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美]保尔.戴维斯
傅承召 上海科学出版社
[美]保尔.戴维斯
傅承召 上海科学出版社
借阅于钱学森图书馆。( P 159-501 )
2000年10月24日读毕。
2000年10月24日读毕。
与前所读几乎同一主题的《千亿个太阳》相比较,更喜欢后者,因为那种科学的逻辑与乐趣深深感动着人,而这本书更能体会所谓想象的作用。后者是把怎样写清楚,而前者更偏重于是什么。所写的内容的差异在于:后者着重写已知方法;而前者前者则在一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想象猜想。当然 这本书提的更多的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两本书放在一起读甚至可以说体现了科学的两个方面:想象的灵幼验证的严谨。
这本书的语言几乎并不涉及术语,甚至对数字本身进行解释,以示其含义。因而可见它的目的在于“普及”或者说用普通的语言写明尚不能为科学语文所表达的内容。最后为读者提供的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一点与《千亿个太阳》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方式不一样,《千亿个太阳》在写明方法的同时,也写了方法本身的缺憾,而且在写方法的同时写了别的一些相关的人事,让人走进所写出的那片天地,最后留给读者的是未来,未知的,一种相对来说确定,明确的路,即不断地探索,至于方法则没有或无法说出来。而这本书则是对“末日”的假想,展现一片有多种可能性的世界。这个末日并不可怕,因为它存在于想象的背景之下。如果仅仅如此,这便只能称为一部科幻作品,而最后讨论的是解决末日的方法,于是在结束这本书之前,作者把猜想甚至实现想象的权力交给了读者,
此书时时力求用简单的语言写出难解的东西,但在处理过程中仍显出语言本身的困难来,读来反不及引用术语(虽较少)的《千亿个太阳》那样易解了。当然只是这两本书的比较,如果独立来看仍然是一部很出色的书。
此书时时力求用简单的语言写出难解的东西,但在处理过程中仍显出语言本身的困难来,读来反不及引用术语(虽较少)的《千亿个太阳》那样易解了。当然只是这两本书的比较,如果独立来看仍然是一部很出色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