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博士生’

改论文投论文

2019年12月12日 没有评论

又到了年底,学期结束,教学任务完成。于是有时间一篇一篇改学生们的论文。这一周只经过一半,但已经修改完四篇文稿,投出去两篇,收到另外两篇论文的修改意见。

推特上有人说,由于接近圣诞假期,最近找审稿人都不容易,呼吁大家不要在节前投稿,到明年一月再说吧。这样更容易得到相对合理和公正的评审意见。

另外,手里有两篇难产的论文,都是在一个审稿人的不断坚持下修改了三轮,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不过回来想想,写这两篇论文的博士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固执。都是态度原因,让大改动,都是找理由变成小改;其它的内容能不动就不动。碰到一个同样“固执”和坚持意见的审稿人,不就死杠上了。博士生们个性不一,能力和情商的均衡发展真的很难找到。

2019年快结束了,从改论文投论文开始,到改论文投论文结束。科研应该还有些别的更有趣的内容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

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定律”和博士生工作时间

2018年2月8日 没有评论

成功的因素有四个:天赋,勤奋,机遇和出身。除了“勤奋”以外,其它的因素都是不可控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讨论的都是如何“勤奋”。“成功学”和“自控力”类的书籍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一万小时定律”,最初是来自心理学的研究(下文):

Ericsson, K. A., Krampe, R. T., & Tesch-Römer, C. (1993).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100(3), 363. PDF Download

这篇论文里研究了柏林音乐学院小提琴系的学生,发现最有才华的那批到人20岁时,总共的练习时间大概是10000小时。这个就是非学术圈里简称的“一万小时定律”。

开始带研究生以来,也经常被学生问到,每周工作时间是多少的问题。之前的解释有些模棱两可。现在觉得简单用这个原理来解释就足够来。简单来说,这个“定律”其实也从侧面解释了,如果要读博士,需要的年限和工作强度。得到博士学位,至少是在某个领域中有所建树。那么工作(刻意练习)的时间至少一万小时。假设博士年限是三年半,一年52周,那么每周至少要有效工作55小时,也就是

(一)每周工作五天,那么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至少是 10,000/3.5/52/5 = 10.99 小时

(二)每周工作六天,那么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至少是 10,000/3.5/52/6 = 9.16 小时

当然,上述的每天工作时间,是特指“刻意练习”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看手机的时间不能算。另外,假期什么的还没有算在计算里面,但这个至少有个很好的参考了。现在也很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博士学位会花四年左右时间了。

回到成功的四个因素,经常可以看到身边不少天赋和出身都出众的人,最后也由于不够勤奋(主要是缺乏驱动力),最后也是了了。感觉非常可惜。

推荐阅读:

[1] Ericsson, K. A., Krampe, R. T., & Tesch-Römer, C. (1993).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100(3), 363.

[2] Malcolm Gladwell,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3] Cal Newport,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4] Angela Duckworth,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汤姆的梦想

2011年6月23日 没有评论

博士生汤姆,二十九岁,之前是职业游泳运动员。将近一米九的身高,从背影一看就知道是游泳健将。不过汤姆有点内向,说说话会脸红。

2008年北京奥运会,澳大利亚代表团选了六个男子游泳运动员,他排在了第七位。今天他和我说,打算休学半年,去加拿大集训三个月,然后像四年前一样参加奥运会资格赛。他说因为年龄原因,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虽然很大可能是和上次一样的结果,不过这是他的梦想,他想试一试。我说,你一定要努力试一下,因为如果你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会很自豪地和别人说,“看这个人是我的博士生汤姆。”

汤姆现在每天都是非常规律的生活,清晨五点到七点,游泳训练;八点到下午四点,实验室做研究工作;下午五点到七点,游泳训练。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休息。

现在他在大学里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打算在三年内完成博士学位。这样的职业运动员,读起理工科的博士,一点都不累。从我早期的个人经验,国内的运动员大都有些过于专注体育,而忽略学习。知名运动员们大都选择经贸管理专业,读研究生。而跑到西方国家,竟然遇到职业运动员读理工博士的例子。汤姆不是个例,我还有一个美国朋友,职业篮球运动员,现在在MIT完成材料科学的博士学位。

之前问过汤姆,他选择读博士的原因,他说觉得做研究和搞体育一样,有挑战性的东西才有趣。

但愿明年奥运会的时候,我有机会给别人介绍他,“看这个人是我的博士生汤姆。”。

--------------------

分类: 科学工作 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