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与学术交流

到德国才发现,这边对学术文章要求与国内的很不一样。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做研究到有一定结果是一个过程,后面就是做很多不同的Presentation,针对不同的人群,例如同事、同行和相关的会议等等。这个目的实际上是搜集一些不同的想法,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和可能的进一步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如果在这样体系下学术训练出来的,往往很喜欢对别人说自己做的课题,并且尽可能让别人听懂。比较起来,我做Presentation的时候还是有些习惯性的紧张,害怕出问题,而实际上的目的是应该希望别人帮你发现问题。在德国,对于论文的数量,至少在博士阶段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求一个基本的Publication,就是博士论文。但在博士拿到以后往往会写几篇比较好的文章,包括博士阶段的主要的工作。文章作为工作的系统总结,总是希望做得更完整和深入。
 
作为对比,国内的情况往往相反。由于现在的高校改革,论文的数量(其实最初的要求还是质量,只不过最后成了另一面)与太多的利益挂钩,学生的毕业、奖学金、职称的评定等等等等。于是数量在最近“突飞猛进”,把一个工作拆成若干部分,急于发表。等文章接受以后,才开始做Presentation作为报告,而如果这时接受到的一些意见就不再有效了,是错误的也无法改善了。往往并不想接受批评,而自圆其说,不是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仅仅讲讲结果。至于文章的质量,这么短的时间,要求严格的科学家也很难把握。现在的德国导师,就很奇怪他审的一些国内的研究文章,内容都差不多,却铺天盖地,每篇文章只走一小步。其实还是对于数量的要求太多。
 
今天听的我们小组的头讲了自己的学术经历,他马山将作为德国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到别的地方做教授。自己14年的研究,和学生同事的Publication 44篇,问题是大部分都是会议上的演讲和交流,算在ISI上的也就14篇文章。问题是其中的不多几篇Journal Paper都是重量级的。14年各位数的文章数量,估计在国内的高校非常难生存。
 
最近,看见Times的一个世界高校的排名。据说是按照文章的数量排名,其中几个东西非常搞笑。
1)北大成为亚洲第一,问题是综合排在10几,工科竟然排到了世界第十,亚洲第一(?!)。据说当时北大知道以后,把理科,文科的排名在北大小报上公布以后,竟然没有列出“最好”的工科成绩,自己都不自信,呵呵。
2)到底英语国家的排名,按照进100的学校数量,排在德国之前的竟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什么的。
后来了解到标准是按照人均的文章数量,德国大学有名的大,5万人的学校不少见,很多城市都是大学城(人口20~30%是大学生),不少人最后都不是为了拿学位。宽松的录取和严格的学位授予,是德国高等教育普及的原因之一。
 
幸好最近知道清华已经开始实行代表作制度(其他学校改革的也不少),从论文中选择2、3篇作为评定的标准,其他的文章没有任何影响。学术体系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的,在国内至少在不断的改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