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M$,第一天

今天用了一整天Ubuntu。虽然之前断断续续打算从Windows搬家,却一直没有下决心。今天是第一天,写篇博文标记一下。

上周五开始折腾笔记本(IBM T42),在新到手的500G硬盘上装上了Ubuntu 9.10。总体上所有的硬件(包括蓝牙和无线网卡)都在安装过程中自动识别,除了显卡。安装完的启动速度也是明显优于Windows XP的。按照先前的经验,调试显卡是需要改写Xorg.conf文件的,而9.10中又没有了这个文件。据说是采用了新的技术...折腾了不少时间,反正依然感觉使用Ubuntu需要一定的经验。

看看软件,实际上所有在Windows下用的软件,都有很好的Linux替代,甚至拥有更好的功能。几个常用的罗列于下:

  • 办公软件,MS Office ==> OpenOffice完美替代
  • 浏览器和邮件客户端,Firefox和Thunderbird
  • 数据处理,Origin ==> QtiPlot
  • 图像处理,Gimp, F-Spot, Picasa Linux, digiKam

对于QtiPlot和digiKam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比起Windows下的相应软件,功能不逊,还是开源的。

唯一没找到替代的就是博客的编辑器,之前一直用的是Windows Live Writer,插入图片和附件非常方便。在Ubuntu下找了Gnome,KDE环境下几个软件都没有满意的替代软件。一般都是文字编辑器,如果加起文件和图片,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想到很久前用过的Firefox插件ScribeFire。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编辑器之前,还是先用这个ScirbeFire吧。

Comments (4)

在MSN上显示非LiveSpace博客更新

虽然最近Live.com被封,原来大部分的联系人都是在MSN上面的。MSN已经定向往SNS发展了,而不是最初想用的博客服务,如果LiveSpace还能够被称为博客服务的话。从LiveSpace搬到独立Wordpress博客以后,比较烦的就是,还要经常回去更新新文章链接。于是,想找找有没有直接在LiveSpace里插入新文章的方法。

……

找到的是,从UIF那里看到的设置,是最直接的方法。简单的就是,从“个人资料”(Profile),加入“网页活动”(Web activities)里的“定制博客”(Custom Blog)。这样,在非LiveSpace上的博客更新都可以显示到MSN上面了。这样的设置,虽然没有直接在LiveSpace上显示新文章,但在个人资料里显示出新文章链接,也已经足够了。

这就是以前,只用LiveSpace的博客功能,而不去看SNS功能的结果。恩,对于M$有成见。

发表评论

折腾空间

最近,折腾了好几次:

  • 去了很多wordpress建站的博客,发现大都采用iNova的模板,就像这里用的。WP的报告里也说iNova是下载最多的模板。于是,用Gimp把标题图片改了,好歹有点自己的特点嘛。注意看看,还是有点变化的吧。
  • 模板用了中文。找到WP安装目录的 wp-config.php 文件,替换文件中 define ('WPLANG', ' '); 为 define ('WPLANG', 'zh_CN'); 就可以了。
  • 用Shashin插件,搞定WP里插入和使用Google的相册。例子可以参看这里。这插件还是非常方便的,就是从名字不是特别容易想到它的功能,难道是日语?
  • 帮一个以前认识的美女从MSN搬到WordPress,由于是同学嘛,有求必应。她的照片以前都是从巴巴变上外链的,结果搬到WordPress就看不见照片了。找了半天原因,原来是巴巴变把原来的照片地址映射到新的地址了,例如原来是 photo1.bababian.com/.. 现在转成 photo13.bababian.com/..。WP似乎寻找了旧地址,根本就没有图片,所以就不显示了。解决方法是,调出XML文件,用vim编辑替换所有的图片链接,就可以了。地址在这里
  • 一个公用空间的用户,想换自己的域名。以前都没有搞过,两个人试了很久,算是搞定了。其实就是把自己域名的DNS改成的dreamhost的就可以了,然后在DH里设置一下,参考这里的设置。这个空间在这里

不说了,上班去。

Comments (4)

今天做的工作

有一个问题,折磨了我好几天,问了几个搞这个领域的人,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昨天晚上临睡前,忽然有个想法闪过,曾经想爬起来写到纸上,后来还是相信可以记那么一晚上的。今天早晨起来,整理一下思路,发现记忆力还不算太差。看来有点苗头。

上午,骑车冲到办公室以后,开始实现这个想法。在笔记上,写了几页公式,画了若干示意图。做了半天快吃午饭了,在几乎可以写出结论的时候,忽然不太喜欢那个一开始就做出的假设。

于是翻出上世纪70年代的一篇文献,非常系统的工作,研究了一个下午。看到最后发现,其实也有我最初做的那个假设。作者声称,在统计上,可能这个假设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在想,直接用统计的方法,何必非这么大牛劲,最后都是一个上限一个下限。

在下班前,终于放弃了,又回到了问题没有解答的起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测试WordPress的 LaTeX 功能:\(\)。采用将 LaTeX代码放在双$$符号之间的方式实现。

Comments (7)

《Dreamhost 空间免费共用计划》

关于空间共享的问题,放在这里了:《Dreamhost 空间免费共用计划》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