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06年1月 的存档

Abebook 购书 (01-22-2006)

2006年1月22日 1 条评论

Manguel, Alberto. A HISTORY OF READING.

已经读过中文版,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找本英文的看看

 

James, William.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Being the Gifford lectures on natural Religion delivered at Edinburgh in 1901 - 1902.

宇凡的博客看见的序言,感觉有找来一读的必要。William James应该是写《心理学》的那个吧。

后来发现,这两本书的中文译本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在Abebook上曾经买过一本Lindemann的 History of German Art。阅读的目的是,以后参观德国的博物馆或者建筑时,不至于由于语言障碍而失去不少必要的信息。拿到手的书,已经很旧,不过有很好的保养。

 

Abebook stands for Advanced Book Exchanging system.

     

分类: 寻书淘书 标签:

德国大学排行精英榜出炉(ZZ)

2006年1月21日 没有评论
全德最权威的学术机构德国研究协会(DFG)和科学委员会于1月20日周五在波恩正式推出德国大学排行精英榜最终结果,前十名依次是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不来梅大学、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图宾根大学和维尔茨堡大学。

此次评选竞争共有27所大学参加,在结果出炉以前有一些著名的大学本非常被看好,但是最终却名落孙山,这其中有柏林洪堡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雷斯顿工业大学,其他如曼海姆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波恩大学、纽伦堡-爱尔兰根大学、莱比锡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也都早早出局,被挤出前十名。但是榜单中也有学校本来声誉并不是很好,如不来梅大学,DFG将之评选进入十大,从很大意义上肯定了该大学近年来改革迎头赶上的成绩。

DFG主席文那克接受《明镜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到,评选委员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清醒的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因为他们所确定的最终结果将决定哪一个大学可以从联邦精英大学支持资金中分一杯羹。而且更重要的是,高教改革将首先从这十大精英大学开始,很多新的举措和制度创新将很快得以推行。十大精英大学的确立,将逐渐打破德国大学的一碗水端平的同质性局面,竞争机制的引入,将为德国打造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抗衡的超一流大学。

批评者指出,那些落选的大学或许将会陷入恶性循环,声誉或只能每况日下,而研究基金也将更加捉襟见肘。

不过,已经入选的精英大学并不自动就将获得数以百万欧元计的补助资金。4月20日前十大名校必须提交更详细的计划申请书,夏天将由一个国际专家鉴定小组对这些计划予以审核鉴定,10月13日产生最后结果。从11月起,精英大学资助计划将正式启动,为期五年,平均每校每年投资约1350万欧元,总计约19亿欧元。十个大学中共有20个研究生院、15个优秀团队以及若干未来概念计划项目将受到重点资助。

不过这次评选十大精英大学只是德国高教改革的第一梯队,第二批精英大学资助计划的申请处理将从2006年4月开始,最终落定将是一年以后的2007年10月,资助项目也将更加宽泛。

 

原文链接:http://www.oulan.de/education/story.php4?story_id=8929

 

有一点补充的说明,见到的大部分德国大学所谓的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一般都是亚琛工大。原因倒不是实力,而是德国“排行榜”一般都是一批一批的学校,而同一层次学校则是按照名称字母顺序,亚琛(Aachen RWTH)的名字哪能不排第一。实际这样的评价结果,翻译成中文不应该是“排行榜”,只不过已经约定俗称。而相比较,武专家的中国大学排行,一定要有一二三四,反而显得像小孩子们斗嘴。

分类: 杂七杂八 标签:

New Category: Mathematica and Chaos

2006年1月19日 3 条评论
In this new Category, named "Mathematica", I have a very simple idea about collecting some sorts of Chaos (also Fractal...), and using Mathematica to see what happens in these nonlinear systems. When I first touched with the word Chaos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word in Chinese pronounces like HunDun), I was attracted by the vivid graphical expression of all these pure mathematical behaviour. And that is really fun for me, so the aim of this new category is to show how beautiful Science will be.
 
All articles in this category will be writen in English, because usually discussing "Science" in English is more convenience.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学习型社会”

2006年1月17日 4 条评论
前一个阶段听余世维的讲座,从学习型组织讲到“学习型社会”,说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学习型社会”的简单标准就是,看看一般人空余时做什么,会不会有人拿本书出来看。以前碰到一些人,说原来还看书,后来就没有时间看了。其实想来,这个“时间”就看你怎么定义了。最近看讲个人管理的书“Getting Things Done”,说一件事情一直不做,原因远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定义具体“行动”。举个例子,就是拿本书上厕所,有很小的概率得痔疮,有很大的概率就是在一段时间把一本书看完了。
 
到德国的第一天,一个人从Frankfurt机场到Karlsruhe,ICE上见到一个年轻的德国人,聊天说各自的爱好。我说我喜欢阅读,德国小伙很难理解我可以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爱好,说这是在哪里都可以做的事情。那时确实很难理解他的意思,后来,经常需要乘坐德国的公交系统,在公交车上就可以见到,不少的德国人一坐下就开始拿出本书来读。夏天Schloss后面的草地,也是不少人阅读的去处。阅读也确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恩,要讲的是“学习型社会”。由现在的经历,德国,或者说我眼中的德国,确实可以称为“学习型社会”。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也是在公交车上的。给我的第一次触动是,从研究中心下班出来的火车,满满一车科学家,几乎人手一册书籍,整个车厢异常的安静,有些甚至抱着厚厚的教程,利用这样的时间来接触最新的知识。一次,见到一对父子上车,孩子五、六岁的样子,父亲手中拿着一本类似词典的书籍,当时就纳闷,看小孩还要读书?后来发现原来那本书是给孩子看的,而且他们只坐了不到10分钟就下车了,那孩子一直站着阅读直到车子到站。德国不少的小年轻,穿着打扮比较另类,类似中国的“小流氓”,只不过一般只另类自己的,不影响别人。那天车上见到一个,坐下之后,开始翻包,竟然也找出本厚厚的小说来看,看来做“小流氓”也是要不断学习的。不少德国40、50岁的人,鬓角花白,也和年轻人一样背双肩包,包里一般会有一本书。最近的一次坐ICE,竟然见到一个中年妇女捧着精装书,1000页左右的在阅读,旁边有个小伙用笔记本看电影,她也“坐怀不乱”。最后一个例子,是房东神父同志,一次和他一起坐车进城,不说话的时候,他就拿本小册子出来看,我问了一下,原来在学西班牙语。恩,忘了说了,神父今年65岁,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很难功利地看待这样地“学习”过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现在自己出去坐车,也经常背本书,PDA里有电子书,站着的时候看PDA,包里的书籍就利用别的时间看,零碎的阅读过程也获益匪浅。不过想想国内,倘使坐车阅读,不说是否有座位有空间来阅读,遇到小偷也是很难对付。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研究过程中恼人的事情

2006年1月16日 1 条评论
今天上午,到ITER Blanket项目“总指挥”办公室讨论了些问题,无非上个项目的报告(D2,去年年底)。到头来,却另外加了些不相关的问题进来,9月以前又要交一份报告,作些别的分析。其原因在于,原来大项目组里有一个人申请了一个10万欧元的项目(D3),却没有完成任何的工作,到Deadline过了一年,发现我们小组(现在做实际工作的,就我一个)可以做些类似的分析,就要求让我们来完成这个任务。当然是所有的工作,毕竟他一点都没有开始,最后的报告里还要有他的名字。方舟子在美国拼命打国内的学术腐败,其实今天就见了一个德国的。感觉现在自己的位置完全是“受害方”,要完成10万欧元项目的所有工作,却没有任何回报。一个只有3/4位置的博士生,却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3个项目,资金20万欧元,最后没有一个Cent到自己口袋。最恼人的是,自己原来的研究计划(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不得因此推迟。
 
后来还知道,我们现在的经费还养了研究所不少人,当然大多数不做具体的工作,而且都是德国人。所里不少的德国同事,每天聊天消耗的工作时间都不少。现在也可以理解不少想回国做研究的,毕竟在国内自己做“老板”,也不会有这些郁闷的事情发生。
 
幸好最后与“老板”和“总指挥”讨价还价,把工作量减到最少,不过仍然有不少的事情要做。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决定还是要更进一步:要么不做;要么涨工资。
...阿Q呀...
 
昨天QQ上见到以前国内的师兄,当面就问了一句“文章发了几篇”,当时就无言以对。毕竟师兄马上博士毕业,文章还是很看重的,不过无奈到德国半年多,工程问题处理了不少,却一直没到要做“SCI专栏作家”的地步。上周见教授,教授提醒可以注意一些会议和投些文章,我回答说,还要改进一下模型。毕竟至少要有自己满意的结果才行。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