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4 月, 2006

周日小镇上的小狗运动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过体育台的“狗特技”比赛。今天下午骑车出行时发现了一个这样的场地,正好比赛日,来自附近各个小镇的“运动狗”云集Leopoldshafen小渠附近。

各就各位

胜利

小孩与狗

用了“飘柔”的大狗

Comments (1)

聚变,“人造太阳”,科普与“大力丸”

近来关于可控聚变研究的新闻,在国内媒体上,例如suhu新闻,已经出现多次。昨天又看见一个报道,如下:
《中国“人造太阳”调试成功 将是无本生意》
看了文章,是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采访等离子体所的万元熙先生,节目名字是“揭密人造太阳”。大致看完后,发现后面相关的回复已经超过1000条,其实是读者对于以前一系列报道的反应。现在,实在忍不住想写些什么。

采访中的万先生,从事可控聚变研究几十年,合肥的等离子体所EAST也最后成功调试。
关于这个报道中的EAST装置,在国外也是小有名气的,给国外同行的试验小组施加了不少压力。问题是如何把这样的科学信息传达给公众。去年我就查了一些过于可控聚变的新闻,用得最多得是,“人造太阳”。固然,聚变的原理是太阳内部产生能量的物理机制,但实现起来确实困难重重。在这篇文章中,不谈具体的物理机理,而想说的是科学、科普和大众。

看完记者的采访,发现央视记者的科学素质本身不高,问的问题不是想把研究介绍给大家,而是希望有些轰动(新闻)效应。实际上报道标题的后半部分“将是无本生意”是记者的话,而不是接受采访者的原文。报道标题的第一部分已经有了很多的误解,例如可以理解为可控聚变不久就可以民用。而后半部分标题又无限夸大了民用以后的经济效益。看后面网友的回复,实际上不应该说大众的普遍科学素养的问题,而更能够看出中国科普的现状。

这里举个“大力丸”的例子,有一个旷世奇才通过思考和基础试验,得到了一个制造包治百病的药方,不过成本高昂,他跑到街上找个药店代卖自己的药方,药店销售的时候,可不会解释药方的原理,就说包治百病,我想稍有常识的人都会以为药店在卖大力丸,而不是什么真正的药方。因此,科普实际上就是在代买科学家的想法,科学家本身没有很好的方法大众化地解释问题,他们更关注研究本身,于是就需要在大众和科学家之间有一个桥梁。媒体是很好的尝试,不过媒体更注重大众的关注,于是他们会无限夸大效果,而忽略成本,就像在这篇报道中看见的。于是这再也不是科普。国外的科学研究,有不少的科学家自觉地担任科普作家地角色,例如近年的很多关于科普的翻译书籍。

本文中《附录》提供了需要可控聚变的必要性。

在我现在所在的FZK材料研究所,有近一半的资金来源于FUSION(聚变研究)项目,另外一个大项目是Micro/Nano(微观/纳观研究)。现在关于可控聚变,非常类似几年前纳米的概念进入中国以后,大众的反应是“大米、小米、纳米”,在一段“科普”以后,就开始到处卖纳米的概念(而不是实际的技术),毕竟已经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但是这两个项目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可控聚变的研究其实在上世纪中期已经开始,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已经无法计量。可控聚变的试验装置,据我的了解,有两种:Tokamak和Stellerator。后者在上世纪70年代被美国证明无法实现设计的稳态,所以现在主要的经历精力在于建立Tokamak。想来,最近国内“热门”的原因应该是ITER(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经过一个漫长的谈判,最终在去年6月28日在莫斯科会议定址法国Cadarache。ITER的建造费用已经远超过100亿欧元,计划于2008年开始,2011年开始组装Tokamak装置,具体启动试验在更后的日期。中国也是ITER七方成员之一。现在欧洲的聚变研究已经到了DEMO阶段,将是第一个可控聚变反应的商用堆。

在欧洲投入聚变研究的经费来自各个国家,而在民主国家,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了解这么多经费的去向,因此科学界也有义务解释研究的意义。也许这也是机制不同而带来的。这个“大力丸”故事就变成了,旷世奇才和药店一起推销产品,奇才解释,药店收钱。

附录:
为什么人类需要聚变?
1)现在地球上提供能源的材料主要有石油、煤矿、铀等等,蕴涵量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将在最近几百年期间完全耗尽。而可控聚变的原料,氘,蕴涵量每6500个氢原子中就有一个氘原子。例如形象比喻是1升海水中的氘,通过聚变得到的能源约等于300升汽油。因此,可控聚变反应是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
2)聚变反应对于环境破坏小。石油和煤矿将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核聚变将会产生长期辐射的核废料。聚变反应也有辐射,不过时间短,不会有类似的核废料。

Comments (6)

意大利旅行琐记

实际上这一次出差,是去年就应该完成的。直接的目的地应该是意大利的Brasimone,估计也不可能有很多人知道这个地方,毕竟按照老板的说法是“in the middle of nothing”,而事实上除了一个依山傍水建的研究中心,以及一些配套的旅馆和饭店,就什么都没有了。而Bologna地处“大陆”和半岛之间,在米兰和罗马中间,交通要道,附近的地形多山。以前对于意大利的印象,来自《教父》中阿尔帕西诺报仇以后在意大利避难的一段戏,记忆最深的竟然是他们在乡间行走,硬底皮鞋和沙石的摩擦声。

从Karlsruhe坐夜车到了Milano(米兰),转车到了Bologna,再从Bologna转接待方的车,开了1个多小时(一半高速,一半山路),终于到了Brasimone。在火车上就发现意大利人和德国人果然区别不小,毕竟隔了阿尔卑斯山脉。Eurostar应该和德国的ICE类似,在德国的ICE上人再多,一般还是有人不愿意和别人坐对面,但在意大利的Eurostar上,竟然座无虚席;德国人在火车上一般不和别人说话,自己看书写PPT,意大利人满车都是低声的谈话。和我坐一起的3个意大利妇女,一直谈笑到Bologna,近2个小时没有停过一分钟。窗外的意大利建筑采用鲜艳的色彩,加上充足的阳光,看起来简直就是耀眼的,教堂的钟楼一般细长而简洁。不少建筑依山势而建,远看就是摞在一起建的。

在Brasimone开了两天会,手机就一直没有信号,住的旅馆号称3星,竟然没有电视。就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了。房间窗外可以看见森林和湖泊,有时可以看到鹿在附近活动,据说晚上还有狼叫。一起开会的10几个人,除了我,都是意大利人,幸好他们一直互相说英语。一起吃了几顿饭,据说都是Bologna的特色,一般先是一份意大利面,然后是蘑菇肉片,然后是土豆素菜,佐菜的是红酒,然后是甜点,最后是Espresso咖啡。晚上几个人聚餐的时候,还吃了一顿弗罗伦萨烤肉。比在德国的“简单”食物丰盛得多。

第二天开会结束以后就到了Bologna,由于是第三天的机票,下午也就有了几个小时在Bologna城市里走走。在Bologna的街头,不经意间就可以找到历史遗迹,例如城墙,喷泉,雕塑和教堂。

城市中心地带有一个广场,几种了几个宫殿和教堂。去的那天,天气特别好,广场上就聚集了不少的年轻人和游客。附近的大教堂,正好那天维护,从外面看来规模宏伟而不失细节,从顶高来看,内部的效果应该不错。壁画什么的也没有机会看看了。

在城市里,一般的街头建筑,都比较注意细部的装饰。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寻找和拍下这些有意思细节,估计一周的时间是远不够的。如果走到近旁的小巷,和城市的大街不同,小巷都是蜿蜒的,有很多的拐角,居民的建筑也并不整齐,各自有特色,一幢建筑的屋顶一般是错落的。想来,意大利的建筑师更有自己发挥想象的余地。

Bologna有一个“高塔之城”的绰号,现在有的约10个,最高的建筑是处在整个城市放射性街道中心的Garisenda and Asinelli Towers,第一个是斜塔,斜度和高度都接近比萨斜塔,不过问题是它的截面是更小的方形,所以更不稳定,在下面看起来就更有压迫感。Asinelli是整个城市最高的建筑,结构修长,粗石作为地基,砖块磊砌,高约100米,可以登塔鸟瞰城市。

Bologna 俯视。毕竟只有几个小时的游览,博物馆什么的就没有机会去了。

回到德国的那天,Stuttgart竟然下大雪。同飞机的人一下飞机就感叹"I have already missed Italy",从意大利的夏天回到了德国的冬天,现在开始怀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不是在飞机的速度就有很大的影响了,让我们倒退到了2005的年底。

Comments (5)

今天,意大利归来...

实际上是Bussiness trip,事情不少。严重睡眠不足,文字照片过几天再上了。

发表评论

意大利旅行中,“请勿打扰”

......

Comment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