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科研丑闻

算是比较老的故事。

JHSchoen一个名叫Jan Hendrik Schön(舍恩)的德国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纳米技术研究。在1997年从德国康斯坦兹大学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到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2001年在贝尔实验室狂发文章,当年据说每八天就有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国内有个搞化学的似乎比舍恩更厉害)。结果东窗事发,数据造假。几年内发表的包括八篇在Science和七篇在Nature的文章,在丑闻后被杂志撤稿。当年Schön也是风光一时,得到了众多奖项。如果不是最后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两个教授发现,他在三个不同实验里,得到了完全一致的数据信号噪声,最后揭露了这个丑闻。舍恩可能还会平步青云,还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事发之后舍恩返回德国,到一家公司工作,康斯坦兹大学也取消了他的博士学位。

这个丑闻(Schön Scandal)以后,引起科研界对于审稿人制度(peer review)的激烈讨论。这个制度,邀请几个该领域的专家,评审文章的质量、原创性和真实性。像舍恩这样大规模造假的,假的重复多了,就成了“事实”。评审人制度,实际上都是些同行来看文章。

[相关链接]

Wiki的页面(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_Hendrik_Sch%C3%B6n

Spiegle上当年的报道(德语):
http://www.spiegel.de/wissenschaft/mensch/0,1518,215798,00.html

发表评论

PDF图片到EPS文档的转换

一篇论文寄到Elsevier准备校样。今天收到Elsevier的信件,说我的文件是基于PDFLaTeX的,他们只接受LaTeX/TeX的文档,图片只能是TIF或者EPS的,PDF格式的他们不收,而我用的几乎都是PDF格式的图片。原文这样说:

Acceptable text file formats include MS Word, Word Prefect, RTF, TEX and plain ASCII text. TIF and EPS files are preferred for figures. PDF, DVI and PS files are not acceptable for publication purposes.

看来,这个杂志还是比较偏向M$ Word的。以前投过Word版本的,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只能想办法去转换所有的PDF图片了。总不能转回Word版本吧。之前,我用的是LaTeX,后来发现PDFLaTeX非常方便,图片PNG、JPEG、PDF都可以,一直就用来下来。几乎所有的图片输出都是PDF的,以前的EPS文件,都已经转存成PDF了。现在又要转回去,所谓"折腾"。一篇文章里十几张图,查了一下Windows下可用的软件,没有合适的。上午,竟然手动用Acrobat Professional一张张转换。后来发现在Linux/Unix下,直接就可以做批处理。命令是

pdftops -eps <PDF-file>

直接转成同名但不同后缀的EPS文件,比手动转换快多了。在LaTeX文档里,需要改变的也不多。EPS的文件大小比PDF的大很多,但放到压缩包以后,就问题不大了。所以,把文档传到Unix服务器,几个键盘操作,转换完毕后传回来,比在Win下面用鼠标点来点去效率高多了。终于搞定了。

Comments (2)

Paper, Paper, Paper......

Tora! Tora! Tora! (仿那本电影的名字,可惜没有原版的气势)

上午,就把那篇大改以后的文章投了出去。之前,看来看去,发现可以改的地方越来越多。和老板坐在一起改了几遍,大都是针对评审人意见的回应,回复的信件写了慢慢4页。1年多前的工作,现在又有些新的进展,总是忍不住想加加减减。坐下来想了想,其实,没有必要去那样修改,否则应该算是新的工作,而不是在做修改文章的事情了。好杂志就是快,上午寄出的修改稿,刚才就通知说,主编已经在处理了。不管接收与否,好歹效率非常高。另外一篇,一周多前寄出的修改稿,一直没有任何回音。由于是小改,其实已经接收了。前面催那主编两次,这次都不好意思再写信了。

旧文章投了,坐在办公室里就写写新文章吧。于是,开始写一篇年内会议上的文章,越写越觉得发到会议上有点可惜了。所谓"瘌痢头儿子"效应。原先只有模拟的,用博士论文里的方法,后来拉来一个做实验的做coauthor,就做了点新的模拟做对比。对比的结果,在我意料以内,做实验的人倒是很惊奇,说既然如此,就画个这个图,列个那个表......拉拉杂杂,篇幅似乎要超出会议论文的限制了。

为什么写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现在的状态,整天在那里,不是修改旧的文章,就是在制造新的文章。搞了一堆没有人看的文章,也不知道有什么贡献。唉~~现在觉得,做做研究、写写文章都不算痛苦,有时候还是有挺多乐趣的。相比而言,投出文章以后,要么与审稿人争论不休,要么漫无边际地等待,都是比较痛苦的情况。可能现在还是太看重了,投出以后不再关心,倒是一个不错的心态。

最近一个到国内找工作的同事说,现在国内"一流"大学都是要求,以第一作者发IF(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就直接给教授位置。我们领域算是工程学(Engineering),最好的杂志IF只有3。倒想问问,那些做面试评委的教授们,有几个人发过IF大于10的文章,coauthor都算!

Comments (3)

两个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等吧

从3月中旬到现在,一直在家里照顾新出生的女儿。没有关注过去年年末投稿的两篇文章的状态。

今天收到美国同事的邮件,说合作的那篇文章最终稿要投了,第一个目标是Science,反正被接受和被拒都很快。于是想到看看自己文章的状态。上Elsevier瞄了一眼,发现两篇文章的状态都变成了"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意思是,评审人的意见已经完成,交给主编做最后的决定。再看状态的日期:一个是3月9日,一个是3月25日,离今天(4月10日)分别有1个多月和半个月。这个"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最后可能是小改、大改、甚至被拒,一切都有可能。一般来说,从"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到最后的决定,需要不多的时间。现在这么长的时间,有一个可能是几个审稿人的意见不一,需要主编做最后的决定,或者邀请另外一个审稿人。投的两篇文章,一篇在偏工程的期刊上,估计是主编太忙(前面从投稿到主编处理,都花了1个月时间);另外一篇,投的是自己领域最好的杂志,发的都是30、40页的长文章,估计会有很多比较尖锐的问题。投后面一篇的时候,老板有些担心,说比较有"野心",不过可以试试。

没想到,现在两篇文章同时在一个状态,哪怕一前一后也好。本来心上没有石头,现在看到这个状态,倒是有些放不下了。不过,反正这个时候是不太好去催主编的,所以选择只有等待。

等吧等吧......

Comments (14)

整理文章

最近,准备答辩的时候,从毕业论文里整理出几篇还没有发表的文章,打算投杂志。

问题在于,算是一个半吊子搞理论的去做了工程。

写出文章,投偏理论的期刊,别人会说太工程;投偏工程的期刊,怕被人说太理论。所以把前面2篇,一个投工程,一个投理论......

以前,写一篇文章,问老板投哪里。他说,他一点不在乎影响因子,也不知道这个期刊是什么影响因子。只在乎把文章投到这里,有没有人会看。这个标准还是很泛泛的,不过还算有效果。毕竟Google学术搜索什么的,还是比较容易定位到相关文章的。而不像以前查文献,还要去图书馆,找相关的杂志了解进展。这次,找他谈选择期刊的问题,他说如果我以后要向学术界发展,就要找偏理论的期刊。而如果打算在工业界,估计文章就不重要了。看来还是定位最重要了。

看来德国就是不是太重视文章,研究所里的美国博士后,一直在努力搞一篇 Nature Materials。不过人家提的是,文章的影响会很大,而不仅仅是期刊的影响因子

另外,最近温家宝同学在Science上发了一篇文章。一看名字的排序 Wen Jiaobao,而不是转换成西方名前姓后的顺序,就知道是牛人来了。上次提到,PRL上建议使用东亚语言的作者名字后面附原名,但其实就算是中文,还是有不少重名的。ResearcherID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不过需要研究人员自己去生成论文列表。一般按照“崇洋媚外”指数,中国名字换成英文写法有3种序列:(1) 起英文名Jacky Wang,Anna Li 之类;(2) 转换姓名顺序,名字在前;(3) 保持姓名顺序。最后一种还是要足够牛的人,别人才认。偏题了,就停在这里吧。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