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王军《城记》-

   

  (图)西安城墙:东门 by ganyx

(图)西安城墙东门城楼 (by ganyx)

[2004-10-13]
    读完王军《城记》三联书店。购于Joyo。

    看完之后最深的印象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一个人是梁思成,那座城市就是北京旧城,这个故事都已经是熟知的,不过作为记者的王军却有自己的叙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更多的是陈述史实,而减少价值评论,因此读者可以掌握的是一些原来不知道的或者忽略的历史。关于主题,作者集中写了北京城在建国到文革期间的变迁,更侧重城墙的拆除的那段历史。以梁思成等少数人的努力始终没有保住北京的城墙,可以相见梁眼见北京城墙消失时的心境。

    对于北京的城墙最明显的影像实例是小时候看见的“前门”香烟盒子,后来去北京却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是记得有一次坐车经过正阳门。进故宫的时候,感觉从天安门下面看城楼,感觉十分宏伟,不像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远眺。这本书中,梁思成在没有建广场时就已经预料,建筑的宏伟效果会因为广场而减弱,可惜专家的意见总是......

    这样的一段历史,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有的。小学的时候,家就在苏州的护城河边,喜欢一个人骑车上城墙的旧址,仅仅余下了土堆和长出的树林。偶然的一次机会看见建国前苏州古城远眺的照片(葑门外拍摄),这样完整的城墙一直存在到20世纪50年代末。反观现在的一些政策,花了几十个亿建立苏州的环城公园,却总有缺失城墙的遗憾,胥门的古城墙由于在百姓家中得以保存,现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景点。我总是试图想象完整城墙存在的环城公园,不过历史没有假设。我另外的一个生活的城市是西安,西安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是明代城墙,号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不过从西安火车站出来的那个地方的城墙显然是由于交通的问题而拆除了几百米,环城骑车的话,就那一段过不去。最近又在重建,不过竟然采用了钢筋水泥的框架结构,弄得不伦不类的,以后出了西安火车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假文物。有时候弥补历史,想亡羊补牢并不一定是件明智的事情。不过这个“号称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也是有它的道理的,现在西安的环城公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散步活动的场所。我自己有时候心情不好,看见西安的城墙就会忘却一些烦恼,我很喜欢看暮色中的西安城墙,与白天的城市完全地不同。

(图)西安城墙夜景

    在这本书中,北京城墙的拆除作为一个特例,体现了不少中国存在的问题。以前读到一篇文章中写西方的文物保护,如果道路建设遇到古建筑,结果是绕到修建,而相比较,在中国拆除城墙的理由之一就是交通问题;德国士兵的守则中也有关于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一条(总共10条)。更让人痛心的事情在于,以前看《老照片》关于圆明园的一篇文章,竟然展示了毁灭圆明园的竟然是国人自己。八国联军掠夺以后大体的圆明园建筑依然存在,现在仅残余数砖片瓦,期间的历史是国人回避的,那种抢夺是如此明目张胆、如此触目惊心。心想保护的专家也只能搬运些有价值的东西免除劫掠,由此可见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历来如此。对于这样的差异可以有下面几种解释:1)中国拥有过于长的历史,古物的相对价值下降;2)保护的意识,旧价值体系崩溃以后没有立即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建国以后的多场运动又冲击了脆弱的体系;3)保护的法律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存在,例如在书352页中的建筑规划高度与实际建设的对比;4)权力的无限制,官员无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无法追究这样的责任,有若干城市的实例。

    在城市建设的问题上,有三类人存在:民众-专家-官员。民众考虑得更多的是一些眼前实际的利益问题,专家却可以提出更长远的看法,具体的实施在官员。在城墙保护的问题上,民众更关注的应该是生活的实际改善,专家倾向保持古建筑及其文化,而官方的城市建设计划无疑是破坏性的。由于权力的无限制,专家是弱势的一方,无法争取民众的支持,却以数人之力对抗绝对的权利,结果可想而知。梁思成应该也是明白其中的不可为,却为之;眼见心爱之物的破灭,亦可从中验证“悲剧”的定义。

    在今年9月的《读书》上,有关于《城记》的讨论,提到北京城的变迁有三个时期:清末-解放;解放-文革;文革以后。本书写了中间的那个时期,实际是在记录北京城墙的衰亡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