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金庸《鹿鼎记》(2000.2.11)-

《鹿鼎记》 ( 1~5 )卷
金庸    宝文堂

 友ZC处借阅。
 2000年2 月11日读毕。于春节期间闲暇时碎读而成。

 不是十分喜欢读的一部小说,金庸的笔调应属于浪漫主义一派的,在这部小说中去追求背景的历史化,把故事存在时期内的一些大事纳入故事的发展经过之中。如作历史小说看则不免缺乏现实感,并多见斧痕。故事性还算强,写出了一些人的特征。但写人叙事的同时,往往会出现机械化的人物性格变化,读来不见生硬。但处理众多人物的手法尚佳,即利用“人物化”突现人物特征。但这种方式有两种相反的作用:一、“闻声见人”,由一般因有特性去写独立的人物,人物的存在;二、同时,也可能成为人物难以突破的硬框架。

 情节的起伏发展是吸引人的地方,始终有新的故事的发展,新的变化的发生,用“新”吸引好奇的目光。好奇恰是人的一种特征,或隐或现地存在着,而作者正利用这一点去写他的故事。一些变化之大,读此处竟可以为再无发展的可能,皆可一一化解。主人公是写得较出色的一个人物,在故事变化的发生中。化解一条主要的出路。去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似乎又可以写出很多的东西。性格存在可能性可由他早年生活之中得到解释,而这一点小说中也有提及。而这性格在“现实”中的似乎又可得到一些社会的解释在想象情节的偶然性中,存在着这种必然的结果。另外这种价值体系的奇怪也可成为关注点之一。

 小说中有几处“硬伤”:一、为了追求“现实性”“历史性”在书中硬追求不相关事件的联系,不免冲淡了想追求东西;二、情节发展的转折处,在寻求化解方式的时候,有几处显得生硬。偶然性的确存在,但如过分成为“非现实”了。

 与曾读的《笑傲江湖》比较,反显出小说的自然轻松的韵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