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工作’

工作环境改造

2012年6月7日 没有评论

最近参加了一个egonomics的讲座,关于Workstation优化的。于是,决定对于以前的办公桌进行改装。现在的办公室,一台PC,一台MacBook。两套输入设备,打印机和存储设备。办公桌上到处都是USB连线。还经常拿错鼠标。由于经常在笔记本上键入文档,平常使用的时候,都处于一种低头和向前伸手的状态,egonomics讲座中就提到这类不良坐姿。

改装过程需要:

  • KVM switch,实现在两台机器之间,进行输入设备和屏幕的切换。在使用MacBook的时候,可以扩展桌面和使用延长的键盘鼠标。切换到PC,只需要按一下键,然后就继续使用同一套输入输出设备。
  • USB hub,把需要的USB设备都转接在一起。
  • 笔记本架子,垫高笔记本,使得使用的时候可以基本平视。

改装以后,使用一套鼠标键盘,在PC和MacBook之间切换,然后通过原来台式机的屏幕扩展笔记本桌面。一期工程效果如下图。其实办公桌后面的线路,还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不过眼不见心不烦。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

关于评审人制度

2011年10月19日 没有评论

昨天午饭讨论的话题是评审人制度,包括论文投递和科研基金申请中的评审过程。评审人制度(peer review)是一个经常为人诟病的体系,但是鉴于没有什么更好的替代,只能找这样一个不算是最差的方式。评审人制度有不少问题,例如经常有些意见完全相背的评审意见,例如拖拉的评审过程,例如最后只有三行的Review Report。同事Rachel的一个经验是,经过六个月的等待期,得到的两个评审意见,每个三四行。难道真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写如此长度的报告?相比而言,我上次的一篇论文,长度只有四页,结果得到的评审意见竟然有八页,而且只花了两周时间。虽然最后是拒稿,但不得不赞叹那两个评审人的专业精神。

很多时候,编辑邀请评审人(Reviewer)看文稿的时候,评审人大都处于礼节而接受,将截止日期放到日程上,就此了结。直到截止日期,期刊发出提醒(Reminder),评审人才草草了事。我觉得现在既然都是电子投递,一些大的出版社其实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电子系统。在截止日期以外,借鉴一些Social Network方面的东西。一个类似“通缉令”的形式,还是不错的。例如,将需要评审的论文放到网络系统里,给相关的评审人发出邀请,先来先得,满足一定数量的评审报告,就“结案”。这样也给评审人提供一定的竞争机制。而作者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逐个回复评审人意见,而不必等待半年的时间。

午饭讨论以后,一个同事就寄过来几个链接,是几个成名科学家总结自己的经历。有些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1)评审过程
http://www.uky.edu/~cfox/PeerReview/Index.htm
http://faculty.virginia.edu/brodie/ghosts.html

2)一些科学论文用语的实际含意
http://www.devpsy.org/humor/academic_phrases.html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 ,

两种科研模式

2011年5月4日 1 条评论

所谓科研模式,大致有两种。

模式一,扎实做学问型:
1. 系统性调研;
2. new idea?有则继续,无则回到步骤1;
3. 初步验证,如果可行继续,如果不行回到步骤1;
4. 发表结果,回到步骤1。

模式二,灵光乍现型:
1. new idea;
2. 初步验证,如果可行继续,如果不行回到步骤1;
3. 系统性调研,如果别人已经有相关研究,回到步骤1,否则继续;
4. 发表结果,回到步骤1。

四个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次序不一。第一种研究者,经常把这样的研究模式作为一种成规,有可能最后丧失了做研究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循环的开始都是看文献做调研,看的都是别人的现成工作,不时会感叹领域里的新东西都被别人做完了。而第二种研究者,可能比较享受第一步(寻找新想法)的快乐。但是可能在经历太多原地转圈以后,怀疑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混合两种模式是最好的情况,可以保证有一定的科研产出(模式一),又可以不时有新的发现(模式二)。

大部分时候,做研究都在原地转圈。

PS,曾经听说,做科研凡是你发现新的东西,绝大部分时候属于两种情况,一个是你错了,另外一个是别人已经做过了,你没有发现。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用Ubuntu 10.10 建立计算集群

2011年3月25日 没有评论

这个工作是去年10月,在自已研究所里做的。用的刚出来的Ubuntu 10.10服务器版本,搭建了一个5个计算节点,120 CPU核的计算集群。当时有个比较“懒”的解决方案,就是装Rocks系统。不过发现这个系统,用yum做软件包更新,库不是那么新。而我们的程序用到比较新的Qt库,所以转而用Ubuntu的 apt-get。毕竟自己的台式机,笔记本都是这个系统,管理起来应该也比较容易。

写写也就这么多的要点,但当时没有任何服务器经验,从头做起,折腾了三天时间。现在俨然成了研究组的系统管理员,不过这个活不好干,花时间不说,很多时候吃力不讨好。

阅读全文...

分类: Ubuntu Linux 标签: , , ,

关于地震

2011年3月12日 1 条评论

这两周都是在反复修改项目申请中度过的,没日没夜的生活。在项目申请里,提到里两个应用,一个是地震,一个海啸。众所周知,项目申请里的所谓“应用”基本都是扯淡。在澳大利亚,还有注意提到对于国家的贡献(National Benefit)。忙完这一段时间,就要去写一篇正真关于地震的科研文章了。

结果两天前日本地震了,引发了海啸。看到了下面的海啸浪高图,可能之后要在项目申请里引用一下。说“就在我们起草这个项目申请期间,日本的8.9级地震引发了海啸”。

另外,先听说日本可以在30秒左右前发出地震警报。后来想想大学里学的《弹性力学》就知道,其实是观测站测到传播速度比较快的p波(压力波),然后发出警报,而之后到达的s波(剪切波)则是对于建筑物破坏力最大的。这两个波的差别在于,压力波过来把建筑物先上下晃动,建筑物不倒塌,但结构已经破坏;而剪切波到了以后,左右晃,建筑物就承受不住了。类似于两个人打架,一个人站稳马步,对手过来从下而上当档一脚(压力波),然后一个扫堂腿(剪切波)。除非练了少林铁蛋功(youtube),谁都站不住了。

由于这次日本的震中距离大城市比较远,这样的预测还具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像前不久的基督城地震(wiki),震中距离城市只有5公里,这样的警报提前时间就太短了。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