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2004)’ 分类的存档

基莱《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

2006年3月2日 2 条评论
* 《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
  [英]T. 基莱  王耀德 等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Terence Kealey (1996) The Economic Law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N09 535 C.7)“鸟瞰科学”丛书之一。
  作者基莱(1952- )是牛津大学博士,剑桥大学临床生物化学系的Reader,书前有他的照片,感觉很像费曼,如果在英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产生类似费曼的人物,确实是小概率的事情了。成书的原因在于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削减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以致牛津大学拒绝授予其荣誉模式学位。这样的政策的实施,在科学界引起这样的反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作者却用了近600页(中译本)的篇幅说出了问题的反面。从历史上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以及许多具体的数据中,作者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基础的来源,本并非是政府的投入,甚至有时政府类似的投入行为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纯理论科学研究的经济投入来源问题,才是这个问题的真正所在。而显然作者也布置了很多的篇幅来说明这样的问题。
  关于科学研究与经济的关系有培根和亚当.斯密两种模型:
1) 前者的模型可以成为线性模型,如下:
政府资助的学术研究 -> 纯理论性科学研究 -> 应用科学或技术 -> 经济增长
2) 亚当.斯密的模型如下:
                         已经存在的技术-> 新的技术 -> 财富的增长
                                           |              |
             纯理论科学
 这两个模型的差异有可以看出后者说明了以下几个观点:已经存在的技术(不是科学)产生新的技术;技术也产生新的科学;政府资助没有必要。
       显然,培根的模型是科学界引以为所以然的,但作者基莱却利用分析和数据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又是什么呢?作者在书中这样列举了几个来源:“在英国自由市场条件下,至少有五种不同的科学研究方式,这五种方式即:(1)业余科学爱好者;(2)经济上主要依赖工业的科学;(3)由工业资助的大学里面的科学研究;(4)由个人资助的大学里面的科学研究;(5)还有一种大学科学研究,其经费主要来自学费或回扣。”作者也比较了不同国家个人、政府的科学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证明以上的几个方式是更有效。
       基莱在书中的论述方式有些问题,经常以个体的特性,如人品,放入科学问题的讨论中。如斯蒂文逊的知识背景的贫乏而有所发现,来推出发明本身仅仅需要技术而不是科学的结论。显然这是科学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飞跃,实现它的个体本身并不能推翻原有的规律,又如比较培根与斯密时,给出两者的背景资料(当然是首先经过作者的选择的),以展现“骗子”与“正人君子”的区别,虽无刻意的结论,却是一种明显的引导性的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中最终的结论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的基础之上的,反观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现状,仍然需要政府的投入。毕竟在现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背景,还不可能拿出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个人也没有富裕的资金去进行类似的研究;国民的收入水平尚不能普遍地支付高等教育的费用;……政府经济投入的角色尚无法淡化。基础科学的研究经费的申请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以致浪费很多的精力去申请而不是去研究。甚至无法保证科学家的基本生活问题。这也许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
 
 
 
  另翻阅曾国屏等著《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N02 552)。有若干摘录:
  1)钱德勒(Chandler)从理论上将写作分成两类:规划者(planner)和发现者(discoverer)。规划者倾向于把写作当成纪录和传达想法的一种手段,这些想法在落笔前已经在脑中清楚成形了。而发现者则倾向于把写作体会成一种“发现”自己想说什么的过程……所以不同写作工具会影响写作和修改过程,并进而影响作品的最终面貌。——Daniel Chandler, The Phenomenology of Writing by Hand.(1992)
  2)写作工具的特征:Directness of inscription, Uniformity of script, Speed of transcription, Linearity of composition, Boundedness of surface。用Chandler的理论来分析笔,打字机和电脑写作的关系。
  这也是这本书中的基本分析方式,利用一些现有的理论框架来分析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更确切的说是一本论文集。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许纪霖的几本文集

2006年2月28日 没有评论
* 许纪霖的几本文集

  按照阅读的顺序:
  [1]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许纪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购于西安万邦书店。
  [2] 《另一种启蒙》许纪霖 花城出版社(1999) [I267 527]
  [3] 《新世纪的思想地图》许纪霖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C539 5]
  [4] 《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许纪霖 上海三联书店(1997) [K203 24]

  
  许纪霖首先是研究中国民主党的历史的(政治学的专业出生),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的民主党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历史。由此而自然地转向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现今,知识分子这个名字已经用得太多,以致于消解了原来的含义,于是谈论到这些问题首先便需要解释文章中名词的语境。而往往使用的是西方研究者的一些现有的理论,从词源、词义出发,而不再是现实中的“约定俗成”语义。其实我更喜欢的一种论述方式,应该是从西方和古代两种来源分析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因此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就题目就已经够吸引人的了。许纪霖也谈论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们的问题,例如发现他们缺少的是一种独立性。许纪霖认为这是他研究中的一个发现,但这样的事实是早已经知晓的,研究传统哲学的人一定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例如传统中的“士”与“仕”的关系。读《中国知识分子十论》感觉到的是一种新奇,一种很关心的话题的讨论就这样地放在我的面前,于是想到的是继续再读,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系列的阅读。因此也发现了一些以前零散阅读过程中多无法发现的问题。
  一)从记忆的原理来看,遗忘曲线可以使自己的阅读从熟悉转变成陌生。而这样的一个系列的阅读则是一种强化的手段,尽管内容不都一样,但是至少可以保持这样的思路去思考一些问题。换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更容易发现这个思路本身的问题。而这样的系列的阅读过程,其实对于深入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一个问题的深入,也不仅仅是依靠这几本同一个作者的文集。在专业的研究上,有一个统计的数字,现在不是记得很清楚,一个博士的专业文献的阅读量应是在100的量级上。很久以后去重读一本书,将会发现许多以前忽略,或者现在已经忘却的细节,正是所谓“常读常新”。
  
  二)许纪霖文集中的重复性问题。四本文集中就有很多文章是互相重复的,或者简单的修改、或者组合、或者就原样照搬过来。仅仅以其他文集中文章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的重复情况作为参考(编号为本文前的文集列表):
  1.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 [2]自序;[3]分篇
  2. 《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
  3.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2]
  4. 《重建知识与人格的立足点》
  5. 《瓷器店中的猛牛》 [3]
  6. 《一代豪杰“傅大炮”》[3]
  7. 《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8. 《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9. 《走出阁楼以后》[2];[3]
  10. 《激情的归途》[2]; [3]
  其它三本文集之间的重复情况也是类似的。以前看周国平的文集,出到最新的一本的序言中,作者自言到文章出版的重复性问题,说许多读者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却是类似的内容,说作者也有苦衷,好了现在重新结集再出一本好了。其实不是又是一本相似的书出版了吗?许纪霖已经转入了比较严肃的研究领域,出版的文集尚且如此,现在的书界那么多新出版的图书,那种热闹的背后也可想而知。
  
  三)几本文集的不同,雷同以外的不同,应该就是结集时的想法不同了。
  从出版的时间顺序来看,1997年出版的《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是四本书中学术味最重的一本。这里所说的学术味,其实更偏重的是谈论的内容,而不是谈论的方式,否则更容易被理解为“吊书袋”。在这本书中作者关心的话题是现代化、思想与文化,对于具体知识分子个体的关注较少(5篇)。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当代文本的阐释与批判”才有部分报刊文章的气息。文集中的批判气息是比较重的,在以后作者谈到自己的思想脉络时,说到自己是由热情转向理性的,在这本书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批判时的理论根底不如后来文章扎实。往往在论证过程中缺少了什么东西。对这本书的阅读,我采用的是略读,说到可读性确实不如其他三本。
  1999年出版的《另一种启蒙》在图书馆中编到了文学类(I),文集分为历史研究、当代评论、随笔小品三类。自序是后来收入《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的《知识分子死亡了吗?》,是比较基本的知识分子论述,很有启发性。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关注到了一个个具体的知识分子,如果仅仅是知识分子的理论以及文化的批判,而没有个体的存在,这样将丧失立体性,文章的可读性也将缺失。幸而,整本文集中关于知识分子个体的文章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2002年出版的《新世纪的思想地图》从名字来看就是一本通俗的读物,其中的文章也是短小的,随笔和散文较多,长文也被切成了几篇。全书250左右,是四本中最小的一本。如果想了解作者的个人心路,这本书中不少的文章涉及到了这个方面。在我看来这是出版者,或者作者本身的一种手段,各个方面的文章都有,可以增加一点被关注的程度,而不仅仅是在专业的圈子里。
  最后是2003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看来看去还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文章的选编是围绕主体选择,而不是拼凑。话题也是集中的,知识分子的问题原本就是我所关心的。至于排版采用的是正文加标注的方法,在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便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至于文章的内容会在后面那个部分谈论。在书的背面有作者的介绍,这里照抄:
  “许纪霖,1957年出生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今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出版有《无穷的困惑》(1988)、《智者的尊严》(1992)、《中国现代化史》(主编)(1995)、《寻求意义》(1997)、《许纪霖自选集》(1998)、《另一种启蒙》(1999)等著作。”
  至于其中提到的《中国现代化史》,最近曾在苏州古旧书店看见过,第二次去就已经没有了。
  
  四)关于知识分子。现在正在读《世说新语》,书中纪录了一些传统知识分子的言行。其实他们也仅仅是知识分子中的一类,他们以消极的逃避来维持自己的人格独立,与中国传统中的占统治地位的儒家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知识分子这个名词在现代则又有其他的意义,例如被滥用的知识分子定义,这与政治活动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被人为地定义。
  而在事实上,知识分子反而是缺乏的。向边缘转变、向专业转变,最终导致的是真正意味上的缺少,而不是泛滥。边缘化是个无法避免的过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相关;而专业化则是因为分工的细密,而没有坚实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是没有足够话语权的。但另一个反面就是足够专业的知识分子容易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无知,如果他们真正拥有话语权,则并不是一件好事。造成这种表面上知识分子群体话语的热闹,而实际冷清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知识分子专业化以及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媒体化,后者其实已经丧失了知识分子的基本要素,所说的话语其实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附庸。许纪霖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建立需要从专业知识分子出发,从专业走向公共领域,其实这种过程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并且要求知识分子时刻保持一种清醒。这个方面的论述,在作者的文章中是得到清晰的表述的,应该也是作者长时间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缘故。
  
  四本书的阅读最初的目的是想深入了解知识分子的研究,但实际的收获是上面零碎的片断。其实关于一个问题,还应该了解的是其他视角中这个问题的表述,似乎又有了一个阅读的主题了。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吴清源 《中的精神》

2006年2月28日 没有评论
* 《中的精神》
吴清源                        中信出版社

  2004年2月25日读毕。
  报章上连载回忆性文字的结集,原文为日文。许多的事情仅仅是带过,吴清源用平淡的文字讲述围棋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其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的精神,以及人生哲学与围棋的统一。
  吴清源生活的时代,中日之间的矛盾频繁,而他却可以静心在日本学习围棋,思考以至忘却其他的世事。而比较在中国追求学术的知识分子们,他是幸运的,至少最终为世人所承认。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王旭烽 《南方有嘉木》

2006年2月28日 没有评论
* 《南方有嘉木》
王旭烽                     浙江文艺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I247.57 569)
  2004年2月23日读毕。
  《茶经》开首:“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小说讲述的是几代茶商的故事,于是也就有这样的书名。写故事的时候,作者穿插以茶叶的历史,也给小说增加了不少的文化气息。几代茶商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相同的故事,两种性格之间的冲突:杭天醉-赵寄客;杭嘉和-杭嘉平。一种是保守的,一种是激荡的,类似的故事发生在各自的身上。书中的女性角色的处理比较特殊,用书中的话来说(p485):“在这个忘忧楼府中,女人很有力地生存着,男人却温文尔雅,不施暴力,但内心自由,不受约束。”
  作者选择茶商作为主题,其实与中国传统中的商人形象有关。茶叶的经营需要文化的熏陶,商人也由此成为儒商。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也是从古代到现代的一个过程,在这样的时代中,一个儒商(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也变得耐人寻味了。传统中的知识分子缺少一种人格的独立性,而在书中几代人之间的两种冲突也正是一个寻求独立的过程。最后一代,杭嘉和-杭嘉平,他们的独立相对于他们的祖辈是明显的,这应该也是作者想说的东西之一。
  本书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五界),是作者的三部曲作品之一。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雨果《悲惨世界》

2006年2月28日 没有评论
* 《悲惨世界》 (全三册)
[法]雨果    李丹、方于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购于苏州古旧书店。2004年1月22日读毕。
  过旧历春节的这几天,一直在看这本书,晚12点左右终于读完。少时读过多次连环画,每次都有很深的感受。却始终没有读过一次原书。假期前有读书目书籍的想法,而不论是否以前读过。这本书是许多书目中的必选。阅读的速度很快,现在离读完原书也有一段时间了,终于有时间来写这样的文字。
  人类内心的善良,在这本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说道德在现在的话语中有别样的意味,那么这本书中的这种善良将是感人的。人类的良心、善良其实是对自利、利他的一种抉择。书中的冉瓦让的每一次人生的选择都被放置在一种极端的矛盾之中,而他虽然也经过许多的抉择,却最终总是表现出对于良心的屈从。而这种善良的建立则是在前面的两次道德的自责,主教的银器和扫烟囱小孩的硬币。以后的冉瓦让则是在进行道德上的赎罪。关于道德的理论有许多,这种试错也是一种基本的模型,作者不经意地安排了这两件事情,其实也是作者对于道德体系建立的一种理解。
  读这本书被感动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我们在读一本书,同时体验到个人的苦难史。这样的痛苦与苦难远出于常人的承受能力。按照冉瓦让的人生选择的原则,那样的结局也是符合逻辑的。一本书中,雨果处理了社会场景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因此小说也成为当时社会形态和人物的历史记录。众多的社会现实状况的书写,展现了当时的法国社会,众多的细节和场景,例如滑铁卢、历史存在的钩沉(巴黎的地下水道的资料)。但是这些是由人物存在而统一的,作者应该还是更侧重人物的描写。
  小说分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塞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英雄血;第五部,冉瓦让。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