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 《带一本书去巴黎》

*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I267 697)
  2003年12月4日读毕。
  是一本类似游记的散文集,记录的是巴黎古迹的寻访。书籍的设计很漂亮,有大量的插图,书中有作者手绘的插画,印象派(?)的风格。作者的题目的由来在于,她去巴黎时带了一本雨果的《九三年》,第一篇就介绍了书的来源,并且有书影的插图。竟然是与我从旧书摊上找来的《九三年》一样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熟悉的封面,里面还用的是繁体字。但作者对这本书的感情是从文革以后对于书籍的渴求而来的,无疑是具有一种纪念意义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同样的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忆。这本书的翻译是在1957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结果到1978年才正式出版,其中的原因也可以想见,其中也一定有些“故事”。作者带这本书去巴黎,另一个意义就是,雨果的小说和作者的游记有几点的类似:都是法国,有不少类似建筑是林达游历的目的地;都有涉及大革命的文字,甚至是林达的书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开头到结尾的一条线索。作者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是保守的,理性地回顾,而这样的态度不正与雨果不谋而合?这也正是雨果的《九三年》在文革成为禁书的原因。作者在最后一篇的文字里并不是很明显地比较了雨果和拿破仑,其实也就是作者态度的表露。
  “……法国人终于明白了,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P287)
  在巴黎的街头寻找大革命的踪迹,同时可以看到的是法国普通人民对于历史的逐渐的忘却。其实哪里又不是如此呢,幸好有些人执灼地在追寻,更重要的是巴黎自觉不自觉地对于历史遗迹的保存。阅读的同时在与作者一起漫步在巴黎的广场,与作者一起回顾大革命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不是阅读的障碍。时间确实是有很大的能力,在先贤祠(Pantheon)的墓葬群中生前不和的伏尔泰和卢梭静静地并躺在一起,很多历史人物的功过也逐渐的模糊不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