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科学工作

澳洲ARC Discovery Project统计数据

简单罗列几个来自澳洲科研资助的历史数据。简单结论就是澳洲研发投入的明显下降。但还是为了要面子上好看,做做数字游戏。这个数字游戏就是大概20%项目申请成功率。而实际的资助项目资金总额,已经从去年的3.18亿澳元,下降到今年的2.37亿澳元(-25%的降幅,跟商家打折一样)。

年份 项目申请成功率 实际项目资助比率
2008     21.4%     56.5%
2009     20.4%     54.0%
2010     22.7%     56.3%
2011     22.0%     55.3%
2012 21.95%  50.83%

数据来自ARC网站

对于澳洲来说,卖卖矿产,吃吃老本就够了,搞什么研发。而对于教育系统的大学来说,学生交高昂的学费,老师讲课就完了。大学和超市一样,学生一手付钱,大学一手交货就好了。
----------

 

Comments (1)

关于评审人制度

昨天午饭讨论的话题是评审人制度,包括论文投递和科研基金申请中的评审过程。评审人制度(peer review)是一个经常为人诟病的体系,但是鉴于没有什么更好的替代,只能找这样一个不算是最差的方式。评审人制度有不少问题,例如经常有些意见完全相背的评审意见,例如拖拉的评审过程,例如最后只有三行的Review Report。同事Rachel的一个经验是,经过六个月的等待期,得到的两个评审意见,每个三四行。难道真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写如此长度的报告?相比而言,我上次的一篇论文,长度只有四页,结果得到的评审意见竟然有八页,而且只花了两周时间。虽然最后是拒稿,但不得不赞叹那两个评审人的专业精神。

很多时候,编辑邀请评审人(Reviewer)看文稿的时候,评审人大都处于礼节而接受,将截止日期放到日程上,就此了结。直到截止日期,期刊发出提醒(Reminder),评审人才草草了事。我觉得现在既然都是电子投递,一些大的出版社其实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电子系统。在截止日期以外,借鉴一些Social Network方面的东西。一个类似“通缉令”的形式,还是不错的。例如,将需要评审的论文放到网络系统里,给相关的评审人发出邀请,先来先得,满足一定数量的评审报告,就“结案”。这样也给评审人提供一定的竞争机制。而作者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逐个回复评审人意见,而不必等待半年的时间。

午饭讨论以后,一个同事就寄过来几个链接,是几个成名科学家总结自己的经历。有些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1)评审过程
http://www.uky.edu/~cfox/PeerReview/Index.htm
http://faculty.virginia.edu/brodie/ghosts.html

2)一些科学论文用语的实际含意
http://www.devpsy.org/humor/academic_phrases.html

------------------

发表评论

做了一个 Survey

上午到办公室,就看见 @xiaoweih 发的一个链接,关于澳洲政府寻求研究人员反馈的新闻()。

这个主题正是我们几个一起吃午饭的博后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其他的话题包括,带孩子,民主,和美食等等)。澳洲由于工业界相对薄弱(相对欧美),科研管理机构经费相对贫乏(相对中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学费高昂,搞得大学很大部分的经费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于是这个大学体系都是有明显偏向于教学,而逐渐忽略研究的比重。在管理层面上,则体现在对于研究支持的不足。而相比较,研究经费的申请,则过度偏向track record,或者说论文数量。后者的原因,主要在于经费总额低(政府没钱),来自工业界的关注少(工业薄弱)。

这些都是对于年轻科研人员(early career researcher)的挑战。对于这个人群,大致有两个选择。

一)如果需要职业的稳定性,最好就直接在大学谋求一个教职(Lecture)。那么繁重的教学任务,就使得分配在科研上的时间骤减。另外,一个好的研究者,可能不一定是一个天生的好老师。这样的讲师职位,往往并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我见到不少天生的教师,也有不少优秀的研究人员,但同事做好两者,似乎有些困难。

二)第二条道路,就是博士毕业以后做博后,或者拿各种fellowship(例如澳洲之前的APD和现在的DECRA)。这样可以有一个相对长期和稳定的研究阶段(三年到五年),来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也可以适时地建立研究关系网。但是由于这个阶段里,很多人都专注于研究,而没有教学,到最后就又面临来自教学的压力。我们组里有个牛津毕业的博士,三年拿了总额一百万澳元的科研项目,但最后去申请一个讲师职位的时候,被婉拒。这个就是澳洲的现状。

从这个Survey里,也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已经被认识到,例如选项里提到多次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我写了几个意见,就是对于年轻研究人员,应该提供更多资助的机会,不仅仅是来自政府机构(例如ARC),经费还应该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对于讲师职位,应该逐步增加教学负担(例如在五年的时间段里,逐步增加)。

不过澳洲对于研究人员,也是有不少相对的优势。例如相对高的博后工资,与欧洲类似,但远好于美国;例如有相对稳定的职位,有两年三年的博后位置,而不像美国往往只有一年时间。另外,相对欧洲,博后完成以后,换成教职的可能性比较高。

发表评论

汤姆的梦想

博士生汤姆,二十九岁,之前是职业游泳运动员。将近一米九的身高,从背影一看就知道是游泳健将。不过汤姆有点内向,说说话会脸红。

2008年北京奥运会,澳大利亚代表团选了六个男子游泳运动员,他排在了第七位。今天他和我说,打算休学半年,去加拿大集训三个月,然后像四年前一样参加奥运会资格赛。他说因为年龄原因,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虽然很大可能是和上次一样的结果,不过这是他的梦想,他想试一试。我说,你一定要努力试一下,因为如果你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会很自豪地和别人说,“看这个人是我的博士生汤姆。”

汤姆现在每天都是非常规律的生活,清晨五点到七点,游泳训练;八点到下午四点,实验室做研究工作;下午五点到七点,游泳训练。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休息。

现在他在大学里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打算在三年内完成博士学位。这样的职业运动员,读起理工科的博士,一点都不累。从我早期的个人经验,国内的运动员大都有些过于专注体育,而忽略学习。知名运动员们大都选择经贸管理专业,读研究生。而跑到西方国家,竟然遇到职业运动员读理工博士的例子。汤姆不是个例,我还有一个美国朋友,职业篮球运动员,现在在MIT完成材料科学的博士学位。

之前问过汤姆,他选择读博士的原因,他说觉得做研究和搞体育一样,有挑战性的东西才有趣。

但愿明年奥运会的时候,我有机会给别人介绍他,“看这个人是我的博士生汤姆。”。

--------------------

发表评论

两种科研模式

所谓科研模式,大致有两种。

模式一,扎实做学问型:
1. 系统性调研;
2. new idea?有则继续,无则回到步骤1;
3. 初步验证,如果可行继续,如果不行回到步骤1;
4. 发表结果,回到步骤1。

模式二,灵光乍现型:
1. new idea;
2. 初步验证,如果可行继续,如果不行回到步骤1;
3. 系统性调研,如果别人已经有相关研究,回到步骤1,否则继续;
4. 发表结果,回到步骤1。

四个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次序不一。第一种研究者,经常把这样的研究模式作为一种成规,有可能最后丧失了做研究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循环的开始都是看文献做调研,看的都是别人的现成工作,不时会感叹领域里的新东西都被别人做完了。而第二种研究者,可能比较享受第一步(寻找新想法)的快乐。但是可能在经历太多原地转圈以后,怀疑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混合两种模式是最好的情况,可以保证有一定的科研产出(模式一),又可以不时有新的发现(模式二)。

大部分时候,做研究都在原地转圈。

PS,曾经听说,做科研凡是你发现新的东西,绝大部分时候属于两种情况,一个是你错了,另外一个是别人已经做过了,你没有发现。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