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7 月, 2005

读书笔记:张爱玲《倾城之恋》(2000.2.6)-

《倾城之恋》
张爱玲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父购之书籍。
 2000年2月6日读毕。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竟然很少能见到张爱玲,这种现象到底如何去解释呢?我只能找到一条应该把她写入文学史的理由,她的那种才华。她对于小说的理解与书写,普通而又特别。

 收录张爱玲的五篇小说:《金琐记》(1943)《倾城之恋》(1943.9~10)《茉莉香片》(1943.7)《沉香屑---第一炉香》(1943.5)《沉香屑----第二炉香》(1943.6)。有几个“关键词”藏在小说里:上海人、香港、女人的故事,所处的阶层。前两者可以追问到作者的生世。“女人的故事”又有它自己的意义,即从她的视角中看到的女人,也就是女性笔下的女人,能不能更进一步说,是她笔下的自己或自己心里的投射?“所处的阶层”所展现的应是张所熟悉的那一种人际环境,人与事。《金锁记》写了一个似乎可以循环叙述的故事。母辈在自己早年生活中受到的压抑,用金钱的琐封住 了最起码的自由,而再转移到自己下一辈的女性角色上。这个故事似乎还可以继续,只不过故事结尾处,写了几个第二代女性角色的结局,或者死亡或者变化,总之让这种故事没有再延续的载体。开始读来似有些沉闷,不过而后的风格渐转轻快。用心理学去解释这种循环,心理压抑的释放,在那种环境下,只有在下一代的同等角色。而释放行为的结果是压抑未解除和新压抑的产生。《倾城之恋》提出了这样的一种可能。在外界压力(事件)面前,爱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书中的可能是,原先并不真的爱情变化到了它的反面。《茉莉香片》开初几段用茶与故事比较,由茶的味道去猜想故事。张在几篇小说中都用到此种手法。或说通感,用饮茶的感觉与读故事的口气来写故事,让你在故事外面看着里面的人们。《第一炉香》很有小说味,只不过读后自己有种说不出的空乏的滋味。

 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情节并不很多,但叙述时有许多的变化,用那种故事的韵味吸引人们去读,去体味。

其他:
《实现创业的梦想》      天下文化出版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 C 96  2 )2000年2月21日读完。读的时候,同时想想自己的未来。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法布尔《昆虫的故事》(2000.2.3)-

《昆虫的故事》
[法]法布尔 著  黄亚治 译    花城出版社

 购于苏州蓝色书店。
 2000年2月3日读完。

 是从法希尔著作中选出的10篇文章。文章是对昆虫观察与实验的笔记。但其叙述方式使其看来像是散文,或称为“昆虫的传记”。作者是昆虫学家。同时也是作家。笔调轻松,似在交谈。描写的同时溢出的是一种情感——对本身“事业”的兴趣与热爱。正因此,谈论时如数家珍,文字间透出的是一种趣味,是由作家本身传给读者的,因而能够明白,这样的文章原来也能这样去做的。

涉及科学与科普似乎又能有一些话能说,但却又说不出来。是一部很可爱的书。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2000.2.2)-

《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
时蓉华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购于苏州古香阁书店。
 2000年2 月2日利用下午时间读完。

 假期中的忙碌与奔走,内心去有种不知所为的感觉。行动的充实并不能去代表心灵的感受。下午捧书坐在冬日下阅读,虽并不是在读什么闲趣的书籍,但那种宁静却难以消受,只觉那日影的变幻是代表着流动的时间的。正如昨日与父母在启园中寻找摄影的地点的闲余。独自坐在池塘边所得到的那片刻的感动,心的闪动。

 谈论着两性的话题,由于内容的原因而去阅读,虽然此书叙述方式有一丝教科书的味道。

 两性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由这一事实推出的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是我所不能接受的:过分强调差异而产生的男权或女权的论调;忽视差异而片面要求的平等。有一种观点是我看待这一问题时的基点:两性互补。并且把男性与女性特征作为一种心理学上的刻板的印象(而不是具体男人女人的特征),去解释一些问题。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金庸《鹿鼎记》(2000.2.11)-

《鹿鼎记》 ( 1~5 )卷
金庸    宝文堂

 友ZC处借阅。
 2000年2 月11日读毕。于春节期间闲暇时碎读而成。

 不是十分喜欢读的一部小说,金庸的笔调应属于浪漫主义一派的,在这部小说中去追求背景的历史化,把故事存在时期内的一些大事纳入故事的发展经过之中。如作历史小说看则不免缺乏现实感,并多见斧痕。故事性还算强,写出了一些人的特征。但写人叙事的同时,往往会出现机械化的人物性格变化,读来不见生硬。但处理众多人物的手法尚佳,即利用“人物化”突现人物特征。但这种方式有两种相反的作用:一、“闻声见人”,由一般因有特性去写独立的人物,人物的存在;二、同时,也可能成为人物难以突破的硬框架。

 情节的起伏发展是吸引人的地方,始终有新的故事的发展,新的变化的发生,用“新”吸引好奇的目光。好奇恰是人的一种特征,或隐或现地存在着,而作者正利用这一点去写他的故事。一些变化之大,读此处竟可以为再无发展的可能,皆可一一化解。主人公是写得较出色的一个人物,在故事变化的发生中。化解一条主要的出路。去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似乎又可以写出很多的东西。性格存在可能性可由他早年生活之中得到解释,而这一点小说中也有提及。而这性格在“现实”中的似乎又可得到一些社会的解释在想象情节的偶然性中,存在着这种必然的结果。另外这种价值体系的奇怪也可成为关注点之一。

 小说中有几处“硬伤”:一、为了追求“现实性”“历史性”在书中硬追求不相关事件的联系,不免冲淡了想追求东西;二、情节发展的转折处,在寻求化解方式的时候,有几处显得生硬。偶然性的确存在,但如过分成为“非现实”了。

 与曾读的《笑傲江湖》比较,反显出小说的自然轻松的韵味。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荷尔德林诗选》(2000-1-6)-

《荷尔德林诗选》
[德]弗.荷尔德林   顾正祥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购于苏州乌鹊桥弄一小书店。
2000年1月6日读完。

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诗,描写的多是景与物或者是景物化的人与事。也许在那冗长繁复的诗句之后韵藏着某些东西,但去并不愿去这样追寻,一则因为文化差异的阻碍;一则由于找到的几篇中所表达的那种东西,至少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去那样表述,或是因为方式习惯不同吧。喜欢去读那种写心诗,“心”的范围似乎有些泛,但也只能表达了。一时的心潮的波动到情感积累爆发;由对爱情的赞美到见到战争暴虐的挽歌;由的三两到千万言;.......似乎也没有最后说出什么标准。不过原先便不相信有什么标准。能够在阳光下躺着,读着这首或那首。不要求有什么效果,让我流泪或欢笑。只要能够在读完的后能在脑海中重现读诗时的愉悦,那便是美的东西。并且品尝一次再也忘不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