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6 月, 2017

巴黎六四纪念

昨天六月三日,在Twitter上找到了巴黎关于六四的纪念活动,在巴黎六四纪念碑。地点在二十区,巴黎著名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附近。当天下午,去寻找巴黎六四纪念碑,最简单方式就是找到64路公交车(图一,图二),坐到终点站 Cambetta 旁边公园就是。这个数字也不知道是否巧合?

寻到以后,献了一把花(图三)。开始和参加活动的人们聊天。得知这个纪念碑当时1989年就由法国政府机构建立的。总共三四十人参加了纪念活动,其中有几位在过去的28年每年都来参加纪念活动。参加者中不乏法国当地人。也见到几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第一次参加。活动正式开始是追思,献花和演讲。

遇到了做文革研究的潘鸣啸(Michel Bonnin,图四的演讲者),2000年左右出版了法文版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这本书有大陆版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据作者老潘说,这个版本虽有删节,但删改不多。老潘的中文说得真好,现在已经退休,但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讲述中国文革史。

有几点个人的感想:

(一)有一位演讲者(万润南先生),当时六四期间已经工作,四通集团的创始人,曾经为学生们提供各种通讯设施。他讲得很短,但提到了“坚持,志向和志气”。二十八年过去了,依然能感到那股当时炙热的气息。当时守在广场上的学生也去了两三人,但每年都来,现在已经五十多岁,还有几位当事人,现在已经八十出头。

(二)这些六四流亡者的生活状态不佳,在如此境况下二十八年的坚持,实在是令人倾佩的。从观点来说,二十八年的独守,实在是太容易“极端”,而逐渐失去年轻一代的传承。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当年的他们,都是志气风发,这样的才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

(三)遇到的几个九零后,对此感兴趣,来了解更多的状况。但几个都是理工科的学生,存在一些思辨和批判的能力。这并没有出现在文科生身上(虽然看到的样本不够多),应该也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失败。

巴黎六四纪念碑 Google Map 如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