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读书笔记(2002)

冯亦代《听风楼读书记》

l         《听风楼读书记》

冯亦代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256购于陕西省体育馆特价书市。

20021230读毕。

 

“读书文丛”之一,集中收录的文字为作者每月为《读书》所写文章,大致分为三类“西书拾锦”、“域外文谈”、“序跋评介”。内容多为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类似于读书笔记的形式,较为简单,篇幅也很短。有些也成为一种知识的积累与分类。作者自身的评论内容较少,但字里行间也略可读出些色彩来。由内容的焦点来看,也是作者所关注的内容,既现当代的英语文学,作者作为一个翻译者,也谈论了自己的翻译经验,读来也可窥斑见豹。

 

这些文字应该也成为了一种自发的行为,一种日常记录而最终成为一册文字。读来默默中也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读时是作为枕边夜读的册子。宿舍中也很难找回夜深人静卧读的感受,但读了几篇这样的无华的文字,心也立刻恢复了平静。这应该就是书籍可以带来的东西。

 

作者是《读书》早期的编辑之一,彼时的《读书》与现在的有很大的区别,应与杂志针对的读者人群的选定有关。读那样文字,便能感觉到人类对于书籍的深爱,在长时间的压抑之后的涌出。国外的文学作品也通过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步入中国的土地,由这一册的文字也可以略见一二。

 

另,注意到最后一部分中,作者异于前两部分,写作态度也由客观陈述转为切身的语调,回忆自己的读书、文学、翻译的生涯,文字读来饱含感情。但仅占全书的十一而已。在此册集子之前,作者也收录自己在《读书》上的文章而成文集,名为《书人书事》、《听风楼书话》、《西书拾锦》等。“听风楼”应是作者书斋之名,由此亦可以知道文人苦中作乐的精神。

 

发表评论

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

l         《黑洞与时间弯曲》

——爱因斯坦的幽灵

[]基普S索恩  李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Thorne, Kip S.: 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 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

2002330购于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

20021212读毕。

 

作者是霍金、彭罗斯等人的同行,著名的物理学家,而本书所谈论的也正是他自己的专业。这本书是关于黑洞研究的历史的记录,更确切地说是作者从事事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的记叙。这样的内容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应该并不很困难,只是对于其他科学家及之间交流的日常的记录。作者的笔充满了激情,对于学科的那种炙爱。读来似乎眼见了物理学家们关于黑洞话题的激烈的争论、对于学科的创造性的火花,当然还有各个物理学家的不同的科学研究的方式。共同之处有:一、热情;二、献身精神;三、独创的思维。由这本书见到的部分的科学历程,见到学科的逐渐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拓展。当然最基础的是科学家们对未知的勇敢的探求。科学是件美好的事业。

 

黑洞的话题中有许多涉及人类未知领域的东西,许多与原已存在的逻辑相悖,如双生子悖论、母子悖论等。物理学家们对于此类问题的探索,使哲学与科学交互地思维,利用物理学的定律去解释。这便是一件引人入胜的事情。人类无法真正接触黑洞,但物理学家们的头脑便已成为一个黑洞的实验室。惠勒(作者的导师)提出Black Hole概念到后来对其的研究,已探知黑洞有与原先的概念不同的表现,如能够对外界释放能量和物质,再也不是传统中的原初的概念了,这是一种人类认知的进步。

 

书中讨论不同的研究风格的同时,也讨论了美国和苏联科研体制的不同,相互比较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科学界所应该了解的地方。作者经常在思考些这样的问题,保持一种客观地平静地思考的状态。如此也能在复杂的现象中保持科学家的清醒。作者在学科上进行的是严肃工作,仍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经常与其他科学家(如霍金等)打些科学上的赌,类似于小玩笑,但它的后面又可以看出些别的什么吗?或许原先便是以乐趣为先的。

 

发表评论

兰姆《伊利亚随笔选》

l         《伊利亚随笔选》

查尔斯兰姆

刘炳善                  读书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

200256购于陕西省体育馆特价书市。

2002126读毕。

 

放在床头阅读的书,断断续续的阅读过程,甚至每篇都未能有静心读完的机会,便是集体生活的特点。十分怀念以前冬日卧读的乐趣。

读这册书仍需要去理解兰姆的现实生活,因为在他的文字里你很难去真正了解他生活的困苦。或许那种幽默下面是生活的艰辛,能感觉到却难以触及。写作、阅读应是他的另一种生活的方式,而不是原来的形态,在那里充满了愉悦。兰姆与他的姐姐生活是孤独的,幸而有文学相伴。

 

兰姆的文风比较奇特,常以一种叙事开始,甚至讲到自己时也经常使用第三人称,完全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或者本来便是存在两个兰姆),分析起来应该是一种叙述的隔离化。然后是轻松幽默的行文,句子很短,读来也十分的轻快,但往往是更注重于事情的细节,使其突出而成为特点。阅读时容易迷失方向,为其细节所迷惑而不知道原来的初衷。但过程却是愉快的。读这样的文字,似乎兰姆就在你身边叙说,而你也好象在与作者交流。现实中的兰姆略有口吃,行文上也现滞涩。他酷爱读书、藏书,从中也获得了生活的乐趣,这也可以从他的文字中寻找到这样的感受。文字的特殊既是一种对已经存在文学传统的继承,又是种创造性的结果。而谁又不是呢?只是这种创造性的程度彼此不同而已。兰姆被称为英语文学中承上启下的一位作家,也足由此看出他的特别之处了。

文章被称为随笔(essay)的短篇,似乎是见于报刊之上的,其实也是作者的一种寄托,毕竟他是在填好帐目以后寄情于上的。

发表评论

《西学东渐—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l         《西学东渐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樊洪业  王扬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Z228  44  C.32

20021125读毕。

 

Science翻译成“科学”,确实未曾了解并询问过其中的原因。科学首先由传教士带入中国,利玛窦们与中国的文人共同引入这样的观念,而引入的过程需要与中国传统的观念类似(即共同的基点),于是徐光启们首先便将Science翻译成“格致”。后来又见到日本将其译为“科学”,亦由于引入,意为“分科之学”。也可从中见到多相的交流。传教士并不是为了向中国输入科学思想的,而其最终的目的应是宗教上的,传教士中应也有科学素养高的人物,但由总体来说总是种意外的产物。一般观念上来说,中国是封闭的,但由这一段历史来看,至少在民间,如文人仍是由开始便喜欢并乐于接受科学的观念的。传教士们带入的科学与技术(如数学和医术)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民间的欢迎。

 

传教士们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切入口,与中国厚初文化结合而进入,最终引起根本性的变化。“格致”一译将Science归入儒学的一类,而“科学”一译则是对应儒学的不分科而产生的。由是也可见到传播影响的过程。书中也见到不少先驱者们的努力、足迹。同时借来一册名为《西方科学的起源》,而此书则是谈论到了“中国科学的起源”问题。

 

    本书在内容上取胜,但在总体编排上则未能有浑然一体的感觉。或许两位作者以学“科学”出身,而未能更好把握“综合”这一工具。本书应是各章节写成之后的汇合,而不是“综合”,章节之间重复以逻辑顺序上存在一些硬伤。

 

发表评论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l         A Tale of Two Cities

 Charles Dickens               上海译文出版社

购于苏州观前新华书店。

20021122读毕。

 

这本书应该是在初中的时候便已从书店抱回家中的,有几次尝试阅读,却始终没有超过前两章的。似乎还有翻译的野心,这种形式的翻译应该只是强迫自己“啃书”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也并没有完成。直到这一次才终于完成了,虽仍是理解不深,语言上的困难也可想而知,幸而此书有些解释,对一些出现的文化、语言及故事本身的问题提供一个理解的基础。这本书的阅读也需要成为所上英语课Book Report的一份。

 

Sydney Carton在文中的地位应是十分重要的,虽然他的“戏份子”很少,在前半部中几乎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也只是到书快要结束时才真正体现了作者所真正颂扬的为爱而牺牲的精神。Carton也应算是一个无闻的小人物,但最终由于对Manette小姐的爱而展现了他人性中的光明闪亮。而当小说走向高潮的时刻,他那片刻的闪现,便已成为小说让人难以忘却的原因。Manette医生的经历是艰苦和悲剧性的,而造成他这一切的却是他内心中的善。与Carton不同的在于,他所想完成的结果却是以后他所不愿发生的,这应该便是一种悲剧性。故事所发生的背景是法国革命,书中的Guillotine是经常出现的,反映了革命本身暴力的一面。与其类似的也有革命的非理性与暴虐,如典型人物Madame Defarge的复仇。而DarnayEvremonde)虽然努力脱离与家族的关系,却仍成为革命的对象,对于Darnay来说是命运,而其实却是革命的非理性。中国现代史中类似的案例很多,这种非理性的造成原因有二:规则的假理性(如对Darnay的审判),以及这种“理性”得以生长的革命的癫狂。似乎是矛盾的,却是存在的。

 

继续读下一册“Life on the Mississippiby Mark Twain,开始一段旅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