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8 月, 2005

读书笔记:《真假三国纵横谈》2000年7月24日

《真假三国纵横谈》
刘逸生 著   江苏古籍、中华书局
2000年2月16日购于苏州古旧书店。
2000年7月24日读毕。
“小说轩”中之一册。作者是由于自身对三国故事的喜爱而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涉猎。写书的时候又心很轻松的态度去写出来,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觉,读来极佳。
同时正如题名的“真假三国”作者在书中不时把三国故事与真的三国历史进行比较。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在显示一种“书卷气”,带一些文人的脾性。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又能看出小说对历史材料的取舍。即能看到小说由于主题的缘故对材料的组合与改造,如何去写小说以至于去写一般的小说。这一点不知是作者有意还是无心所为?无论如何也是成功的一点。
PS. 从一些材料似乎可以重写刘禅,娵他在多重压力下生存,他所选择(或非人为) 的生存方式。父亲遗命中对诸葛亮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与诸葛之关系)蜀后期军事实力之弱,以及吴、魏的威胁;(即使有心兴蜀而不能)生活环境中对他的压力 .........其多重压力交织之下,他选择的那种方式。(合理?)
这样去写似乎有些像《万历十五年》中的万历皇帝的写法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的不充足。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世界经典爱情小说.德国》2000年7月19日

《世界经典爱情小说.德国》
唐利军  译   知识出版社
 
2000年7月19日读毕。
爱情小说应是那种充满激情与浪漫色彩的,但事实上却不是。完全也可归入社会小说之中。并非只写那种迷人眼,却并不真实的故事,而是通过这样的故事去写人,写社会,或许正是“经典”之所在。由我的认为则是 选编者的缘故,即他是如何看待“爱情小说”的内涵的。
 
这类小说较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直接与间接的区别。直接的描写在现剖析与呈现,间接描写则由侧面去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此书的选题兼顾了男性与女性在此时此地的心理,但明显偏重于男性心理的描摹,而那极少部分的女性描写则显得缺乏且无力。其原因似乎也可以去解释的,作家(选文的)都是男性,他们能够很准确地去描写男性的心理,而且写得还很出色,但如何去跨性别去写,则反显出缺陷来了,不知编选者是否注意到了这一点的存在。

不禁又要想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男女作家的差别。首先由于男女本质上的区别,其作品无法避免地有风格上的差异,这一点无法避免。而两种风格的孰优孰劣,并非可以下断言的,这是一种价值观的问题,即什么 是“经典”的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观念已根深柢固,它经得起不断地追问吗?如果不是,那它是理性的吗?它的形成的过程是理性的吗?它的权威是合理的吗?女作家有她们的优势,甚至有不同于男性的她们自己的语言,但说到“经典”,她们又在什么位置呢?
她们首先是在“经典”中成长的,不少在无形中融入了经典的价值观认同,她们成功但也是一种背弃,对自己特殊优势的背弃。其它的想对传统背叛,虽有失败但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的一代。后面的过程似乎可以想象,奠基、新风格的形成,新传统的形成以及对“经典”的更改。现在似乎能够看到一些变化的踪影了,不过也应该与想象的有所不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