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4 月, 2006

踢前锋感觉真好!

以前踢足球有“射门恐惧症”和“搞破坏依恋症”,所以一踢球就当中后卫。今天下午和研究中心德国人踢球,无奈年纪见长,体力不支,以前在国内的身体优势在德国人面前有些......中后卫这个活做不了了,于是被别人推到前场游荡。

刚开始有几次机会,一次接到队友Matthias传球,正对门将3米,无奈“射门恐惧症”发作,就成“软脚蟹”(大学里谢同学绰号之一)不敢射门,传给了别人。不过有必要描述一下门将S,身高将近2米,踢的小场球门被他一站,双臂一展,根本就没有空间了,以前打篮球,现在是专职门将,表现如果说勇猛,简直就是小看他。以前热身时,射了5次点球被S同志扑4次,还有一次自己射飞,就此“射门恐惧症”病入膏肓

上半场我们队0:6落后,实在有些郁闷。不过后来发现自己还有些速度优势(呵呵,其他人比我还老),和位置感,竟然下半场克服了对于门将S“射门恐惧症”,进了一个球,由此本队“士气大振”,我也有专人盯防了(嘿嘿,以前一直“专人盯防”别人的)。不过这时我的“搞破坏依恋症”发作,在前场频频断球,助攻进球1次,又自己进了一个门将S的穿档球(爽!)。赛后统计,包办本队50%入球,多次传出德国人叫Schoen的传球,嘿嘿,踢前锋感觉真好!

虽然我们队少一个人,不过最后的比分实在有些惨不忍睹,4比8惨败,有些打乒乓球的感觉了。


Comments (3)

查了一下这个薛涌的背景

不能保证是一个人,不过看看他写的文字实际都是差不多的价值观。崇美反传统,似乎不够过分。

sina上的“薛涌简介”:“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主办《北京晚报》专栏“百家言”,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加盟《足球》,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著有《直话直说的政治———薛涌美国政治笔记》一书。”——竟然还是中文系出来的,竟然还举着耶鲁历史系的大旗,后面这个比较搞笑。

比较有特色的薛涌作品: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塑造什么样的人格?
薛涌著: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中国新闻周刊:假如明早英文变成母语

新语丝上的相关评论:(上面批判有些过分,不过至少有不少信息)
方舟子:
请辞“公共知识分子”桂冠
批判专辑:立此存照·薛涌现象

其他文章:
张裕:断粮砸锅, 君子不为----评薛涌先生《从曹长青说起》

Comments (10)

看这样的文章,实在很难保持沉默

刚才看了薛涌先生的大作《中国新闻周刊:假如明早英文变成母语》,实在难以保持沉默。先生说英语成为母语以后有如下好处:

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首先,中国的GDP增长率会高几个百分点。靠英语的优势,中国会在全球化中最肥的产业——服务业——中迅速崛起。许多美国
人的工作,会“外包”给中国人。从电话服务、产品咨询,到财务管理、医学分析等等,中国人都可以通过现代电讯网络直接打入世界市场。

第二,中国的制造业,由于消除了语言障碍,对自己海外的主要市场会更熟悉,更容易摆脱靠海外厂商的订单过日子的局面,自己直接开发产品、跳出不得不“为世界打工”的境地。
第三,中国人会获得更充分的资讯,在文化上空前繁荣。比如,学术上的粗制滥造和抄袭变得越来越难,因为英文书大家都能读。由于不得不和英文图书
市场在一个平面上竞争,书写得不好无法上市,这就逼着中国的学术文化界提高创造力。许多英文世界的学术文化精英也会把眼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说英
语的人最多的地方。

这一切,难道不比我们现在的日子好吗?


不知道
薛涌先生以什么作为职业?其实对现有中国英语教育的批判,大都是对于一些不切实际、不灵活的方式的批判,例如四级和本科毕业挂钩。也没有谁说学英语没有用,中国英语需要普及的教育,而不是更深入,下面的事情每个人自己看着发展就好了。就举服务业为例子,从业人员学习基础英语是必要的,并没有必要到全民族都去搞服务业的地步。英语作为科学语言,学理工科的学生也是有必要去学习的。不知道作者是否了解原来德语和法语也曾经是通用的科学语言,现在转变的原因还不更多是国家的势力。

作者举了印度的例子,我也举些例子。日本、韩国、越南以前都用中文,因为中国强大,因为中国殖民,就像现在英语国家的地位,但是最后他们还都是在语言上独立,不知道作者分析了这样的原因了没有。印度也是被殖民的国家,人家也不愿意呀,最后发现印度各地方言差得太远,还是需要一种统一的语言,人家又不是中央集权,拿首都语言做普通话,其他地方有意见,于是英语就成为一种官方的语言。现在看见不同地方的印度人凑一起,是讲英文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英语学得好,而是他们没有统一的“中文”。我们有的优势,结果被薛涌先生搞成了劣势。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举法国的例子,前阶段法国总理还对欧盟用英语表示强烈的意见呢,难道法国因为英语就做不了服务业、制造业、搞不了学术了?

语言往往是与文化在一起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一次是新文化革命,一次是文化大革命,都采用了过激的方式,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回头来看,反倒有更多的反思的地方。发挥民族凝聚力,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是不错的工具,至少这个方面英语绝对不是对手。英语始终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工具(好些说是桥梁,坏些说是踏板),而不是目的,不知道薛涌先生是不是念了一肚子英文,不知道自己的肤色了?倘使如此,这文章还是直接用英文写好。

在新东方这种人叫香蕉,黄皮白芯。总而言之,这个就是传说中著名的“狗屁文章”。

ps:实在忍不住,口出**。

Comments (5)

就像生活在“共产主义”

德国同事M的原话,“just like in communism”。那小伙年轻时候生活在东德,盛行计划经济,据说香蕉在小朋友中间就像我们小时候见到冰淇淋一样稀奇,现在他每天吃完午饭都想吃香蕉。上次去门口超市买咖啡,他发现没有那种我们经常喝的Coffee Pads,而只有速溶咖啡,就非常不忿,说了“就像生活在共产主义”。

关于东德的社会主义,据同事们介绍,看来德国印象中的东德就以下几点了。

计划经济:这个不用说,包括东西德合并时期,对于东德企业的打击到今天还一直没有消除。不过彼时东德的社会治安非常好,不用锁门,就像中国的50年代了。
“硬纸”汽车:据说那是东德只有两种汽车,都是用聚酯做的框架,一个低级一点的,只有2个气缸,开起来就像破摩托车。而气缸的润滑剂也是特别的,排放的时候有特别的气味,按照德国同事的说法,“闻起来像东德”。那是西德的二手车非常畅销,可以直接卖到东德,而现在就要销往波兰了。
逃离东德:所里一个教授,以前和老婆逃离东德,边境上被捕,要关10年。后来西德政府有些政策,出钱买这样犯人的自由,才没有等到两德合并以后。据说这样的资金也是东德政府不小的一笔政府收入。

德国其实一直没有太强的国家观念,例如西德对于东德的偏见,例如各州之间的差异,例如所里巴伐利亚同事J就一直说自己不是德国人,而是拜恩人...

Comments (1)

莱茵河边的天鹅

德国的4月天,时晴时雨。

下午,天气刚好就去莱茵河拍天鹅。路上正好遇到几个中国同事,一路聊天,到莱茵河边享受阳光和空气。

更新相册“莱茵河边的天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