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999年11月29日)-
[美]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K248.3.8)
1999年11月29日读毕。
英文版为"1578: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是黄仁宇( Ray Hueng )1976年写完初稿的。
书的结构为:
一. 万年皇帝;
二. 首辅甲时行;
三. 世间已无张居正;
四. 活着的祖宗;
五. 海瑞——古怪模范官僚;
六.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七.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按这样的结构,几乎是没有任何总结的章节的,但在第七章的最后,即全书的最后有这样两段短的尾巴: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璚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国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厉丁亥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另外黄仁宇又在书后《"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用图解说明他对历史发展的观点,即历史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两方面作用下发展,而这两方面的力量又往往不同(矛盾或冲突),于是有历史。
终于应该谈谈我与这本书了。今天几乎整个晚上在读这本书,最后几乎放下来了。由于这种新的历史的写法,我是被吸引了。以往读到的历史(也许也有限),往往便自己不敢再去读另外一本历史书。因为被那种强迫性思维(不仅是课业上的需要背诵,而是读起来无需自己去思考)所压抑,不喜欢那种感觉。
作者以1587年,历史上的万历十五年为点,向两边扩展,辅陈当时的历史状态,或者说把那一年作为历史的断面,去切入历史。并且偏重对前因的书写,对以后的发展作简述。在分析这层历史时,写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多方面。几乎是一种对历史的重构。仅这一写史的出发点已是特殊的。
当然还有他对事件的观点,他写出后,读来很明显的他的观点,而不是"你应该接受"的观点。他利用自己的分析去写出他的看法(没有强制的感觉),读后你能看出一种观点,根本不是前面所提的两种观点,而是"你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历史书的作用。至少我这么认为。
另外还有他的视角,他本身已是美国公民,并且已经离开中国许多年了,在另外一种文化中生活。(地域性)其次,他作为现代人,去看待历史,当然利用了更新的观念及方法。(时间性)前者,能更好地去了解历史。至于后者,以前曾一直认为不应该去强求古人,但现在看到的是,利用这种视角,并不在意味着那种结果。完全可以去用更新的东西分析,去判断,然后是现在的发展。
还有一点,是自己认为其重要的,便是语言。这本书的语言在"历史性"与"文学性"之间,似乎更近于文学性的语言。他用这种语言写了几个具体的人物:如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及李贽。当然这些人都是某类人(某方面)的代表。人物以外,在分析中,语言也很重要,首选是需要表达上的清晰,其次便需能吸引人了。当然真正地做起来,便需更多的方法了。
再说人物。每个人物都是某方面的象征,却又是有自己的个性,这样竟似符合别林斯基对文学人物的要求了。对人物的评价,当然也不是单方面的,写提较丰厚,有存在的感觉,而不仅是"象征"。在李贽那一章,几乎被感动至流泪。人物那么鲜活地出现在眼前。这是"历史书"吗?也许正是。
开始喜欢黄仁宇了,但在图书馆又难觅见。幸好前几日在夜市的旧书摊上拾及一本《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摊主见其厚且新(他的价值标准?),开价也算高。当时竟然怕他反悔,交钱抱书即归。喜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