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华的退学博士

原文报道如下
 
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垠。3,4年前由于Tex和Voronoi的缘故经常看看他的主页,那是还没有Blog一说。后来也联系过一两次,讨论了些计算几何方面的问题,由于他们实现的算法是2D Voronoi,而在我的问题中更关心三维实际材料微观结构的模拟,最后也是自己写了内核的程序。当然,计算几何模型在最后的结果中,还只是一个分析过程中的工具。
 
这个事件的主角就是他,在读了直播的第四年决定退学,而且由我以前的了解,他也完全有能力去取得博士学位。不过这次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关于事件本身的操作(王垠上清华的万言书)和一些人的反应,例如媒体(sohu做成了专题,组里一些师兄的反应)。看来这样的决定,至少还是有一定的轰动效应的。
 
但是,既然是一个个人的选择,似乎并没有这么困难,有现在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反映了一些现状。
 
从王垠的“万言书”(《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http://news.sohu.com/20050929/n227095349.shtml)来看,一些东西也反映了话语背后的一面。上清华一直是他幼年开始的梦,虽然这样的梦最后破灭了,但是他却并不愿为之付出努力(重新高考)。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后来,研究生去清华,也逃避了考试选择了直博。无疑王垠是很有天分的人,不过天才除天分以外还需要汗水。可能是应试过于让人失去兴趣,不过研究呢?看看他对于研究的看法:
“从此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做研究。这跟我小时候干的那些事情没有什么两样。你在身边发现一个问题,想知道为什么。然后你就想去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知识。你去看书,你去问专家,你上网去搜索。如果没有发现答案,那么好啦,你就可以自己试图去发现为什么,这是最有趣的部分。知道了为什么,就想让这个东西有用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好处。这就是研究。” 
固然这个是研究的乐趣,不过研究的过程的乏味却不是他原先打算接受的。如果这个就是要走的原因,其实是一种逃避。还有就是他对于他导师的描述和结论,也是我很不认同的:
”我在第一年就把功课全部上完了。本来我想多选几门课,比如法语,可是清华的博士要选课需要提交一个“培养计划”给导师签字。导师同意之后才能修改。导师看到我选了法语,就说这个第二外语还是自己学学就行了吧,旁听也行啊,我主要是怕你课太多了考试不通过就麻烦了。
我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把法语去掉了,只留下刚够学分的课程。其实我还想选很多的,体育,音乐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跟导师说。后来才知道宿舍对门的硕士生选了钢琴课他们导师都不管。为什么我们就受到如此待遇?“
对于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其实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不是为了些学分而选课程,感兴趣的课程就自己去学,我从上面的话中,至少看不出王同学得出的关于导师的结论。我以前一个在国内的师兄可以学一门课,连续学了4年,只是想学得更深,而不是学分。
 
......
 
也许是振翅高飞的雄鹰原来就不属于笼子。那媒体和其他人的反应就有些可以“品味”的地方了。以前看一个节目,说道关于女性”丰乳肥臀“的想象,大都是看不见得不到的后果;而关于”满汉全席“,则是以前饿过头的暴发户做的事情。看看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是”清华梦“的缘故,很多人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得到这样机会的也是千辛万苦。忽然有人胆敢放弃了,或者放弃的人也想显现一下,于是有了这样的结果。一个原来应该多么合理的选择,现在感觉是个不小的焦点,其实和”丰乳肥臀“与”满汉全席“有不小的相像之处。
 
来到德国以后,就发现至少在德国博士退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据办公室的德国同事介绍30%的德国博士生最后是拿不到或不拿博士学位的,另外如果要“退学”只需要提前三个月说明一下基本的理由就可以。如果德国的媒体也像中国现在这样的反应的话,每天见到的应该都是这样的报道,多么可怕的事情。
 

一条评论 »

  1. bbdou0301 wrote: Said,

    9 10 月, 2005 @ 21:14

    毕竟国内博士退学大张旗鼓到这种地步得不多,并且上到这种程度再退得也不多。此外加上清华本身在国内得影响,所以会有这样得效应。
    想去年我们学校得也有博士三年级退学的,也就是在bbs上大家讨论一下而已。以后估计此类的事情逐渐会变多,因为大家面临的选择比较多,并且博士现在远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
    其实王艮其人感觉是很自傲,但是心底深处又有自卑。其实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的感受,只是他毕竟勇敢做出最后的决定,虽然他的话语之中有些言过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保护性解释吧!

    感觉现在很佩服你,看了那么多书,回头看自己,太多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阅读的确是提高一个人整体修养的好方法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