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德国生活

经济危机

4年前,在选择到欧洲还是美国读博士的时候,似乎没有特别困难。不去美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喜欢美国。美国式的现代化,已经毁灭了太多的城市,例如,那个我再也找不回来的苏州,那个诗意的苏州。另外,911以后,布什政府的国际政策,对于一个想象出来的、虚无缥缈的“恐怖主义”宣战,谁知道会将美国带到哪里去。所以相对来说,欧洲更有吸引力,想去看看在历史和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发达国家。而这个选择,在4年以后来看,一直没有后悔。很多专心学术和专业的华人说起来,总是觉得现在欧洲的科学文化,不及美国。这一点几乎是公认的。倘使将视野放宽一点,其实,很容易看到生活里一些别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工作和专业。

去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危机,一直以来只有在数字和文字上的印象,例如,DOW的指数暴跌、银行的倒闭。而在现实里,还没有见到那么明显的冲击。前两天,在一个专业社交网络上,看见一个联系人写到自己在美国被公司Layoff的短信息。这个人,我从没见过,但知道他毕业于一个美国名校,在博士时期的文章,曾经读过和引用过。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他博士的老板,夸他能力很强,博士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找到了工作。那时是2006年底。在工作2年以后,由于经济危机,他终于被Layoff,现在正在四处寻找工作。关于这个Layoff的制度,欧洲员工和工会都是不能接受的。在美国,老板没有必要提前3个月通知被Layoff的员工,而可以在当天,直接派一个保安护送这个员工到办公室整理私人物品,然后离开公司。这个场景以前在很多美国电影里见过,一个人抱着一个纸箱子,在曾经的同事们的默视下离开。这次终于知道一个在经济危机里的实例。

做个假设,4年前选择到了美国,现在也快博士毕业了,面临着以后职业的选择。在经济危机的美国,是不是还是原来想象的“乐土”?或许经济危机远没有这么遥远,只不过这“身边”的例子,有了真正的感受。

Comments (5)

奇怪的天气

8:00-10:00 晴天

10:00-12:00 阴雨

12:00-14:00 晴天

14:00-15:00 冰雹

15:00-16:00 大雨

16:00-18:00 晴天

天黑......

发表评论

休大假前

由于最近两周,随时都有可能从办公室消失,而且消失的时间还不短,至少一个月。几个有合作的人,催得特别厉害。说要在休假前,出点可以用的东西。搞得在休“大假”前,特别忙碌。罗列一下,免得休假回来忘了。

(一)项目组。由于需要在最近10个月内,写一个对于未来10年以后,若干实验的申请。谁可以料到10年以后,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申请,感觉就是在乱写,还需要让别人感兴趣、让别人出研究经费。这里写的,大部分都是属于“Version”,例如,说在10年内教一匹马说话之类的话。不知道10年以后,有谁看见了,会不会笑掉大牙,或者发到Joke版。

(二)薄膜后屈曲的模拟。与JHU和MIT的合作,其他人都主要是做实验的。这边模拟点东西,然后讲2个理论猜想。到去年年底为止,只能说第一个故事,就是晶体在应力作用下生长。至于在哪种应力下生长,就是第二个故事。后面那个,费了牛劲没有搞出来。据合作的人说,这样写出的文章只能发档次低一点的文章,例如Nature Materials。当时听了,有点犯晕,不知道到底什么杂志算档次高了。最近,终于折腾出来第二个故事,把所里的美国同事高兴得,将本来就不小的嘴,咧到耳根好几天。他们终于准备冲一篇Science了。不过估计“凶多吉少”。

(三)金属玻璃的模拟。这个东西,也是和一个做实验的合作。但问题在于这个做实验的,几乎不懂模拟。那天看到一个线性分析的结果,问我,怎么没有耗散哪?毕竟模拟是需要参数的,没有输入,怎么出希望的结果呢。这个问题,主要是比较有趣,用ABAQUS的脚本写程序。生成的模型比较有趣,那天被同事看见,问是什么,我说是奶酪,说最近在研究奶酪的力学行为。

(四)小尺寸实验。韩国同事的一个想法,他以前也是做模拟的,现在转做实验。发现有一个理论,被实验界的接受很久,却是错的。

(五)自己的工作。其它都算是“兼职”,这个是本行。秋天有两个会议,日本和中国,需要一点新的结果和文章。还有,想做的几个方向......

 

“奶酪”

Comments (2)

下午是卡鲁的嘉年华

一年一次的狂欢节(Karlsruhe Carnival),去年拍了点照片。今年不一定能去了。

今天上午由于有一个会议,还是要上班。因为下午放假,单位的电车和食堂都停开,很多的同事都加休半天假,作为一整天的假期。

早上,骑车去单位,到研究所门口,看见7、8个同事做夹道欢迎状。现在,终于体会到国内领导的待遇,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过,人家的本意不是欢迎我,而是欢迎我腰里的那把大门钥匙。很多有钥匙的人,都休假去了,那些早来的只能在门口等钥匙。最长的一个等了1个小时了。除了这门口的7、8个人,还有两个在建筑物周围巡游,想找个开着的窗户翻进去,可惜不成。

这些人几乎都是一个研究小组的,这个小组连老板带博士生都是刚来的。今天他们老板安排了上午的会议。于是都来了。结果,连老板自己也没有大门钥匙,只能在门口郁闷。

开了门进去,几个没有实验室门钥匙的还来问我,有没有那把钥匙。我只能郑重申明,第一我不是卖钥匙的,第二我有的那把不是万能钥匙。

关于大门钥匙,主要是数量有限,一般都是呆得时间长的人才能轮到。结果那门口的几个人,在狂欢节的早上来了,其实都是新来的。所以,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新员工往往更积极点......(我写完前面一行,想起现在带的那个博士生,感觉这句话也不是那么确定的)。

发表评论

开始恢复性训练

一个够冷的冬天,除了长时间呆在温暖的室内,似乎回想不出其他做过的活动了。

周一周二的时候,气温从年初的零下10几度终于到了5、6度,享受到了阳光,感觉春天的那么一点气息。兴奋之余给踢球的朋友们发来个信件,打算周日下午,开始今年第一次训练。结果到了今天中午,发现外面开始飘雪,气温在零度左右。我早早到了场地,跑步的时候发现,草地硬得和水泥地没有区别。换上钉鞋,又换回平底鞋,虽然滑,总不至于扭脚。

陆陆续续来了7、8个人,开始比赛。很久没有碰球,不过找到踢球的乐趣,似乎花不了多少时间。期间还是有两个扭脚的,都是钉鞋的缘故。而我的平底鞋,再加很久没有运动,除了滑了几次以外,没有什么问题。可惜的是高兴过头,错过了电车,下一班40分钟以后。干脆背着包走路回家,花了30分钟。

但愿下周,再温暖那么一点。不过,对于今年来说,热身到春季,估计就没有时间踢球了......

Comment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