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德国的"女人狂欢夜"(Weiberfastnacht),大家小心自己的领带啦。
"女人狂欢夜"都是在星期四。今年就是今天(1月31日)。这一天,女性会表演"夺权"喜剧。她们成群结队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整个过程充满浪漫快乐色彩。女人还以剪男人领带为乐,把剪下的领带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欣赏。
下午出去办事,看见着装怪异的小女孩,以为人家幼儿园有活动。回来一看原来是这个节日。
曾经一次在单位食堂见到过一个女厨师,拿着剪刀到处找有领带的男士。而一些被"夺权"的男士,系着半截领带,一脸无奈。工作的科学家还没有太多问题,一些做管理的,要求就是上班带领带。
据说,研究所原来年轻秘书,特别喜欢这一天。没有带领带的男同事们,一般就是鞋带"遭殃"。反正不缺的就是战利品。
这次,汉莎航空还特意提醒:男乘客赴德 需留神领带被女性剪断
德国之声上的介绍
(1) National Geographic 《国家地理杂志》
去德国的书店,翻了翻。终于订下这本学生时期就非常想看的杂志,那时在国内看到定价有些吓人。
(2) London Review of Books 《伦敦书评》
本来想订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后来看到《伦敦书评》的封面,还是先试试后者吧。

加上去年订的 Time《时代周刊》。
去年,还订了半年的 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效果不佳,于是作罢。
买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的,你是这样以为,但是在中国你并无法拥有这个房子,只是租给你而已。因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只是把土地使用权租借给你70年(从现在退70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谁见过那时候的房子?)。房子通常情况下30年左右就会遇上拆迁或者旧房改造。也就是说你花了买房的钱,却只能得到租房的实际效果。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几十年后你发觉上当了!有一群流氓冲进你用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然后把你的家当全部当垃圾一样的仍出门外,不顾你的苦苦哀求,甚至还在报纸上给你按一个钉子户的臭名,任大众辱骂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这样写的: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还不是愚民教育的结果,就好象 60 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
而今天所有的狗屁学者又开始了这一套愚弄百姓的旧招:白领一族新标准,成功人士新选择X环X路小户型,X环X路商住型。收了你几十万后,还得每个月收你租金(新物业费),银行利息,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加息、政策等等等等。总之不怕你不被整死,就怕你死得不够惨!老百姓咋就怎么乐于上当,而且百上不厌呢?我真是气得浑身都湿了!
from (Backchina),原文
如果未来,人类丧失了生育能力,世界上最年轻的人已经将近二十岁。儿童已经在人类的生活中消失了十几年,唯一的印象只存在于印象和影像中。
其实,人类的末日已经迫近,人类没有明天。人们对于这个世界将会怎么看?绝望,以至于普遍的暴力,冲散了世界的"秩序"。政府只能发放抗抑郁药物,还需要利用军队和暴力来维持秩序。
忽然一个孕妇出现了,生出了一个孩子。看看电影关于人们对于这个孩子的处理。人们,包括激战中的军人,都似乎在婴儿的哭声中进入了另外的世界。
前年(2006)的影片《人类之子》 Children of Men,就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没有什么大的制作,电影成本应该很低,却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导演是墨西哥人 Alfonso Cuarón, 主演是 Clive Owen。
IMDB上已经达到 8.2/10 的评分。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6634/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