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读书笔记(2004)’ 分类的存档

读书笔记:最近的阅读(2004-11-15)-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2004-11-15
《人类的创造》汤川秀树 那日苏 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借阅于钱学森图书馆(N09 535 C.8)。"鸟瞰科学"丛书之一,这套书的印刷采用大的字体,宽行距,阅读时很舒适。作者汤川秀树由于提出介子理论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本书是作者有关于科学、创造性的文字,不少是讲演的内容。前几篇文字十分不错,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的思考。

《书痴闲话》吴兴文 云南人民出版社
购于dangdang网。关于作者是从三联书店的《我的藏书票之旅》了解的,台湾的藏书家。拿到这本书,对于它的印刷还是有很深刻的影响的。书页上作为背景有淡蓝的图案,每奇数页的图案各不相同,作为正规的插图用黑色。奇偶页的留白不同。书的内容分为三类"书痴闲话"、"藏书票世界"、"台湾文学观察",前两个部分很有可读性。

《神秘的金字塔》 (上下册)扎马罗夫斯基 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
2004年9月30日购于西安万邦书店。作为晚上临睡前的读物,简略的翻阅,许多的细节也仅仅是作为过眼的材料。内容很详细。书中有些话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例如谈到金字塔探索过程中使用炸药,作者讲到,考古本身就是破坏。
相比较,倒是后来看到关于金字塔的科普节目(NHK的四大文明)留有很深刻的影响,其中讲到了金字塔建造的目的,其中的一个猜想是——解决尼罗河泛滥阶段就业问题的方法(牛津大学教授)。无论是否真实,却十分有趣。

2004-11-14
《好莱坞现场报道(2002)》周黎明 海南出版社
购于Joyo网。拿到书,看见"2002版"有些失望,毕竟还是有很强的时间性的。不过里面的文字还是有一定的可读性,与介绍的电影也有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对于经典电影和同类电影的简单介绍,由此也减少了一些时间上的局限。简略地翻阅。

 

相关文字:
读书笔记:最近的阅读(2004-11-7)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最近的阅读(2004-11-7)-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性而上的迷失》韩少功 山东文艺出版社
散文的选集,不少以前读过的文字。出版得很不错的一册小书,购于当当网。

《人性七论》Leslie Stevenson: Seven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商务印书馆
介绍柏拉图、基督教、马克思、弗洛伊德、萨特、斯金纳、洛伦兹七种对于人性各自的理论解释。按照类似的框架介绍:简介;宇宙论;人性论;诊断;处方。以便得到一个概述和各种理论之间的对比。购于苏州蓝色书店。

《在词语的密林里》尘元 三联书店
对于一些语言现象的记录,例如新的词汇等等。作为语言学专业,以及对于实际的语言现象十分关注的作者,难免流露出一种别样的观点。按照关键词排列,文字读来十分轻松。

以后还会以这样的简短的文字记录,以免由于预见阅读之后有写笔记的需要而影响到阅读的心情。搜肠刮肚写些东西,还不如跳跃地读,然后记录一个书籍的概观。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卡温《解读电影》-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解读电影》(上下)
[美]卡温 李显立 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Kawin, Bruce F. 1992. How Movies Work.

2004年购于卓越网。2004年11月5日读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影馆"中的一本,在图书馆中把其他的看了不少,唯独这册想自己买来看看。厚厚的两册,700多页的内容。作者Kawin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福克纳专家和电影史家。书的英文名称比中文的要贴切不少,按照中文的名字,"解读电影"给人的感觉更类似一种对于影片的具体分析。而实际上,这本书应该是美国大学电影学院的教材,因此内容涵盖了电影制作前后的各个方面。"How Movies Work"作为一个问题,确实可以吸引不少的阅读的兴趣。在这本书中,把电影作为一种整体的研究对象来全面地考察和研究,这种"全面"在其他的电影书籍中是很少见的东西了,类似一种基础的课程,熟悉专业术语的体系。确实书中的编排也是类似的,在某个电影制作的方面有一定的术语,术语作为章节的关键词,而对于术语的解释是基于实例的分析,事实上假设,读者已经看过不少的影片,并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在全局上虽然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却没有很明显的连续的观点,毕竟只是一种专业的入门读物,首先需要以一种公正的观点去了解对象的方方面面,然后才有所谓的观点。书中实例中占有最大比例的电影是《公民凯恩》。书的阅读也是简略的跳读,书后有详细的阅读建议和名词解释。

 

感觉原书应该更可观,附带的插图应该大都彩色,而在这本书中的印刷,往往没有实际看过电影就很难猜想图片中描述的场景。其实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电影的评论体系与我们价值判断体系之间的一些差距。最明显的实例是最近对于张艺谋电影的批评,观点倒是出奇的一致,却没有看见太多的坚实的论据。由我的观点,虽然避免看一些热门的电影,至少在影片的后期发行过程中还是有他的本领的。

 

我自己以前对于电影学院的感觉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地方,但是仅仅从这本书中就可以见到一种严肃的研究色彩。毕竟明星以外,还有导演,还有电影理论,还有电影史。

 

自己的一些相关的文字:

一些有关电影的阅读和记录
http://ganyx.blogchina.com/blog/article_25994.88513.html
《百年电影经典》笔记
http://ganyx.blogchina.com/blog/article_25994.107004.html
读书笔记:《楼上楼下 屋里屋外》
http://ganyx.blogchina.com/blog/article_25994.88481.html
Peter Cowie《柯波拉其人其梦》
http://ganyx.blogchina.com/blog/article_25994.88459.html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王军《城记》-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图)西安城墙:东门 by ganyx

(图)西安城墙东门城楼 (by ganyx)

[2004-10-13]
    读完王军《城记》三联书店。购于Joyo。

    看完之后最深的印象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一个人是梁思成,那座城市就是北京旧城,这个故事都已经是熟知的,不过作为记者的王军却有自己的叙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更多的是陈述史实,而减少价值评论,因此读者可以掌握的是一些原来不知道的或者忽略的历史。关于主题,作者集中写了北京城在建国到文革期间的变迁,更侧重城墙的拆除的那段历史。以梁思成等少数人的努力始终没有保住北京的城墙,可以相见梁眼见北京城墙消失时的心境。

    对于北京的城墙最明显的影像实例是小时候看见的“前门”香烟盒子,后来去北京却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是记得有一次坐车经过正阳门。进故宫的时候,感觉从天安门下面看城楼,感觉十分宏伟,不像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远眺。这本书中,梁思成在没有建广场时就已经预料,建筑的宏伟效果会因为广场而减弱,可惜专家的意见总是......

    这样的一段历史,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有的。小学的时候,家就在苏州的护城河边,喜欢一个人骑车上城墙的旧址,仅仅余下了土堆和长出的树林。偶然的一次机会看见建国前苏州古城远眺的照片(葑门外拍摄),这样完整的城墙一直存在到20世纪50年代末。反观现在的一些政策,花了几十个亿建立苏州的环城公园,却总有缺失城墙的遗憾,胥门的古城墙由于在百姓家中得以保存,现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景点。我总是试图想象完整城墙存在的环城公园,不过历史没有假设。我另外的一个生活的城市是西安,西安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是明代城墙,号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不过从西安火车站出来的那个地方的城墙显然是由于交通的问题而拆除了几百米,环城骑车的话,就那一段过不去。最近又在重建,不过竟然采用了钢筋水泥的框架结构,弄得不伦不类的,以后出了西安火车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假文物。有时候弥补历史,想亡羊补牢并不一定是件明智的事情。不过这个“号称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也是有它的道理的,现在西安的环城公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散步活动的场所。我自己有时候心情不好,看见西安的城墙就会忘却一些烦恼,我很喜欢看暮色中的西安城墙,与白天的城市完全地不同。

(图)西安城墙夜景

    在这本书中,北京城墙的拆除作为一个特例,体现了不少中国存在的问题。以前读到一篇文章中写西方的文物保护,如果道路建设遇到古建筑,结果是绕到修建,而相比较,在中国拆除城墙的理由之一就是交通问题;德国士兵的守则中也有关于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一条(总共10条)。更让人痛心的事情在于,以前看《老照片》关于圆明园的一篇文章,竟然展示了毁灭圆明园的竟然是国人自己。八国联军掠夺以后大体的圆明园建筑依然存在,现在仅残余数砖片瓦,期间的历史是国人回避的,那种抢夺是如此明目张胆、如此触目惊心。心想保护的专家也只能搬运些有价值的东西免除劫掠,由此可见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历来如此。对于这样的差异可以有下面几种解释:1)中国拥有过于长的历史,古物的相对价值下降;2)保护的意识,旧价值体系崩溃以后没有立即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建国以后的多场运动又冲击了脆弱的体系;3)保护的法律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存在,例如在书352页中的建筑规划高度与实际建设的对比;4)权力的无限制,官员无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无法追究这样的责任,有若干城市的实例。

    在城市建设的问题上,有三类人存在:民众-专家-官员。民众考虑得更多的是一些眼前实际的利益问题,专家却可以提出更长远的看法,具体的实施在官员。在城墙保护的问题上,民众更关注的应该是生活的实际改善,专家倾向保持古建筑及其文化,而官方的城市建设计划无疑是破坏性的。由于权力的无限制,专家是弱势的一方,无法争取民众的支持,却以数人之力对抗绝对的权利,结果可想而知。梁思成应该也是明白其中的不可为,却为之;眼见心爱之物的破灭,亦可从中验证“悲剧”的定义。

    在今年9月的《读书》上,有关于《城记》的讨论,提到北京城的变迁有三个时期:清末-解放;解放-文革;文革以后。本书写了中间的那个时期,实际是在记录北京城墙的衰亡史。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

读书笔记:《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吴思)-

2005年7月31日 没有评论

    读完吴思的《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海南出版社。
    这本书是作者以前出版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的综合,做了简略的分类,将相同的话题放在一起,大致形成了8个类别。


    以前很想看这本书之前,听到一个书友这样评论:

    “维特根斯坦在批判蹩脚的哲学家时,说他们喜欢生造一些概念,然后自鸣得意的钻进去构建自己的“系统”。维公称之为哲学的“语言病”。吴思就是一个语言病犯得最厉害的患者。他的书中充满了生造的所谓“新概念”,新形式的外表下其实都是了无新意的旧内容。论史学功力,他比不上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论才气,他比不上张荫麟的《中国史纲》;论文笔,他比不过金庸的《袁崇焕评传》;论犀利,他比不过柏杨的《中国人史纲》;论诙谐幽默,更比不上火焰塔的《五胡录》。
    以“官场”、“王霸道”为卖点,以妖魔化中国文化为手段来评论历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了。披上“新概念”的外衣来炒陈饭更是社会各界通用的大俗手。吴思的成名,恰恰折射出中国历史评论的贫乏和退步。” (by
Simin@BMY)

 

    那时虽然还没有来得及看过这本书,并且部分地同意这样的观点,不过对于上面的话却是有些话想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一些社会现象,那需要作为学科的历史的语境,但是如果换一种观点,同样需要有这样的一套东西,这个俗称“行话”。有一个说法,就是妖魔鬼怪最害怕的是叫出他们的名字,研究问题同样也是首先进行命名,然后开始研究。最明显的例子是“黑洞”(Black Hole)概念的不经意地提出,然后是学术界对于黑洞研究的热潮。吴思在他的文章里做了不错的尝试,虽然最后的结论很难让人接受,这个我们在后面再谈。


    我赞同命名的原因还在于,文章谈论的主题是“隐蔽的秩序”“潜规则”,是大家知道却并不明确谈论的东西。现在把它作为主题,概念是缺失的,有两种选择:放到传统的话语体系中,旧瓶装新酒;重新造出一个体系,量身定做。吴思在这里采用了后面的一种方法(在书的后面甚至附有名词解释),毕竟是很不一样的内容。儒家的道德体系经过久远的历史,往往表面上与实际相差很大。作者在文章中也寻找了这种问题的理由,借用了博弈的方法得到一种解释。当然命名的前提有很多,例如准确、避免二义性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章中的命名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不过个人的感觉这样的尝试是很不错的。

    以前经常弄不清《教父》中丧子以后要谈判,而不是类似港片的黑帮火拚,其实可以试着利用“血酬定律”进行解释。

 

    下面想说的是作者采用的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社会问题,显然是存在不少的问题的。首先经济学和社会学对于人的基本假设就是不同的,而作者采用的假设是前者的“经济人”假设。因此采用博弈论分析的结果看似是合理的,实际上问题的源头就在这个基本的假设上。按照“经济人”的假设,个体是自私的,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得到例如“淘汰清官”的定律,很多负面效应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解释以后呢?并且这样的理论是没有办法解释海瑞、文天祥、梁思成等人的行为的,而且类似的人物并不在少数,这些人对于历史的实际影响也是无法忽略的。分析的方法可以是简单的、可操作的,但是没有办法用来解释一些精神上的东西。在阅读的时候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作者的分析目的是什么?利用经济学(博弈论)方法进行政治体制的帕累托改进?吴思的文章中避免谈论现象规律背后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文字只能说是一种牵强的解释,而失去了对行为更进一步的讨论。

 

    读这本书的三个收获:读历史的时候需要清醒,文字上的因果与实际的因果不同;做人的时候也需要清醒,毕竟行为底下还是有原因的;许多现在的事件,其实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类似的存在。

[2004-10-10]

分类: 读书笔记(2004)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