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读书笔记(2000)

读书笔记:《城堡》

《城堡》
[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汤永宽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521.4.19)
2000年12月25日读毕。
 读的过程很不轻松。开始的几篇读后感到的另一种中的故事,心里很压抑,但具体来说又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这种感觉以前并未曾体味,并不喜欢。因而后面的文字只是略读。
 是一种寓言还是另一种语言?因为略读的过程也使理解更为困难。整书的感觉是一种怪异,并不能直接了解作者的所为。
 小说并未最终完成,去猜想它的结局似乎并不可能,作者到底应该如何去结束他的故事,或许连他自己也无法完成。怪异的故事有一个寻常的结局并不合适,有一个怪异的结局应该比过程更难以实现。作者展开的那个世界类似于现实,无所谓“结局”。
由于只是略读,虽有一些想法,却又不知是否相关,只是记录一些东西。
由现在的理解,主人公K的遭遇,形容起来应是“困难重重”,而且往往在决心/信心最大的时候也会有更大的阻力,就像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粘滞力作用。如果是个比喻的话,城堡则是一种凝固物。可以看见一种势力(整体的)对外来物的排斥或者说某种固定的结构对变化的反抗。而这种排斥/反抗力地小说中的体现应是平常所无法体会到的。却又真实存在。
难道夫卡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又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另一点,是对权力的想法。人对于“权力”的反应,和“权力”对人的利益相关的即你在做某事后,“权力”给的利益是正面的或负面的,行为者则会由这种后果去改变行为,而最终“权力”的一种认可(崇拜)当然同样也会有逆向的选择者,这种叛逆的无法彻底,也正是对这种选择的一种否定。因此后类人的数量并不会很多,而且生活在的选择之中。
 又有一个问题是,虽然选择可以解释,权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它的原初一种理性还是非理性,而它的现在呢?
 这样的问题应该去历史中解答,而不仅仅是一种猜想。因为我现在的一种猜想并不是一个好的结论。而且由这个结论推出的人类行为,是一种无法让人接受的观点,即一种广泛的奴性但矛盾之处在于这种“奴性”的存在原因(最初由何生)?难道人类为一种抽象而统治?(又是谁造?或怎样形成?)无法解释。

Comments (2)

读书笔记:《时间史之谜》

《时间史之谜》
-----从大爆炸到黑洞      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斯蒂芬.霍金   张星岩  刘建华 译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 P 1 . 502 )
 2000年12月18日读毕。
 大约一年以前就曾经在阅览室中寻到这本《时间简史》,也读了一部份。后来却又长时间没有去接触,现于图书馆中觅及,经借来一读。
 霍金在书里几乎没有去用数学的语言去叙述,而是简述各种理论,然后说出自己的所想,寻求一种统一的理念。这需要的首先是更深的对科学的理解,然后是一种论述的才能。此书中似乎都 可寻及两者的踪迹,应是很不错地完成了。
  读时另一点的所感是触及一种明确的科学的精神,也是多年来引起人们浓厚兴趣的原因由于这种精神才可能让其中的人们去完成困难重重的工作。因此现代教育过程中是否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呢?即一种“人文素质"的完善,而不仅是技术本身。
 当然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新奇的感受。随着未知领域的被拓展,新的未知又来到人们面前,人们并不会因为未知的反而增多而感到沮丧,而是会燃起新的热情去寻找所谓的“统一理论”。霍金在书中还多次谈及“上帝”这个概念,在他所处的社会中应该有其它的涵义。而我读完此书对它的理解是“上帝”是人们面对未知时对未知的猜想之一,更因为未知的永远存在(应该,也希望如此),“上帝”也始终存在着。人类带着怀疑与批判的武器生活在这样的未知之中,不断地幻想着,探索着,去创造自己的命运。
 应也是科学(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性感时代的小饭馆》

《性感时代的小饭馆》
陈村 主编     花城出版社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247 . 7  635 )。
2000年12月17日读完。
收集了若干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读来喜爱的,也有水平不齐的各类文字。网络文学因有自己的特性。其一是由于载体是网络,应是第一时间能够读到的反映的内容也是及时的;而另外一面则是由于创作的自由所引起的负面作用,一种纷杂,很难地其中寻出些真正所想要的东西,良莠不齐的结果可以提高鉴别力同时也可以使原有价值观丧失。其二,作品的创作者应该都是年轻人,一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爱好者,能够读出不少传统作品中所没有的气质,或者说比较而言这种气质更为耀眼。其三,由于网络的存在是相对现实存在来说的一种虚无,因而文字下的故事的美丽往往是一种凄美,特别许多写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不相容。另外,由于面对的读者,以及读者阅读时的有别于传统的方式,语句及文字。甚至内容 产生了许多的不同之处。这些都是与过去方式的一种比较。
 虽然是在网络上的文学,我的阅读却仍喜欢纸制的,因为在屏幕前找不到那种随意逍遥的感觉。尽管写作方面感受到了利用工具的方便之处。
 还有一点写下的是,这种网络文学的评奖,或者推而广之,文学作品的评选是否应有一种标准(公认标准?量化标准?)以及这种标准的产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应该离不开这样的标准,而这种量化标准如果为大众所接受的话,可以逐渐改变大众的审美情趣的,即一种导向作用。这种作用的效果又会如何呢?是否会是南辕北辙的效果到真正文学变革的时候就会面对巨大阻力。往往优秀的文学作品却是具有变革性的,如果这种优点妨碍了作品自身,是否是一种奇怪的结论呢?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读书毁了我》

《读书毁了我》
[美]琳莎.施瓦茨   李斯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712 . 6 . 19 )
2000年11月30日读毕。
谈论书籍的一本文集。正文之后又附了一些其它人物的论书文章,还有两篇中国作家(胡适、林语堂)的文章,作者是在说自己与书的经历,因而很亲切,而且不少特征与我的还挻象的。
 一见书名便知作者所要论及的是另一方面,因而便借回来读了起来。是“读书人”写的书的文章,当然充满了对书籍对阅读的喜爱。作者地排除其它的不足因素而去深爱阅读,她对自身特征(阅读特征,特别关心的昌与我相似之处)的解释应该是有理的,但我却并不愿意去接受它们。例如,对以前所读书籍的遗忘,作者说所追求的是当时的感觉,她深爱书并且享受着虽然有时我也去这么想,总觉得不如直接面对存在的缺陷。我的方式是承认这一点的存在,然后去无顾虑地享受书籍带来的乐趣。两者一样吗?应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每个人不同的选择而至。方式差异的存在无法回避同时也有不同的权利。书页一侧布置了不少有关书籍的漫画正因为这主题的选择,漫画为书添不少,而且布置方面也很整齐,不显杂乱。但漫画主题选择方面仍存在问题,以致与书主题相背的漫画又得以入选只因为它是“有关”于书的。也需要去下不少的功夫。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文心文事》

《文心文事》
陈乐民     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3月13日购于交大中区学生摊。
 2000年11月25日读毕。

 作者是国际关系方面的学者,又说许多东西都感兴趣,并且喜欢刨根问底,追求事情的原委。这是他的一本小文集,收录的应是类似于读书随笔的文字。文字中透出的是他的专业方式气息,许多看问题的角度都是如此。虽然他说是自己的专业文章之外收录的一些文字,可有些东西无法也无需摆脱。
并且阅读时还着实能体会到许多事物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常隐藏在看似无关的表面之下。但如果用这种结论推至极点,以至于要寻出任意事物的联系,可能性是存在,但不免有些牵强。结论有两点,一个便是任何东西都不要推至极端;第二便是,如果你认为它是真理,不要回避它的不足。现在的问题里便是如果你硬寻找出任意事物间的联系,还不如承认这种联系是你现在所无法发现的更能去捍卫你所推崇的真理。当然不止说这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