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读书笔记(2003)

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茅于轼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5日购于西安钟楼万邦书店。
  2003年12月9日读毕。
  最先看见经济学家讨论道德问题是在1998年6月的《读书》,上面有一篇樊纲的《“不道德”的经济学》,文章的标题、论点、语言都是激烈的,也难怪其后《读书》上的一系列的争论的文章。看文章的时候,刚踏进大学的校门,尚不具备对文中观点批判的能力,但总觉得背后有些别的东西,我弄不明白,却很想了解。这也是我在本科时另读管理的原因,其实更想读的是经济学。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杂志上的争论也仅仅是学术上的讨论,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出现些黑脸白脸的,实在不行,还可以唱唱双簧。经济学家关于道德的讨论也并不是很新的话题, 《国富论》以外,亚当.斯密更看重的反而是他的《道德情操论》 。当时辅修管理的热情早已经不存在,不过眼见的许多现实中的问题,却一直迫使我去寻找合理的解释和方式。
  曾经读到另外一种激烈谈论道德问题的文字,王小波的杂文,他的自由注意是反对过分的“道德教育”,当然他所反对的是类似文革时期的灌输。他的文字读来很有意思,经常出现的是“军代表”,但在那短小的杂文中作者来不及去讨论什么是道德,仅仅说出了什么是道德的禁区。也就是不能妨碍人的正常的自由,当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道德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多样性,正如王小波经常引用罗素的话语,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原。
  上面的两种讨论,其实正好反映了现实中的问题。一种是对道德环境的需求,是一种上限;而一种是最低的限制。作为学术上的讨论,可以限制在一些专门范围中;杂文则只需要有理,便可以不关心一些专业术语的讨论。而茅于轼先生的这本书,既然以这样的形式出版,便已经是脱离纯专业的语境,转而关心一些实际的问题。作者使用的是用经济学的手段分析道德问题,而不是“就是好,就是好”,所以其中的价值也是可以看见的。起首便是《镜花缘》中的“君子国”,君子是有道德的人,但仅仅是道德仍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然后就是“善”,“道德”的定义,由作者的所述,道德是对自利的一种限制,当然这种限制是自发的,而不是强制。相对经济学中“自利人”的假设,也难怪樊纲们要讨论这样的问题了。茅于轼先生书中更多的是讲理,分析了一些我们习以为常却违反基本规则的事情,例如“义务维修服务”、“做好事不留名的宣传”,而这基本的规则也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然后作者提出了一些道德的基本原则,利他、损人就是道德和不道德的基本特征。其实作者在文中提到一些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争论,例如道德与平等、道德与民主、行为的目的和结果的道德性、道德与法制等。茅于轼也使用了不少新的理论来解释,例如博弈论、帕累托改进等。帕累托改进是很好的对经济学理论的补充,获利并不仅仅是在资源有限前提下的抢占,而可以在没有人受损的前提下达到社会总效用的最大。这样前提下的经济学并不与道德的原则矛盾。作为一种普及,书中有大量的实例,语言也是易读的,但可以能看出,这本书最明显的缺陷是体系上的,读来最明显的感觉像是从众多材料和报道中的组合,而没有很系统的综合。
  现在有很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其原因在于:旧的道德体系不再适用(五四);人与人的信任的缺失(文化革命);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新的道德体系需要建立,用经济学上的话语就是,需要一种低交易成本的社会环境。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德、职业道德的缺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例如网络上讨论很多的关于警察、医生、官员的问题,不过这也不是短期可以扭转的局面。我们需要有一些能够在“社会风气败坏时,仍能不为所动,坚守道德信条的人”,在现今的教育体系下,对道德问题的忽视(这不是仅仅依靠“道德教育”能解决的),不知最后会有什么后果。高等教育的目的如果也仅仅是能够产生一些技术人员,而不是知识分子,我们如何去要求大众呢?
  书后有作者发表文章、他人评述的选编。起初看见时并不以为然,但其中也能了解一些作者的情况,而最后一篇张曙光的文章也很有价值。我想作者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成为所谓的“道德家”,而是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道德问题的一种尝试。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对于客观性重视程度。

发表评论

宗璞 《南渡记》

* 《南渡记》
  宗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25日购于西安钟楼万邦书店。
  2003年12月8日读毕。利用晚上在宿舍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
  《野葫芦引》第一卷。这本书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如果说是整个长篇的一段,但似乎听说的只是这一本;如果是独立成章的小说,那其中的情节也过于散乱。这种感觉是不是与我的阅读过程有关?每次捧起来往下读时,总很难清楚的记得其中的人、事、物。作者写的是抗战中的一个“家族”的不同遭遇,从北京到昆明,但这又不仅仅是作者的所有意图,她还写了许多其他的细节,例如几乎相同的篇幅写了留在北京的人物。也许就是这些细节的,我没有去梳理其中的联系,于是就有模糊的感觉了。
  与我的期望相差很远,以为是写一家人在南渡过程中的故事,想来也有不少东西可以写,但看了书的大半也没有看见明显的倾斜;于是也想读读在敌控区中的中国人,但篇幅也不是很多。我只能认为是整部小说(《野葫芦引》)的一个开头:陈述人物极其之间的联系;展开故事情节;然后就需要下一部来更近一步了,所以没有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合适的线索。
  这样的题材倒是可以写得很吸引人的,一群知识分子在特殊环境下的各自不同的出路。如果这样写的话对于人物内心就需要去挖掘了,而不仅仅是叙述外部的压力、大家庭的故事等等。

发表评论

林达 《带一本书去巴黎》

*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I267 697)
  2003年12月4日读毕。
  是一本类似游记的散文集,记录的是巴黎古迹的寻访。书籍的设计很漂亮,有大量的插图,书中有作者手绘的插画,印象派(?)的风格。作者的题目的由来在于,她去巴黎时带了一本雨果的《九三年》,第一篇就介绍了书的来源,并且有书影的插图。竟然是与我从旧书摊上找来的《九三年》一样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熟悉的封面,里面还用的是繁体字。但作者对这本书的感情是从文革以后对于书籍的渴求而来的,无疑是具有一种纪念意义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同样的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忆。这本书的翻译是在1957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结果到1978年才正式出版,其中的原因也可以想见,其中也一定有些“故事”。作者带这本书去巴黎,另一个意义就是,雨果的小说和作者的游记有几点的类似:都是法国,有不少类似建筑是林达游历的目的地;都有涉及大革命的文字,甚至是林达的书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开头到结尾的一条线索。作者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是保守的,理性地回顾,而这样的态度不正与雨果不谋而合?这也正是雨果的《九三年》在文革成为禁书的原因。作者在最后一篇的文字里并不是很明显地比较了雨果和拿破仑,其实也就是作者态度的表露。
  “……法国人终于明白了,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P287)
  在巴黎的街头寻找大革命的踪迹,同时可以看到的是法国普通人民对于历史的逐渐的忘却。其实哪里又不是如此呢,幸好有些人执灼地在追寻,更重要的是巴黎自觉不自觉地对于历史遗迹的保存。阅读的同时在与作者一起漫步在巴黎的广场,与作者一起回顾大革命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不是阅读的障碍。时间确实是有很大的能力,在先贤祠(Pantheon)的墓葬群中生前不和的伏尔泰和卢梭静静地并躺在一起,很多历史人物的功过也逐渐的模糊不清。

发表评论

王安忆 《长恨歌》

* 《长恨歌》
王安忆                            南海出版社

  2003年11月8日购于西安解放路行知书店。
  2003年11月27日读毕。
  在摄影中使用大的光圈,可以突出摄影的主题,但同时作为代价,牺牲的是背景。王安忆在这本书中就写了这样的女性,整个作品是压抑的,阅读的时候,似乎你可以触摸到主人公的呼吸,却看不清她的面目,隔了一层雾气,而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朦胧不清。时间和空间的错乱给人以窒息的感受,虽然王安忆在顺着时间的顺序写这样的小说,其根本原因在于故事的上下文似乎迷失了。甚至,这样的故事很不真实,虽然它符合存在的规则。作者想说什么?
  王琦瑶有许多自己的想法,而且可以做一些自己的选择,也就是说她有主观上选择自己命运的能力和自由,但她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而作品中几个人物也是相似的结局(程先生,蒋丽莉)。这样的结局,带上一些畸变的色彩,或者是很多没有明确的结局的故事,更给小说增加了一种沉闷的气氛。我想了解其中的原因,但是在书中没有确实的表述,因此,这样的东西就是每个读者都会有他自己的解释了。小说中的漂亮的女角色都走了类似的道路,这倒像是作者所想讲的普遍的意义,或者说是作者刻意的安排。外表对于人生的影响,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对这样的情况做过分析,其实并不是必然的。两代人,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解放、文革)却仍然没有走出相同的圈子。难道是因为在上海?王安忆的很多的小说写了江浙沪的故事,但是读这样的小说,很明显的一点是背景的弱化。王琦瑶生活在爱利斯公寓、或者后来的弄堂中,都是很好的桃源,似乎与外界是断绝的,新的东西往往是进出的人物带来的。甚至时间的流逝也是通过进出人物的变化而显现的。如此的处理,有两种可能性:作者弱化背景以强调人物,就像开头说的;或者是想通过故事本身去展现背景,这样的手法有些奇怪,不过倒是有不少很好例子。由我的理解,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应该是更关注小说中的人物本身。其实以前并没有读过多少女作家的作品,对于现代的文学作品接触也是有限的,王小波以外似乎都没有太多的印象。打算补课,从什么地方开始?记得曾有人说过类似的话,读古典的而不读现代的原因在于,时间替我们做了选择。

发表评论

叶灵凤 《读书随笔(第一、二辑)》

* 《读书随笔(第一、二辑)》
叶灵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6月9日购于西安钟楼万邦书店。本书共三辑。
  2003年11月25日读毕。
  书前有几篇关于作者生平写作的文字。这两辑中包括“读书随笔”、“文艺随笔”、“北窗读书录”、“霜红室随笔”。由书前的图版来看应该是作者以前单独出版文集的一种汇编。书的封面和书内的几幅插页都是比亚兹莱的作品,由作者所述比亚兹莱对他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毕竟作者最先学习的是美术。
  在书中作者用的是介绍性的文字,想来这些随笔也是发表在报刊之上作为一种作品的简介。第一次读这套书是在将近十年以前,可想而知,这种信息对我来说是相当丰富的。记得更小的时候喜欢看的是一套世界名著的连环画,看它的装帧方式根本不是面对十岁左右的孩子的,不过连环画仍然是有它自己的吸引力的。当然仔细分析来说,这是一种文字以外的信息传递的手段,尤其是在我们尚无法掌握文字之前。
  书中的文字是轻松的,不过由于作家作品的翻译各异,看到以后经常需要在脑海中搜索与之对应的东西。也可以想见作者不停断地在读书,并且写下如此多的随笔。从文字背后也可以看见时间的流逝,第一辑中没有太多的回忆性文字,而到第二辑中就出现不少对往事的追忆,作者以前的朋友也逐渐离世。然而毕竟阅读生活是相对平静的,作者并没有流露太多那样的情怀,反而可以显现出他文字中不变的那一面,而这也是最可贵的东西。

发表评论