里面根本就没有煽动、破坏国家统一、造谣的东西。SOHU的博客还有管理员,管理员可以不给出任何理由,随意屏蔽你的文章。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这给我的印象是,所有在SOHU写博客的人们,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幼儿园阿姨说,小朋友,你不能干这个、不能搞那个,要听话。

以前在SOHU科普论坛上,发了一篇文字。结果也立马被版主删除了,我进一步询问原因的时候,版主很不耐烦地回答说,"这个以前说过了。"这样的回答,如果算是解释的话,我只能不对这个论坛报有任何希望了。没有想到的是,连个博客都可以搞成这样。MSN也不是没有什么坏的经验,以前在国内发读书笔记,一篇涉及人道主义的文字,就数次提示有"敏感词汇"。把所有的"主义"改成"主-义"以后才通过审查。

我不由地想到,所谓的言论自由,其实是民主制度的根本。在中国却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东西。民主制度的表象是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却不是制度的本质。只有每一个观点得到充分的阐述,参加民主的人们才能够进行他们的选择;而不是屏蔽所有不同的观点,然后搞所谓"民主选举"。我们满嘴"言论自由"、"民主",实际上那个 Big Brother 一直在看你,还可以时不时屏蔽一下子。被"民主"了,被"和谐"了。

在海外,我们以人数优势压倒"藏独",以为就"民主"了?反倒对于西方媒体重视这少数的声音,忿忿不平。我在这里不想讨论这个声音正义与否。就像伏尔泰说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自由平等"的海外,我们依然不给不同意见那么一点机会;在西藏,藏人们又是什么样的生存状况?

关于现在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和政策,我感觉一定要分清主权和人权的区别。我非常赞同他们提到后者,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提。可能很多人现在不关心,但不能忽略存在的问题。如果连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力都没有了,那么以后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没有别人可以为你说话了。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

我抵制“抵制法国货和家乐福”,但我支持“Made in China”

2008年4月16日 4 条评论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呼吁抵制法国货的声音,一些人也开始了个人的抵制"法国货"的行为。很多人计划5月份开始不去家乐福购物。不管最后这个行动能否成功,我个人觉得,效果是有限的。也许我们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但真正能够听到的西方政府、受影响的法国公司会有多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首先,想想我们抵制日货,都快10年了,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吗?我的第一个数码相机,就是避免买日货,而买的柯达。买回来一看背面,"日本设计" (Designed in Japan)。第二台买单反相机,实际上除了日货以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其次,现在的国际化,已经没有什么办法真正区分产品的"国籍"。假如,我们真能够完全抵制松下的产品,那最后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松下公司,而更多的是在国内产生很多相关的失业人口;假如,我们真能够抵制家乐福,最后里面再就业成功的下岗职工们,又由谁来负责?

一些比较理智的人开始说"我不抵制日货,不抵制法国货,我抵制蠢货。"这个,我没有他们理智,可能我也是他们说的"蠢货"之一。但我总觉得,行动总比远远观望、只说说评论的好。

既然现在逐渐可以看到一些"民族主义"的影子,其实对于中国,更确切的是"国家主义"。抵制来、抵制去,可能效果不佳,甚至有很多的副作用。个人认为,这个"抵制"的口号,实际上应该改为"支持国货"。当然这里的"国货"是广义的,例如,我们去买数码相机,基本没有什么非日货的选择。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选择"Made in China"的产品。到商店里,买日本电器、德国车、法国奢侈品,询问导购员以后,加一句,是"Made in China"不?如果不是,请帮我找个同类的"Made in China"的;如果没有,那么麻烦下次一定要进一点"Made in China"的货。中国现在没有太多的国际品牌,但好坏是"世界工厂"。其实,这么做是非常容易的,到欧洲的商店,看同类产品中价格最低的那个,一般都是"Made in China"。这样实行起来简单又经济。

有些人说,日本产、法国产的商品,虽然"Made in China",大部分的利润是被日本人、法国人赚走了。但既然是"Made in China",中国总能够最后得到一点吧,哪怕 0.1%。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例如,到中国的家乐福买东西,总有那么一点钱,付给了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吧。

这样想法的根源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一些西方国家常用的处理方式,所谓"对着干",这样是处理不好任何关系的。例如,巴黎火炬事件以后,法国媒体叫嚣抵制"中国货",我们相应的对策难道仅仅是抵制"法国货"吗?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排除任何一个抵制奥运的国家参加奥运的机会,这样奥运还可以办吗?其实相对来说,支持"中国货"倒是一个更为直接的方式。否则我们抵制了"法国货",就会转向"日本货"、"美国货"、"德国货"。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不买法国的AREVA核电站,我们只能找美国的Westinghouse。倘使我们像韩国人一样以开韩国车为荣,那么我们的汽车工业不强大是不可能的。很多事情,可以依此类推......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

关于4月12日卡鲁游行总结的讨论

2008年4月14日 没有评论

藏经阁上,组织者对于4月12日卡鲁游行的总结
有不少我不是很认同的对于当时的陈述,我的回复如下:


非常感谢组织者所做的准备工作!


不过看到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感觉还是有些话想说。




(一)


作者写道:“这个可以从我们的反馈单上看出,留下签名的德国人都是集中在活动前期的时间段。” 似乎后面的潜台词是说,活动的后半部分,因为“失控”而没有得到德国人的支持。




我觉得作者说的“失控”,应该是指唱国歌了。从我的角度来看,我站在方队的东北角,前面就有一个签名的桌子(可能别的方位也有,所以作者可以得到和我不同
的结论)。至少这个桌子上的第一个名字,是在我们集体唱完国歌以后,也就是从后半部分才开始的。签名的是3、4个德国小年轻,dolc上有照片。



我个人对于这个活动的印象是,前半部分,由于时间略早、地点略偏等原因,受到的关注较少。反倒唱完国歌以后,
方有起色。我个人觉得这个“无声的呐喊”是需要因地制宜的。你想想慕尼黑的广场,从大小、方位、人流量,都不是卡鲁可以比较的。在Marktplatz,
100多人被压缩在南部的小广场,一般德国人,老远一看,黑压压一片、都不作声、神情严肃,远观一下就离开了。况且前半个小时,路过的人没有几个。也就是
说,在地点A可行的方案,可能是个很好的想法,但到了地点B,并不一定有相同的效果。




当然,我的假设是,作者所说的“失控”,等同于唱了国歌。个人感觉没有这个必要,去害怕这样的“失控”。



可能最后,有些挑衅、和不同意见的争论。但这些实际上说明了,至少活动受到了关注。毕竟,我们应该容许别人的不同意见。活动的目的,实际上也只是
为了说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为了最终去说服别人。我不清楚所谓活动的“成功”怎么定义。如果到最后,根本就没有任何来自德国人的不同的争论,我想这只
能是因为他们并不关注、或者不愿意(就像活动的前半部分)。相反,众多的反对的声音里头,我们得到几个支持或者同情的声音,反倒是可贵的。




(二)


关于以后的行动,我个人觉得这次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的。




1. 关于宣传。固然主题依然是“无声的呐喊”,大部分人,可以在后面,保持沉默,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宣传队员”。游弋在方阵附近,对感兴趣的德国人,进行讲解和说明。“宣传队员”需要特别的培训,语言以外,更需要应变、知识、逻辑和对于常见问题处理的能力。



2.
关于媒体。组织者们最初的担忧是,害怕媒体歪曲事实,所以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就没有通知媒体(后面一点,我不确定)。我们没有必要回避媒体,而是应该
寻找一些相对中立的媒体,准备几个“新闻发言人”。毕竟广场上虽然有一定效果,经过媒体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想法。当然如果媒体歪曲事实,其实反倒可
以作为我们反击的证据。毕竟任何一次 Protest、Demonstration
都是要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如果不通知德国的当地媒体,我们只能在华人的圈子里产生更多的影响,而这恰恰与活动的初衷相反。



3.
关于西藏和奥运。我觉得在活动中,既然没有藏独,就没有必要强调西藏的问题,而是集中到媒体偏向性报道的问题上(当然这次活动中,我们没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就是关于奥运,记得有一个横幅上提到了类似“不要将奥运政治化”的问题。个人觉得这个标语是有问题的,支持或者反对北京奥运的人们,都早已经把奥运政
治化了。反倒是介绍北京奥运,以及支持北京奥运,才是真正的主题!例如,介绍中国人对于奥运的准备和贡献,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普通人对本次奥运的期望和努
力,因此抵制的行为伤害的将不仅仅是政府、而更多是一般中国民众。




4. 关于挑衅和不同的声音。既然申请到警察局的批准,我们没有必要去害怕由此产生的失控问题。毕竟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属于被动的一方,而不是相反。大部分人是理性的,旁观者也是可以看出来, 这是挑衅者自己的素质问题。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关于历史与媒体的反省

2008年4月9日 4 条评论

昨天看Youtube上一个西方人比较客观地介绍西藏的视频(可惜现在忽然忘记链接了),其中有句话:

Study history, not the media. The truth is not to be found in the television and broadcast.
"研读历史,而不是沉迷媒体,真相不可能在电视节目里找到。"

这句话实际上并不一定就事论事。

就目前西方媒体的煽动,估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都会开始怀疑,这些媒体背后的动机。想想,对于大部分西方人来说,这个西藏几乎和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而媒体里整天都Tibet长Tibet短的,观众是会厌烦的。西藏,很多西方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方位、大小、人口和文化。就开始挥舞"雪山狮子旗",就开始高叫"Free Tibet"。表面上看上去,俨然人权斗士、正义使者的样子,可惜往往暴露的是背后的无知。当然,以此赚钱买狗罐头吃的,人家也不容易。

不过有个问题,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开始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真正了解西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是不是在过于依赖媒体(电视、杂志和网络)?而由此,对于这样的历史和文化,是不是有我们起码的尊重?处理民族问题,如果带着难以消解的偏见,把自己看作救世主,是不可能做好的。看到各地论坛上,青年们、尤其在海外青年的,几乎一致的讨伐西方媒体和政府的呼声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听到一些别的意见呢?

其实,静下心来,回顾从解放以后对于西藏的民族政策。不能否认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当然也不能忽视50多年建设的成就。只举简单的一个例子,西藏的那些政府官员,真正尊重人家的宗教习惯,还是嗤之以鼻?抑或,以无神论去"俯视"藏传佛教;以汉人"俯视"藏民。其实关于官员们"俯视"的态度,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在政府机关办点事情,看到的大都是这样的眼神。也许我们已经太熟悉了,以致忽视了它的存在。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态度带到藏区,藏民会怎么想?总体来说,国家对于藏区的建设瑕不掩瑜,这也是我一直和德国同事们强调的基本事实。

看看达赖的《告全球华人书》(实际主要是针对汉人)、《告西藏同胞书》,表面上"和平""人权"不断,字里行间却显示了他的狡诈。文字投西方媒体所好,又同时不失影射。玩起权谋,达赖的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和他同时期的政治家,在位的、在世的还有几个?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的文本,看见的其实是不断地挑拨着藏汉的矛盾。谈判都是幌子,看看他提出的条件。无论如何,在西方媒体中,他都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加上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的闹剧,我们是不是开始难以区分藏民和藏独的区别了呢?达赖还在《告西藏同胞书》对藏人们说,"不要破坏汉人的奥运。"何其奸诈的语言。现在觉得,其实这种几乎举国的愤怒(绝大多数是汉人),很难去处理好民族矛盾。而恰好中了达赖的奸计,被民族分裂分子落了口实。

还有一个问题是,其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藏独分子的时间表和奥运空前的一致。我现在其实只有一个希望,就是硬着头皮、承担着这样的压力,把奥运办好。至于以后,我坚信愤怒本身不能解决好问题,恰好相反。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可以认清所谓民主自由的西方媒体、也可以更新一些自己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未来的基本认识。最主要的收获是,我们看到中国年轻一代,尤其在远在海外的华人,在关键的时刻,义无反顾地站在一起,站在母亲身边。我想,这才是西方真正要害怕的东西。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